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四川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的陈黎先生于百忙之中,将自己赴德考察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了一篇15000字的文章,其较重的感性成分与这个栏目的读者兴趣十分相投,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拟分三期连载,旨在为广大安全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客观的国际信息和有用资讯,以为借鉴;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拿起笔来,将您所了解到的他国安全生产情况,以及针对这些情况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撰成文字寄给我们,我们将以同样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传播您的见闻,扩散您的观感和由此而生的奇思妙想。
⑤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HIBG)。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是由雇主和工人两方面推选各自的代表组成劳动保护委员会,然后再由双方代表组成董事会,董事长由一名雇主代表和一名工人代表担任。
一是预防事故。把对人安全和健康的保护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事比人的生命和健康更重要,德国2002年预防事故费用约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
二是公共医疗救助。发生事故,首先救助,救助车设施齐全,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另外,对伤者康复极为重视,包括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如果康复后不能再继续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工作,则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职业培训,帮助其落实和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救助范围涉及到照顾伤残病人、提供参加残疾人运动会等事项。2002年,公共医疗救助费用达27亿多欧元。
三是事故赔偿。开展事故调查,查出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按照伤残程度和工伤者本人工资基数进行工伤赔偿(我国是按社会平均工资,即“社平工资”),赔偿费用包括了亲属(无工作的配偶和孩子)和重新寻找工作期间的补偿费用。2002年德国的事故赔偿费达49亿多欧元。
四是接受投诉。一般来讲,雇员发生职业事故很少直接与雇主交涉,而更愿意求助于职业协会,这样,由职业协会出面与雇主协调,从而避免了雇员与雇主之间不必要的冲突,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职业事故不断减少,员工切实得到保护,工厂效益也得到提高。职业事故的减少,提高了工厂的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实现了劳资“双赢”,因此职业协会无论是在雇主或是雇员中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除了上述工作外,还负有制定劳动保护措施并向企业宣传的职责。
2002年德国职业事故险共有93亿欧元,其中,事故预防支出6.6%,公共医疗救助支出28.6%,事故赔偿53.8%,法律咨询、上诉等其它费用开支11%。
⑥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研究院(BIA)。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研究院(BIA)是专门从事预防事故的研究院,该院成立于1935年。研究院工作人员有228人,2003年研究经费达2100万欧元。从1970年开始研究院就对有害材料进行研究,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还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主要通过健康检查,确定其是否适应从事原有工作。这些数据被录入数据库,来研究和分析工人工作岗位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包括工作姿势、美容美发行业(主要是因呼吸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危害)、微生物等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项目还涉及超市价格标签刷卡、汽车美容清洗、循环水应用等对人体的危害等,然后将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企业。2003年,研究院对28817人进行了77693次研究。
重视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①重视事故预防。德国人认为劳动保护的重点在于事故预防,事故的处理只是一种促进事故预防的手段,因此劳动保护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围绕控制和减少事故而开展的。比如德国高速铁路相当发达,有14年的历史,ICE系列机车的安全、舒适、快捷在全球享有声誉。ICE1和ICE3型机车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80公里和320公里,目前最新型的ICET型机车可在转弯时自动调整机车平衡而不至于降低速度。如此高速的机车,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ICE机车要求运行三天就要进行1小时保养,运行2万公里进行2小时维修,运行4万公里进行8小时维修,保证其安全可靠地运行。我们参观考察了德国铁路公司汉堡维修部,维修部原有员工4.5万人,现有2.5万人。新进工厂的工人必须接受安全工程师3个小时以上的培训,同时还要接受职业医生的培训。首先告知其所从事的工作中有哪些危险和危害,怎样识别和防范,以及应急的处理措施等。参观中,工厂给我们介绍完情况后,也对我们进行培训,强调注意事项,防止事故的发生。他们认为,理论上存在事故的可能就要在实践中严加防范,车间的安全通道、安全标识具体明确。工厂对工人的工作状态进行微机跟踪管理,合理安排作业。同时人文化的关怀处处能体现出来,比如卫生间有洗手液、手纸;冬天,为防冻伤在接触铁轨的工作面上安装暖风设备。
②重视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德国重视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工作。德国的医疗保险公司就是一个预防职业病的机构,在企业一般都设有专兼职职业医生,主要从事职业病预防工作。我们参观的德国劳动保护和医疗卫生机构,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职业病防治,在全德共有5个分支机构,科研人员达623人,其中劳动保护专家143人,年科研经费600万欧元,研究领域包括工作的体位(避免单一工作姿势)、工作中间操、计算机辐射等。在德期间,从法兰克福到柏林,再到汉堡、波恩我们都没有见到污染严重的企业,据介绍,这类企业要么不生产了,要么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廉的国家。
工会劳动保护作用大。
德国工会最早提出劳动人道化概念,其核心内容是不能将劳动保护仅仅停留在不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水平,还应该设法努力保护员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给予经济“人道”的面孔。劳动人道化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劳动保护领域,也达到了各方广泛的共识,目前德国联邦政府正与工会一道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劳动人道化活动。
德国的企业一般没有成立工会委员会,主要是行业工会发挥作用。雇主追求产量、效益,雇员则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资,行业工会努力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寻求平衡点。德国汉堡金属行业工会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劳动保护工作的情况,汉堡金属行业有工会会员4.2万人,分布在800多家企业。工会有27名专职工会干部,其中有两名主要从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心在企业。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劳动保护工作服务,行业工会加强了劳动保护培训、让员工了解职业安全卫生基本知识,加强自我的保护。同时加强了行业协会中的职工代表政策和业务指导,为他们提供工作上的帮助。
