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李伯勇说:行业管理当前不能弱化,今后也不能取消。2005年,李毅中说:要加强基础产业的行业管理。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证实:造成当前安全生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是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顺。
自今年2月国家安监总局成立以来,局长李毅中针对“行业管理弱化”的现实问题,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产业的行业管理”。实践证明,没有行业管理,必有安全盲区;行业管理弱化,难求对症之法。行业的存在与主管部门的撤销和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的变更无关;但处在行业中的企业的正常运行却与懂得行业特性的安全管理有关。
这些年,人们对个别行业的安全关注是空前的,而对更多行业的放任也是没有先例的。对一些高危的重点行业而言,如果在管理上通过其原来的主管部门从安全的角度加以强化,做出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产业的安全生产,无疑是一项好举措;但事与愿违,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在行的没做好,不在行的又做不好。有学者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当初没把各个行业的安监机构和专业人员整合到一块,以致工作时捉襟见肘。加之由于以部门划行业的思维习惯所引出的子虚乌有的“安全生产行业”构想,以及过去单一行业背景养成的行为方式等等,这些根深蒂固的因素,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被带进工作对象迥异、工作内容全非的综合管理部门,于是便形成自我羁绊,使行业保护的惯性演化为部门自固的新弊,使横跨各行的职能设想因体制缺陷而欲速不达。此判断也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今年五六月间对《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时所发现的问题所证实。检查组认为,造成安全问题相当突出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顺”。这是8月25日,李铁映副委员长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检查情况时说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而言,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涉及到行业标准与专业技术,且大多是隔了行就看不明白的事。对此,今年3月7日,刚刚上任7天的李毅中局长在新华网与网友交谈时举了一个例子,很有说服力。他说:我到石化企业,到化工企业,或者相近的行业去检查,可以说瞒不了我,有问题我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让我到航空公司去检查。说实话,我去检查,真是坐飞机一样。他们领着我看飞机的维修,飞机的制造,在调度室看运行图,把飞行资料拿出来看……我确实挑不出毛病来,与其说是检查,不如说是参观。他还说:要提倡专家检查,一种业务,如果完全不懂,去检查,就流于形式。
说到间接原因,就更为复杂,不管事故大小,皆多因一果,且牵扯面宽。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发生在企业的事故,其诱因可能在企业之外,负面影响也可能是社会后果大于企业后果,例如中石油“12·23”井喷。因此安全管理在面上是综合的,而内里却有着很强的行业性及由此形成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努力就将事半功倍。
当下公共安全问题频仍,但有许多事情并不是游离于企业生产安全之外的新问题。南京石化行业6月下旬发生的两起氨气泄漏,前者致多人中毒,后者使多名村民和路人被熏倒,数十亩庄稼和草坪被熏枯萎。6月20日重庆开县县城一家食品公司氨管破裂,液氨喷出,殃及数万群众。7月4日,上海市区液氨钢瓶爆炸,60多人中毒。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于行业及有关企业的安全问题,若不问行业特性,或由于专业局限只能浮在面上去抓,很难走出治标的误区。
在对行业管理的看法上,今年6月25日,李毅中在安监法制高层论坛上说,“……政府不管企业是正确的,但是在工业化初期不能不管行业。这些年行业管理没有跟上去,行业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设计规范等多年没有修订……”这使笔者想起1995年11月13日对劳动部部长李伯勇的一次采访,深感两位领导对安全管理的看法是英雄所见,是跨越时空的不谋之合。李伯勇说:“弱化行业管理不大合适,将来机构改了,行业还存在,还有行业协会、公司,所以行业管理还是需要的,当前不能弱化,今后也不能取消。”他还说,你们媒体要对“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个人遵章守纪”多作些解释。企业负责不是说只有企业才有责,不管是谁,该负什么责就得负什么责,有些甚至是法律责任,包括行使国家监察权力的劳动部门,你监察,老出事故,你劳动部门没有责任?笔者以为,这绝非巧合,因为二位领导都曾经沧海,有切身体验。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