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安全生产是每个员工的权利和责任——BP中国的安全工作启示

2008-07-11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BP(英国石油公司,总部伦敦,以下简称BP)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之一,提供运输燃料、光热能源、油品零售服务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石化产品。上世纪70年代,BP进入中国,并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合资兴建了大型企业,业务涉及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液化气的储运和零售、航空燃油供应以及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

  与BP百年的历史相比,BP在中国还很年轻。在BP中国公司油品业务健康、安全及环保经理韩德志看来,BP是一家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不断挑战自我,视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公司。在中国,BP的各项业务都秉承公司全球的运作理念,保持了一贯的高标准。在安全方面,公司优良的安全文化,结合本地特点的全球化标准和系统化管理,为实现优秀的安全业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用科技优化设备设施

  韩德志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隐患就像一条大虫,穿过道道安全屏障上的漏洞,进而发展成为事故。如果安全屏障本身很牢固,或者中间有一个漏洞被堵死了,事故就不会发生。为了堵死安全漏洞,BP中国从四个主要方面着手建设稳固的安全屏障。其中,安全的设备设施,以及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使设备设施更加优化,是BP中国业务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BP在全球有很大的油料运输业务,仅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的年运输里程就超过2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圈。如何保证这么大量的危险品的运输安全呢?韩德志举例说,BP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全面引进了BP全球的油罐车标准。例如,公司的油罐车容积有42000升,这么大的油罐车如果没有较高的安全标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采用了BP全球标准的油罐车从外表看,虽然每一辆油罐车只是很长的一个大油罐,但实际上油罐车的内部已经被分成了5个互相隔离的仓。“一旦路上发生事故造成油罐破裂,只是受到破坏的仓发生泄漏。而如果没有分仓的话,42000升的油有可能全部都漏掉。这样做既降低了安全和环境风险,又减少了潜在的损。”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GPS,所以GPS在中国的危险品运输行业并不稀奇。在BP中国的合资公司的油罐车上,都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黑匣子”。这些GPS有着超出一般的功用:除了最常见的定位功能外,它还能协助判断司机的驾驶风险,监督司机遵守疲劳管理、速度管理等制度,进行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和原因分析等,从而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只真正的“千里眼”。例如,通过GPS传回的数据,计算机能够计算出哪些司机经常有不良的驾驶行为,如弯道超速,经常急加速或刹车,通过危险路段时速度过快等,从而给管理人员进行事前干预提供依据。司机在了解了这些功能后,也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相应减少了不安全的驾驶行为。

  这种GPS还具有强大的事故应急和分析功能。在应急方面,由于所有的油罐车都在同一个GPS平台上,如果有事故发生,出事车辆需要救援,在大屏幕上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在附近的所有车辆,从而可以及时调度其他车辆赶赴现场救援。GPS的数据每3秒传回到服务器,对于日常监管,这种频率已经够用了。但如果要进行事故分析,这就远远不够。这种GPS能够储存和传回精度达一秒的数据,从而使事故分析更加容易和准确。

  另外,除了GPS,油罐车上还装有行驶数据记录仪,俗称“黑匣子”,其作用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可以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高频率的记录,即使在一般的火灾或碰撞中数据也能完好无损地保存。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BP在中国业务设立的的第二道安全屏障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道德规范和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所有安全制度都是依据企业对安全风险的理解来制定的。从风险出发,BP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需要的地方。   

  韩德志介绍,根据在中国业务开展的实际风险,BP中国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交通运输、职业安全、工艺安全三个方面,并相应制定了驾驶安全标准、作业控制标准以及完整的管理标准。以作业安全标准为例,这一标准旨在对施工领域里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推行这一标准,BP在中国的运营单位都针对施工安全建立了管理系统,例如,制定作业控制制度:通过培训,提升员工识别风险的能力;对施工所需的资源、人员、设备、时间等提前制定计划;定义控制措施,用排除、替代、控制等措施降低风险;作业过程中,采用划分受控区域、设置围栏、配戴PPE(个人防护装备)等措施,并加强监督保障安全作业。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风险识别及控制。风险识别及控制体现在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细节:领导层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识别风险,从而为管理这些风险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资源;技术专家从专业角度去识别风险,从而保证识别出的风险的准确性;一线操作和施工员工在开始工作前,根据现场的情况,识别具体存在于即将开始的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全部都有着明确的制度保障。

