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救援工作应该怎么做?
尤其是今年以来,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突发公共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已经是迫在眉睫。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公共突发事件已普遍呈现出类型多、范围广的态势,从自然灾害到恐怖袭击,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到涉及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等的问题,如不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理得当,往往会损失惨重。
盛夏时分,本刊编辑部搭建了一个别样的平台。
7月1日,上海市闸北区安监局局长马文成、北京市朝阳区安监局局长关伟一行应本刊邀请,前来交流应急救援的信息收集与媒体报道经验,并就两局应急救援的工作经验及体会,进行了愉快、深入的畅谈。座谈会上,两位局长领衔发言,在谦虚、平和的话语背后,比比皆是智慧的闪光与思想的交锋。
朝阳区与闸北区:各有特色,相似亦不同
朝阳——北京城八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首都机场所在地,外事活动区,最具“北京特色”;闸北——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火车站、特等铁路货运站所在地,率先提出“先期处置”。
上海市闸北区安监局马文成局长(以下简称马局长):我们此行是带着任务而来,闸北区区长让我们完成一份关于基层政府如何提高救援能力的调研报告,我们便萌发了来北京学习的念头。《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社的盛情邀请,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相聚,在此深表感谢。
北京市朝阳区安监局关伟局长(以下简称关局长):首先感谢《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社创造了一个让大家交流的机会。前不久,我随北京市安监局专程到上海,学习和考察了上海的农民工培训和特种就业培训。闸北区与朝阳区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闸北区是上海九个中心城区之一,如果把上海市区地图对折两次,中心点就是闸北区,这足以说明闸北的区位优势。闸北区拥有上海最大的火车站——上海站,而朝阳区拥有全国最大的航空港——首都机场。商务是闸北区的发展主体,朝阳区也是这样,著名的CBD商务中心就位于朝阳区。朝阳区是北京城八区中最大的区,人口和区域面积占的比重都较大,从应急预案的制订角度看,闸北区和朝阳区面临很多相似的问题。
另外,朝阳区是北京市乃至我国最主要的外事活动区。世界500强跨国集团有180家在朝阳区设立了公司和办事机构。另外一些知名媒体,譬如《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也都座落在朝阳区。朝阳区有涉外星级宾馆112家,占北京市总量的1/5,另外,朝阳区旅行社、旅游定点餐馆、商店、A级旅游区(点)、旅游定点演出单位、及分支机构达200余家。所以朝阳区的应急救援工作压力非常大,应急救援在朝阳区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马局长:正如关局长所说,闸北区可以说是上海的陆上北大门,区内除了铁路上海站外,还有特等铁路货运站——北郊站。便利的交通优势背后,也为闸北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和管理带来了种种现实问题。
关局长:上海的应急管理体系很有特色,他们率先提出了“先期处置”的概念,更明显地体现出应急联动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谦虚地说,就安全生产工作而言,朝阳区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安监机构来看,规模也算是比较庞大的——朝阳区安监局有10个科室,60多人。另外还有1个安全生产协会。在机构设置上,朝阳区和闸北区是有些区别的,闸北区有一个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今年4月1号,闸北区出台了“事故调查处理方案”,这个办法体现了安监局的实力,区政府直接授权给安监局成立调查组来处理事故,这方面比朝阳区先进。
马局长:关局长对我们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闸北区安监局的规模不像朝阳区规模那么大,人员也没有那么多。闸北区面积总共28平方公里,80万本地人加10多万外来人员,总共90多万人。闸北区的工业主要是制造业,机电类或者汽车制造类,有很多国有企业,这样一来,我们安全生产的压力很大,仅上海火车站平时每天的人流量就有25万人。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可以说迫在眉睫。
应对公共危机,两地有绝招
朝阳——高度重视,重点投入,全面把握;闸北——逐步推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关局长:今年是奥运年,奥运会的“主战场”就在朝阳区。比如鸟巢、水立方、奥运村、媒体村都在朝阳区,可以说奥运期间70%的金牌将在朝阳区产生。在指定的110多家“奥运签约饭店”中,朝阳区有52家,另外朝阳区还有17家“奥运之家”用于接待外国游客。
我们按照《朝阳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方案》的要求,6月底前首先完成涉奥周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调查工作。区内各街(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普遍把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作为“平安奥运行动”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我们在应急工作方面投入大力度,聘请了专业的中介机构,组织一支队伍走家入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另外,朝阳区安监局还出台了5项措施为各街、乡应急工作提供服务:一是提供政策支持。印制下发《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应急预案范本、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和平安奥运行动信息报送格式。二是精简会议数量。按照务实高效的原则,减少会议活动数量,尽量发挥网络和电话优势,采取网上、电话、交换、简报等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和工作布置。三是积极靠前工作。选聘48名联络员,指导街乡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另外,通过安全管理协会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指导、培训教育、信息先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为街、乡减轻工作压力。四是提供资金保障。拨款500万元,用于支持街乡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目前已按每家企业20元的标准核实下发各生产经营单位数。五是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将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和所在街乡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反馈给街、乡,以便街乡更好地开展工作。
马局长:朝阳区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应急预案编制一定有绝招。请关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朝阳区应急办吧。
关局长:朝阳区应急办又叫朝阳应急指挥中心,设置在区政府。除了有一套指挥平台以外,下设13个指挥部,包括交通、消防、建筑、市政等,安全生产指挥部是其中之一,办公室设在安监局,由我来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落实在安全抢险协调科。这个科室的职能听起来很大,实际上很小,主要负责危险化学品和职业危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其中,危险化学品是重点,职业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少发生。另外就是配合其它指挥部的工作。
此外,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局里的工作。除了编制应急预案,我们还提高了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不知道马局长是否有这样的体会,现在从国家到乡镇层面都有应急指挥平台,遇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可以调遣应急指挥车,它虽然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有些问题却是解决不了的,因为很多时候,突发事故的现场情况复杂,应急指挥车无法进入现场。比如说,今年3月,朝阳区一家污水处理厂有一台污泥泵爆裂泄出毒气,事故导致了11名工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经初步分析是污泥泵爆裂导致毒气泄漏,但是具体爆裂原因是质量问题,还是泵内聚集气体过多引起爆裂,一时无法定论,只能经过多方会商后才能得到答案。
这次事故让我们看到,因为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使得救援人员很难对事故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延误救援抢险时间。如果不能尽快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只是听一些片面的描述,专家如何来指挥?这种情况跟盲人摸象有何区别?
