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矿集团)开采始于1882年,先后经历了私有经营、官商合营、日伪掠夺、收归国有4个时期,是目前中国井工开采历史最长的煤炭企业之一,实际年生产能力2000万吨以上。解放近60年来,徐矿集团累计生产煤炭5.17亿吨,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随着徐州矿区开采时间延长、采深加大、衰老矿井增多、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水、火、瓦斯、地温、冲击地压等灾害对矿井安全威胁程度日益加深。在2000年前的20年间,徐矿集团曾发生4起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徐矿集团矿井平均采深接近900米,有7对矿井采深超过或接近1000米,有4对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面对巨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徐矿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于2001年初率先提出了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总结凝练了“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核心理念,提出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理论框架体系,力求通过“人、物、系统、制度”四大要素的高度和谐统一,实现煤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提升人的本质安全素质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本质安全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极大变数,其主观和不规范行为产生的隐患多于自然因素产生的隐患,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徐矿集团把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规律,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对职工进行理念引导的同时,徐矿集团还加强了必知必会知识培训,不断把对安全规律、安全规章规程的硬性要求,逐步固化为职工自觉规范的操作行为,教育和引导职工从“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出发,严格遵守规程,切实懂得和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自觉把对本质安全的认知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
品牌职工队伍是优秀员工的集合,更是专业技能强和操作素质高的集中体现。围绕这一目标,徐矿集团认真实施“职工技能振兴行动计划”,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教育培训的普及性和差异性,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对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一线的职工和新职工进行岗位轮训、必知必会培训和强制培训,保证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特别对于安全专管和专业技术人员,徐矿集团严格按规定逐年进行轮训,确保其资质、业务素质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要求。
徐矿集团始终把规范职工岗位行为作为打造品牌职工队伍的基点和构建安全培训长效机制的出发点,建立了职工培训基地,大规模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强力推行安全积分考核,狠抓不安全行为和“三违”治理;创造性运用系统追问法,对事故、“三违”行为、隐患整改进行溯源反追,促进了职工尤其是违章人员思想转变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提高了应对、处置、规避各种危害的能力,增强了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自觉性。
目前,徐矿集团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比例占到生产工人队伍的74%,技师队伍已经超过国家“十一五”末达到5%的目标水平。
加强本质安全型装备研发
在环境风险预控中,能动的人居于中心地位,既是防范风险的实施主体,也是承载风险的客体。而先进高效的设施装备则是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这些设施装备包括煤炭开采中用以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生产工具材料、设备、设施、工艺等。对于徐矿这样一家开采时间长、采深大、煤层赋存条件差、环节多、系统复杂的企业来讲,提升装备水平,为职工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有着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徐矿集团在“提高人的本质安全素质,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同时,注重加大本质安全型实用装备投入和技术研究。近3年来,徐矿集团累计投入11亿元资金对安全生产装备进行本质安全化改造、整合和升级,保证开采设备系统处于恒久安全状态,促进了矿井整体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防控了作业环境过程中的风险,为安全生产和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创造了条件。
在进行装备研发的过程中,徐矿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以技术创新推动开采工艺进步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加速推进矿井现代化建设。徐矿集团先后引进了本质安全型监测监控技术,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完善了“一通三防”、顶板、提升运输、防治水、冲击地压、双回路供电等方面的安全装备手段,提高了矿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徐矿集团大力推广遥测、遥视、遥控、遥感技术,对现有安全装备进行改造,使各类违章行为在监测设备监控之下实施自动报警、闭锁和制约,减少了事故隐患。
徐矿集团在本质安全型装备研发和技术攻关上采取课题承包、联产开发、产学研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发不按程序和规范操作就无法开机运行的设备和软件,使各生产场所的隐患、个体违章行为等不安全因素时刻受到监测和控制,形成了“人机制约、人机互补”的安全保护链。
目前,徐矿集团各矿井基本实现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主运输系统可视化,部分领域无人值守,安全监测监控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徐矿集团围绕提高矿井生产系统以及作业现场安全可靠性,完成科研项目179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5项。2007年,徐矿集团完成科研成果70项,技术创新成果27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4项。
大力消减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煤炭生产过程伴随着大量粉尘、噪声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多年来,徐矿集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恪守“珍爱生命”的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提高职工健康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了职业病检查防治体系,认真做好职业病预防、检查、治疗、康复工作。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徐矿集团就成立了卫生防疫站,全面负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80年代初,徐矿集团又成立了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院,具体负责职业病临床治疗和康复工作。目前,全集团拥有职业病防治医院1家,设立职业卫生科的医院15家,从集团公司到二级法人单位,全部成立了职业卫生工作领导机构,职业病防治网络覆盖到了各矿井和地面生产单位。
除此之外,徐矿集团在预防职业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粉尘治理方面,集团推行“无尘化”管理,建立健全了井下综合防尘系统,防尘作业点达标率超过90%,有效减少了尘肺病的发生;在抑制噪声方面,集团分批对洗选厂、压风机房等大型噪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装了减震、隔音设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人数,降低职工劳动强度,集团逐步推行“四六工作制”和井下作业人员集中休息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针对部分高温矿井,集团适时建立了局部和系统降温系统,“HEMS降温系统及深部热害对策”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辟了国内深井高温热害治理新途径。
围绕建立职工工伤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徐矿集团高度重视做好工伤职业病保险工作,积极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和矿工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建立了井下工亡补充保险。集团自1999年参保以来,参保率始终保持在100%,每年缴纳工伤保险费用2500万元以上,目前参保职工65536人,工伤职工各项待遇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徐矿集团认真做好从事有毒有害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岗前、离岗人员体检率达100%,在岗人员检查率达到了95%以上。
今年是隐患治理年,徐矿集团更是加大了隐患排查力度,从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入手,首先建立了自上而下、覆盖全员的“十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危害程度和性质不同,实行“四类五级”管理,坚持边查边改,实现闭环管理。其次,集团建立了隐患整改档案,做到隐患治理责任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没有应急预案不生产,确保了隐患治理效果,实现了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化、经常化。最后,集团从严执行隐患整改“五落实”要求,切实抓好分级督察督办,落实督察责任,使隐患逐项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徐矿集团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绩——2007年4月25日,全国煤炭系统首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试点在徐矿集团权台煤矿启动。然而,这只是徐矿集团在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上所迈出的一小步。对于未来,徐矿集团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杜绝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大人身事故,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通过3—5年的努力,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2以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徐矿集团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深入,这些目标将会一一得到实现。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