  韩德志这样理解企业安全文化:“规范化的管理依靠的是制度保障,当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用一种模式来对待安全时,企业的安全文化也就形成了。BP希望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第一’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有了安全的设备设施和完善的制度,人就是安全生产的第三道屏障。

  “任何人都有义务停止不安全的工作。”这是BP在全球推行的安全口号,不单单是员工有权利停止自己觉得不安全的工作,当别的员工工作中存在安全风险时,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去帮助他。

  员工是生产的主体。BP在中国的运营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会给员工开设培训课程,讲授企业文化、安全上岗标准等和安全有关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进行为期几天或一周的规范的岗前培训。“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韩德志介绍说,工厂里的员工正式开始工作前,都必须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和操作基本知识。根据这些培训的重要程度,有些培训是新员工上岗的必备条件。  

  开安全例会也是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韩德志介绍说,BP在广东的零售合资公司就是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两次安全例会,使大家一起讨论在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开两次会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员工能参与这样的讨论。如同BP在中国的其他业务,该合资公司还设立了“潜在事故”汇报体系。

  什么是潜在事故呢?韩德志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员工从工地上走过,上面有东西掉了下来,虽然该员工没有被砸到,也就是没有造成实际的事故,这样的事情就被称为潜在事故。如果这样的潜在事故通过员工汇报得到适当的关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如果每个员工都留心潜在的事故,那么不仅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它更是一种有效地培养员工安全意识的方法。为此,该合资公司专门设立了考核与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汇报潜在事故。该机制要求每位员工一年至少要汇报2次潜在事故,并设立评奖和抽奖制度鼓励员工参与。

  “对于安全,我们的目标是这样的,希望每一个员工从‘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心态转变为‘我想要这样做’。”韩德志很坦诚地说:“在加入与BP相关的业务之前,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我们周边的人没有太多的不同。来到BP的大环境后,经过公司安全文化的熏陶,他们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我们不能期望所有人都步调一致。安全意识的培养没有尽头,安全文化从初步形成到成熟稳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

  安全管理业绩考核

  “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条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在BP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P的第四道安全屏障就是安全管理的业绩考核。这种考核是一种全员考核,不只是厂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所有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安全业绩指标。这种业绩考核不单单衡量安全生产方面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看企业和员工为了提高安全生产业绩都做了哪些努力。通过设立清晰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各级员工都有明确的努力目标。

  是否很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BP衡量自己业绩的因素之一。在合作过程中,BP中国努力将自己的安全理念传播到下属的合资公司和合作伙伴。“在管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为合作伙伴的员工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韩德志介绍说,为了帮助承包商改善道路安全,中油BP(中国石油与BP的合资公司)从设施、制度、人员和业绩管理等方面入手,对中油广东运输公司(中油BP成品油运输承包商)进行全面帮扶:提供中油BP的车辆安全标准并帮助落实,全面引进BP的驾驶安全标准;对中油广东运输公司的员工进行防御性驾驶培训,并组织“司机安全驾驶领导论坛”;帮助承包商设立良性的激励机制。经过这些帮扶后,中油广东运输公司的安全管理明显改善。作为中油运输公司的窗口企业,中油广东运输公司也把中油BP在道路安全方面的先进做法传播给了其他分公司。

  有了这样的责任感,有了这些严抓安全的各项措施,我们相信,BP在中国的安全表现会越来越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还会有更为广阔的明天!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