马局长:关局长所言极是,对于应急救援来说,及时、全面地获取信息太重要了。闸北区安监局独立设局仅仅3年,一切也都是刚起步。从应急救援的资源来说,我们依托的市区主体,列入了我们的应急平台,发生紧急事件,我们可以马上打电话调配。比如居民家中发生白蚁,我们马上给白蚁处置所打电话,他们会马上赶到现场。我们闸北区的思路是: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在我们的区域内有能够调用的资源,政府不一定再去置备那么多设施,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具体情况所致。
与朝阳区相比,在硬件上,我们还达不到贵局现在的水平,从软件的管理上,我们自认为也有差距。但是幸运的是,我们的区长是从基层上来的,对安全重视程度很高。他有一套被我们称为“三角理论”的观点,强调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理念增强了我们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信心。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得思考
朝阳——及时获取信息,迅速做出反应;闸北——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方资源。
关局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我们深感设备设施的重要性。目前,由朝阳区安监局牵头研发一套设备,这个项目叫做“移动应急指挥所”。即:距离事故地点一公里以内,可以设立一个指挥部。在这样几种情况下设立:第一,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会有一个20平方米大小的帐篷,可通电,5分钟左右即可搭建完成,内部配有1张折叠桌和8把折叠椅,一张投影屏幕,8个摄像头,能从不同角度采集现场信息,即刻传回指挥部,使事故情况一目了然。第二,在无电情况下,“移动应急指挥所”能支持两个小时。第三,在没光情况下,可以采集图像与有害气体,传导到指挥部。 我们的项目中还配备了一架无人驾驶飞机,从上空将整个图像俯拍下来,或者也可以从各个侧面角度去拍,遇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有专用摄像头可用,同时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主要元素分析出来,人们可以从屏幕上透彻观测。有一句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事故的应急救援更应该如此。项目中还有一个可以全程录像的设备,随时可录,可以使事故之后的证据固定化,有利于抢险时的判断和事后的分析、取证。这个项目由北京市科委立项,朝阳区安监局报北京市安监局进行,现在主体已经研发完成,其中还包括一套关于事故分析、提供专业知识库的软件,已经开始测试,预计今年能全部完成。
马局长:是的,设备决定了我们应急的方式方法,尤其对于一线救援,更是如此。工业区中各种危险化学品很多,更是需要先进的装备。我们闸北区感觉到了跟朝阳区的差距,朝阳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在“5.12”地震之前的4月份,我们闸北区区长就把“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救援能力”的调研任务交给我们了,要求应急办和安监局合作完成,并一再要求调研报告的前瞻性、理论性、务实性。原本,我们还有些困惑,但听了关局长的一席话,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希望这次调研能很好地促进我们今后的工作。
关局长:说起汶川大地震,让我有很多感触,地震又一次让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生命是多么无助。事故和灾难暴露出我们在应急救援工作方面的不足,如何提高政府的应急救援能力,如何提高大众的自救能力是需要我们这些安监工作者不断思考的。
马局长:是呀,从抗击非典到战胜冰雪灾,从应对“4•28”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再到这次抗震救灾,都体现了我国应急救援事业发展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但我国的应急救援服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多,更紧密,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更多,更广泛,事故发生的机率更大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现有的救援结构和操作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仍是以国家救援为主导,以全国性重大事故救援为重点,在重大的突发灾害之外零星、分散、局部、个别的日常多发急难事故的救援工作,依然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对老百姓个人零散的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十分有限。
我的想法是,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应该更多地面向零散的个人,应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程度,更好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关局长:我很赞同马局长的观点,这正是我国目前应急救援工作的不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的。另外我还认为,很多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媒体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局长:对,从应急角度来说,政府该如何面对媒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媒体在帮政府做宣传的同时,也给了政府很大压力,碰到突发事件,媒体的应对,应该有什么样的姿态,有什么样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
对话结束了,但是,对应急救援工作的思考还在继续,因为,现阶段还存在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回看历次突发紧急事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体会了太多的失误、教训,血的代价换来了一次次的艰难前行。
对于应急救援工作,我们期待更多的声音一起探讨。毕竟,道不说不明,理不辨不清。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