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多国巨灾呼唤全球综合减灾之联动

2005-03-10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日本一年一度的汉字评选揭晓,“灾”字被选中,这是日本国民对刚刚过去的2004年的看法,从中也概括了这个岛国民众对灾害的心态。2004年公众的安全感总体上并不比SARS肆虐的2003年好多少,人们一再紧绷着安全这根弦,到了年底,其弦绷得更紧,以致使2005年的新年都过得十分沉重,没有欢乐,全球都笼罩在悲情之中——印度洋的地震与海啸,使全人类倍感减灾应该成为一种不分国界和人种的联合行动。

在维也那,一年一度的元旦音乐会,因为印度洋大劫难而去掉了欢快的曲目,以沉痛为基调为人类平安的祝福,贯穿于整个演出之中。人们在混乱加悲伤中,过了一个落泪的新年。不见火树银花,少了欢歌笑语,多了烛光摇曵中的哀伤与祈祷。虽然人类迄今尚无驾驭所有灾害的秘诀,但人类希望不灭,有信心走出困境。元月6日,亚洲地震海啸峰会举行,为未来世界减灾支招已成为新的课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惊天海啸是天灾,也是人祸

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地震与海啸,已造成18个国家的15万人遇难。灾情牵动着世界,援助之手送来了温暖,应该说这是本世纪开初以来全人类的头号巨灾!面对灾情,各国都在思考其危机管理及防灾救援措施是否到位,一方面呼吁 “世界良心”;另一方面思考此属天灾还是人祸。因为,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检测到大地震后,本可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准备防护应对;但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途径。疏于防范,没有预警机制,缺少海啸知识是使灾情扩大的主因。

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帕森认为:过去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规模如此大的海啸没有记载,这让整个印度洋沿岸国家毫无防备;同时,受灾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也未对公众进行安全减灾的教育和指导。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波动传递到沿岸国家及城市至少要1到2小时;所以,如果沟通有力,信息预警渠道畅通,至少有相当多的人有逃生机会。可以说,这场浩劫是罕见天灾加人为疏忽的结果。

笔者以为, 2005年1月18日在日本阪神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讨论焦点一定会由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转向印度洋悲剧。

 

为了平安,必须探索更多的灾害“未知”

不少海啸亲历者感言,这悲剧就如美国大片《后天》那样。人们在反思其教训时,总坦言 “没想到”,这一切来得“太快,太意外”。笔者以为,公众这么讲,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及政府当局来说,这样讲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有塞责之嫌。2004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其核心是在倡导,面对灾害要以“学习”为先,人类必须学会在灾害中生存。所以,面对不会停息的事故与灾难,作为政府要支持安全减灾文化建设,尤其要支持减灾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特别应研究一个区域的最大灾害状态下的应急机制及救援机制,真正地按一个地区的安全质量去配置生产与生活。可以想象,有了这种研究在先的预案机制,人类会在灾害面前变得主动,不会总是无助地“挨打”。

笔者以为联合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确定的 “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的开展,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国公众的防灾自觉性,提高预防的综合能力。这项活动从多方面加强了安全防灾自护文化的建设:树立综合灾情认识观;倡导公众自护观;扶植媒体主动关注安全的自觉观;坚持灾害风险评估的保险观;重视人与生存环境危机状态的预警观等。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系统而有效的学习及教育。为了迎接世界减灾大会(日本神户,2005.1.18-22)的召开,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组织了一个针对学校、社区16岁以下孩子的以展示有效减灾为主题的国际绘画艺术比赛,并从中挑选出最好的12幅绘画作品,作为“国际减灾战略”2005年年历出版。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该活动的初衷是:

1.从年轻开始培养一种预防文化。学习阶段是学习灾害及其易损性有关知识的最好时段。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如果我们确信生活在灾害潜伏的社区中,那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时刻威胁着我们以及家人、朋友的各类灾害,并熟知怎样消除这些灾害的负面影响。

2. 通过学习,特别要提高社区抗灾能力。公众对灾害的意识和认识是成功减轻灾害的主要因素,学习如何减轻灾害及其易损性会进一步鼓励人们积极自觉地防御、减轻潜在的灾害。年轻人在学校学习了有关的减灾知识后,他们就会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这样就会在减轻灾害的影响中获益。

 

挑战在于如何准备应对“意外”

2004年末印度洋悲剧对人类的教训在于,联合国可否继续开展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事实证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灾情非但未减而正变换着形式及频度向人类猛袭。所以,全球受灾各国应联合起来,开展统一的综合减灾技术与应急机制建设,比如跨国度的自然巨灾的调查及定期综合分析已势在必行。这事对中国启示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要尽快找到安全减灾的“空白点”进行重点研究,再就是搞清中国灾害区划是否到位。避免灾难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天灾后伴生的人祸,等等,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及科技工作者的任务。