行业工会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指导企业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企业管理委员会是由员工推选代表组成的,它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加强企业劳动保护工作,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劳动保护人员,企业至少要有一名职业医生,而且必须接受培训。如果管委会代表足够多,可成立企业劳动保护委员会。最近10年,德国行业工会普遍开展了劳动岗位的鉴定工作,并记录在案,敦促雇主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如提出了对焊工工作服进行改进的要求,增加了工作服的排气、通气功能。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增加了一部分费用,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事故大大减少。行业工会通过集体商谈,落实工人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争取每年有新的突破,今年,针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增加附加工资条款达成协议,并写进集体合同。
行业工会把劳动带来的负担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沉重的劳动。由于运动产生的劳动负担,这可以通过劳动强度鉴定出来,通过物理的方法比较容易得到改善,目前这种情况已大大减少了。第二种表现形式是从事有害劳动。如接触高温、粉尘、有毒气体、辐射等,目前,采取加强个人防护的方法较多。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对现代化新型设备(如电脑、无线电设备等)的危害目前还不是十分了解,但有的员工抱怨这些新生事物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劳动带来的心理负担。如工作日程安排过于紧张,工作压力大、感觉疲劳等,心理的负担很难鉴定。行业工会曾经对计算机危害情况作过调查,有一些人(比例还在不断扩大)被迫每天长时间在计算机旁工作,健康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行业工会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工作习惯(如把计算机与打印机分别放在不同的房间等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当然这种方法还是属于被动的。
行业工会强化劳动保护工作是全方位的。比如提出处理垃圾等废弃物的工人保护问题;提出采取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和禁止抽烟、喝咖啡等措施保护工人健康的建议;提出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和针管等医疗器械的健康防护问题;提出打免疫针等办法避免感染的问题。当然,这些新领域的劳动保护还不够完善,还缺乏经验,行业工会正积极与有关方面合作,编制劳动保护手册进行宣传。
行业工会遇到了一些难题,有时员工因增加了劳动保护投入(比如减少了噪音、粉尘危害)而降低了收入,便会对工会不理解,甚至产生不满情绪,员工更倾向于增加更多的工资和休息时间。德国工业界员工入会率并不高,在30%左右;中小企业中入会人数不足20人的达96%,在这些企业中很难组织工会。
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限制加班加点。
德国对工作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延长劳动时间不仅要受到限制、还要付加倍的工资且要与工会协商。我们到德国的首都柏林正好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参观的途中看到建筑施工工地都没有上班。据介绍,在星期天加班要付双倍的工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打工群体都有上班时间的严格规定。同样,商场也遵守统一的上下班时间,下班时间商场都关门,星期天和星期六也关门谢客,如果想利用出国的机会在公务时间之后了解德国商场的情况确实还成了一件难事。因此在休息日柏林显得格外安静,市区只有啤酒馆、快餐店在营业。
另外,德国对交通运输业的工作时间要求更为具体。据介绍,德国司机一天内工作不能超过12小时,在高速公路行驶两个小时必须休息一段时间(约15分钟~20分钟)。不仅对人进行保护,同时对车(设备)的运行时间也是严格限制,一天内,车也是保证休息11个小时以上,这些时间限制都是经过安装在汽车上的“黑匣子”进行跟踪管理的,司机超过工作时间和车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的情况我们在德国都遇到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另外租车。在慕尼黑我们遇到了警察的检查,首先检查行车记录,然后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有问题坚决停车(前后车牌立马取下)。如果是客车,这不仅是对司机的保护,同时也是对乘客的一种关爱和保护,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安全思想。
德国在这方面同样遇到了问题。工作时间与失业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德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与考验,近期连续出现了要么无偿增加劳动时间,要么失去工作的不安定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核心问题是周工作时间从35小时回到40小时且不加薪,否则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2004年7月15日,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6万名工人举行生产线停工两小时的警告性罢工,抗议公司董事会计划延长工作时间和缩减人工成本。其他企业也纷纷要求员工延长工作时间而放弃报酬,企业以加班不加薪、减少工资、降低成本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受世界经济发展减缓的影响,德国的出口增长缓慢,国内投资也大幅度减少,失业增加。尤其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偏重,占了全体就业人员的30%以上。失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全体失业人员的近一半。东西部差距大,以2002年为例,西部失业率为7.7%,东部为17.7%,这是前东德时期高就业率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如此严峻的失业形势,有人说德国的失业问题是长痛和短痛加在一起更痛。如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知名公司纷纷要求将一周35小时工作时间调回到40小时,不然的话,西门子公司计划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东欧国家,这样,西门子两家工厂将会减少4000个工作岗位;奔驰C系列轿车的生产转移到北部的不莱梅或南非等地,斯图加特将因此失去6000个工作岗位。
清晰的劳动保护权利与义务。
法律规定劳动保护责任由雇主承担,雇主有责任安排员工从事无生命危险和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工作,同时有义务对员工进行劳动保护培训和在生产中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雇主提供的工作场所、机器设备、厂房及其它设施,不应存在有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的因素。雇主必须确保国家劳动保护法在其厂内的实施。员工有权就劳动保护问题向雇主提出建议,工人在工作中遇到危险情况时,有权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危险现场并且工资照发。工人应履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如果工人不遵守劳动纪律或违章操作,雇主有权对工人提出警告,甚至在工会同意的情况下开除工人。
德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劳动保护领域渗透到了性工作者。最近,德国服务业协会希望从事性工作者能够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其休息休假、养老保险等待遇,目前,已有100多名性工作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当然不少性工作者不愿意在官方机构登记,因为她们认为自己有机会放弃从事性服务这一行业。
上一篇:国外矿山及其他救护体系简介
下一篇:英国安全管理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