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安监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柏然
编者按:历史证明,对外来事物不加批判的“拿来主义”,效果适得其反。但理性、客观的认识与借鉴——这样一种具有社会进步性的需要,如果被忽视和遗忘,同样可能使一个民族自弃于人类思想与智慧宝库。事实表明,安全生产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应该被作为安全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来加以认识和定位。
“在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国家安监总局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此项工作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国家安监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柏然的话,道出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
双效:对外宣传与对内引进
与柏然副司长相约的采访,从盛夏一直推迟到了仲秋。是的,他很忙,目前对外交流合作的事务非常繁多。
其实不仅仅是在安全生产领域,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使得各行各业的许多环节,都迫切需要在对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取于自身有益的收效。
刚刚结束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上,各方来宾畅所欲言、收获颇丰。论坛及展览的举办者,国家安监总局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柏然副司长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在意的并不是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而是这些活动的收效如何;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所搭建的平台上,中外各方的出场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舞台和空间。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去年9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举行。同日,由国家安监总局主办、美国安全委员会合办,国家安监总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在北京农展馆开幕。
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被总局党委视为对外合作交流最高的、最宽的平台;而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则是迄今为止亚洲地区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产品国际品牌展览活动。以此为龙头,国家安监总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从政府、企业及多边的层面,为中外安全生产合作与交流做了大量切合实际的工作。
其中的主要收效,正如柏然副司长所总结的:“一是宣传了国内的情况,展示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以及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日益好转的态势;二是积极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理念、装备等。”
一些国外来宾也这样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希望能经常性地举办这样的活动,通过国际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也让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进入中国的各个生产领域。
而国外企业的代表则说,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中国业内树立起我们的知名度,之后的事情就会往好的方面的发展。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参加这样的论坛和展会,更是一个既经济又实惠地了解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有效途径,来自江苏南京安监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外应急预案,会考虑到被困人的因素,这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来自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的代表则认为,这样的展会应该多办,因为不仅可以把自己的最新产品向国际同行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听取到国际同行的意见与建议,这对于科研机构来讲,是个难得的机会。
开放:物质与非物质的安全平台
据柏然副司长介绍,国家安监总局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从政府层面上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与日本开展的“中日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合作项目”,与美国开展的“改善中国矿山安全项目”等。
为期5年的中日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合作于今年3月底圆满结束。该项目受到了中日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煤矿企业的普遍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早在2002年4月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日本政府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签署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项目谅解备忘录》,两国政府开展了为期5年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合作。项目分为在日本培训和国内培训两个部分,主要培训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员和煤矿安全管理与技术人员。其中日方承担培训学员在日本培训费用、国际旅费及日本来华专家的费用,中方承担相应的配套资金。
5年间,我国派往日本的培训学员483人,其中煤矿安全监察员130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技术人员353名。日方派遣204人次煤矿安全专家在我国23个单位和矿区举办了41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4190人次。18个省级煤监局和26家煤炭企业积极参与了本项目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安监总局对该培训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特别成立了由国际合作司牵头的项目领导小组,并委托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改善中国矿山安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中美两国政府在安全生产领域开展的重要合作,于2002年10月签署文件并开始实施,项目为期5年,目标是加强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安全执法和监察能力、提高矿长、矿工素质和建设样板矿。
目前中国矿山安全项目已成功实施,除了得益于中美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层领导的直接参与,同时也得益于两个强有力的执行单位:美国安全委员会与国家安监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理念:比装备、技术更宝贵的
柏然介绍:“在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也在规则、标准等方面颇有收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收益,就是理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解决、处理问题时,他们往往与中国企业有着很不相同的角度,这其中固然有中国的具体国情,但也确实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优秀经验。
在去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上,有一个专门的议题就是:世界500强企业谈安全生产。围绕此,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先后做了报告和演讲,并同与会者进行了广泛交流。柏然说:“这些企业来自矿山、化工、金融等行业,他们介绍了如何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保护员工的生命与健康、避免不安全因素,对国内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引进国外智力方面,柏然说:“我们多次请国外的专家来进行专题报告会、开办讲座等。他们讲了国外的体制、机制、方法,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现在强调科学施救,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比如被动地执行安全规程与主动地寻求安全,在效果上的完全不同……这些先进的理论与有用的信息,包括国外的动态、事件,我们都想方设法将之进行传递,希望能给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提供一个参考,作为决策方面的支持。”
说话间,柏然副司长递给记者几本《安全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讯》(以下简称《通讯》)。这些《通讯》不定期刊出,虽然印制简朴,却内容丰富,它不仅向人们传递了国外安全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也有国内安全生产人员在进行国外考察和培训后的考察报告,这些报告与一般意义上的介绍不同,它是从一个国人的角度去阐述的,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思考、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与其他的安全类杂志不同的是,《通讯》会聘请专业翻译人员,及时跟踪一些事故救援的进展,完成“救援日志”的编写工作,内容没有华彩的语句,却会以时间为序,翔实地介绍国外某起事故的应急救援进展。由于时间已经精确到了“分”,所以它对于我们相关部门,尤其是应急救援部门,了解国外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很有帮助。这样的《通讯》怎么能不受到读者的喜爱与欢迎呢?
记者再次提及刚刚结束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大家的好评如潮,柏然副司长说:“会议、展览只是形式,只是平台,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同时,也把我们好的一面向世界做一个展示,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说,借助这个平台,我们怎么做?如何做好?是值得不断努力与不懈追求的。”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