2003年以来,由于SARS的教训,使从未经历过的非传统、非典型、非对称、非常规的“另类安全”问题在城市蔓延,其严重性在于人类对它的规律的未知。研究表明,多数非传统安全是从传统安全演变成“新”问题的,从而使不少传统灾变,表现出新面孔及新危害。如信息网络的攻击,既损害城市公众的权益,还威胁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之所以引入非传统安全并非仅仅是为了一个新名词,而在于要倡导一个新观点、新思维、新境界即从大安全观入手去审视城市安全,从而使国家安全与城市安全并重;社会经济安全与城市安全并重,通过“国泰”达到“民安”即发展城市公共安全及人的生存安全之目的。“非传统安全”首先是一种“客观见诸于主观”的安全认识与观念,“安全”总是与“感知、认识、状态和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非传统安全”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安全观念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城市领域主要有: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恐怖袭击、信息系统的安全、流行疾病、人口安全及城市容量的安全问题等。2001年 “9.11”事件后,吴良镛院士更认为,城市安全规划如何纳入到当今复杂的巨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因此,绝不可简单的作出结论,中国海域一定不会发生海啸等自然巨灾。

 

我们该如何准备灾时救援

反思地震海啸灾难,人们已将目光聚集在如下方面:

一是人类对海洋周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海啸灾难扩大化的帮凶。

二是受灾的东南亚国家普遍缺乏应对特定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三是发生如此大规模人员伤亡,仅用“天灾”来解释恐怕愈来愈令人难以信服。

这次受灾打击最严重的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有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海岸生态的记录。当暴戾的海啸无情地吞噬着印度东南沿海无数人生命的时候,一个来自新加坡的越洋报警电话,让生活在重灾区一个渔村里的男女老少幸运地逃出死亡魔掌。库马尔是印度著名的Ms斯瓦纳米坦研究基金组织的科研人员,2004年12月26日海啸发生时,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正在遥远的新加坡从事科研,他立即意识到一场旷世天灾正降临人间。于是他拿起电话,通知了家乡的父母。此事已极大的警示印度,印度决定出巨资建立海啸预警体系。在海啸救灾凝成国际焦点的同时,后勤援助已成大问题。如交通不便已带来困难:据2005年1月5日的信息,目前至少有200多万灾民急需粮食救济,但由于印尼亚齐和苏门答腊灾区地处偏远,机场和道路毁坏严重,因此灾民的救助是无法短期内实现的。为此令人反思到日本:在日本这个多灾国家,一直倡导国民的自救与互救,在日本东京都防灾中心大厅中的醒目标语是:“面对灾害,首先是自救,第二是互救,最后才是政府救助。”此言的含义是面对灾害,一旦等到政府救援队伍到达已错失良机,因此公众安全文化建设尤其必要。笔者集长期致力于防灾调研之积累,感到中国缺乏防灾体系建设,更缺少普遍的公众安全文化意识,在救援备灾物资贫乏的背后更缺少灾害保障经济的研究与政策。

 

给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建议

1.面对类似印度洋地震海啸的大劫难,各国表现出的迟缓,说明世界尚缺少一个面对巨灾(自然或人为的)国际公约,它应由联合国相关机构组织编制,它应成为约束一切成员国的积极主动的防灾减灾的政府行为。据此各国要支持联合国发挥领导作用。

2. 1999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文献强调,20世纪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在2000年前结束,当时也承认现代灾害非但未减弱反而正以综合型、复合型的方式快速的袭击人类。如已被今天的实践所证实的比自然灾害更严重的是“靠不住的疫苗”,即人类对测试埃博拉病毒疫苗的有效性毫无办法。再如英国皇家天文学家Martin Rees爵士作出预测:面对病毒横行,现代灾害,环境灾难,灰雾蔓延,人类文明在这种祸害之下熬到22世纪的可能性至多只有50%,这无疑是科学家对世界末日的一种忧伤。无论全球性大灾祸何时真正降临,人类要自醒,人类要自悟,人类要团结起来有所准备。

3.要利用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一项决议,以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减灾联合行动为契机,开展“21世纪全球减灾10年”活动,从根本上推进面对跨国大灾的全球统一防灾、救灾行动。

4.从全人类共同应对无数个未知灾难的大前提出发,我以为应呼吁联合国建立一个专门为世界各国间防灾减灾事务工作的委员会,而不应单单是一种协调的临时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有三:⑴ 组织各国政府开展综合减灾的跨国管理对策及应急体系研究子课题;⑵ 组织各国减灾科学家针对若干方面的未知灾害问题进行跨国界的综合研究,以确定新的灾害区划及“警戒线”;⑶ 组织各国(尤其是富国)进行灾害经济与保障机制研究及必要的责任投入,充分考虑应急备灾条件下的经济投入与社会保障的联合国统一机制,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防灾救灾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