——江苏运河航运公司凭借安全走出十年困境
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在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紧紧围绕“安全目标责任、宣传教育、规章制度、预防预警、检查整改”五大机制,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狠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从根本上实现了五大转变。2004年公司全年发生船舶交通事故起数和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72.7%和92.55%,比全年安全预控指标下降87.7%。安全促进了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10年亏本经营的困境。
变“齐抓共管”为“主责守一”
公司不是片面强调齐抓共管,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企业法人为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各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各级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副职领导按分工和权限,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的领导责任;对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主要责任和特定责任人。年初,公司将全年安全生产预控目标具体分解到12个分、子公司和46个轮队,并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按责任制要求实施奖惩和责任追究。每年春运期间,公司总经理与所属的58个部门和单位(轮队)的第一责任人签订“春运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多年来春运安全生产无事故。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目标预控机制,在安全工作上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不断激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我保护、自我监督和相互督促、相互监控,使“管理对象”成为“管理动力”。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主观能动性,公司坚持把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上。2004年公司举办各种培训班6次,举办了36名船长提高班,45名驾、机人员参加的升等升级培训,培训驳船驾长179名,培训新学员53名,9名厂长(经理)参加安全专业培训,30人订立师徒合同,签订新任职驾驶员安全保障合同22份,用于兑现合同的奖金8万多元。
2004年12月30日,江苏527轮队在邳州港装完货准备开航时,驳船驾长蒋庆华发现江苏(货)561驳船体漏水,在队长杨召胜的带领下,冒着鹅毛大雪,在零下10Co的冰水中堵塞船体破洞,经全体船员1个多小时的抢险,避免了一起重大沉船事故。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公司推行反馈原则指导下的安全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使“布置--—指导--—执行--—评价(监督)--—纠正(完善)”的闭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在强化基层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评价,使安全管理的控制措施更加切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2004年四季度,公司对基层轮队开展“两基两整一评价”活动,经过10多名企业内部评价人员50多天的深入细致地调查、走访、座谈、测评、检查和综合评价,共评出优秀轮队16个,良好轮队22,较差轮队5个,分别占公司应评轮队总数的37.2%、51.2%和11.6%,公司对较差轮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整改,对优秀轮队进行了奖励。
变“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
2004年上半年,京杭运河苏北段的解台、皂河、宿迁、泗阳、施桥等航段相继出现船舶阻堵现象,七八两月,苏北运河邳州段两次泄洪,当地海事机构对该地段实施管制措施期间,公司分管安全的领导和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带领安管人员到现场协助当地海事管理人员疏通航道,维持秩序,并调派江苏258轮、苏安四号工作船在堵挡现场帮助排堵长达4个月之久。全年上船疏通航道62次,派员上船148人(次),调动拖轮护航83艘(次),有效地保证了公司船舶在危险地段的航行安全和及时通过。一、二分公司还坚持将每天的天气情况和安全信息利用手机发送短信息到所属各轮队,各轮队也能及时将航行信息和安全情况反馈到公司安全职能部门。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归纳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针对预警状态的综合情况,充分发挥船岸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防范措施,扎牢预防事故的“篱笆”,构建事故预防的“防火墙”。
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公司运用“本质化安全原理”和“系统理论”及“全面质量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方法,针对人、物、环境、管理系统的有关要点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控制。在安全检查、督查和整改事故隐患、纠正违章中,运用“控源督流原理”,编制《安全检查表》,关紧事故“水龙头”,对各种隐患及其可能引发事故的苗头进行控制。公司还运用“目标过程预控原理”,将最终安全目标分解为各个过程的具体目标,并进行预控,防止出现不安全情况,不使不安全情况进入下一过程,中断事故因果链,实现全过程控制,确保达到最终的安全目标。2004年公司共组织4次大规模安全检查,参加人数126(人)次,到港检查213次,查出各类隐患62起,纠正违章16次,对63条驳船锚机齿轮护罩等隐患都进行了及时整改。
江苏省淮安市港口路18#(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223002
下一篇: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