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摘要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安全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已经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本文主要是针对如何控制关键环节,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这一课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关键环节安全手段
一、前言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海恩法则”,讲述的是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即在每10000起不安全行为中,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这一起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把这10000起不安全行为控制住。而要控制住每一起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找出其关键环节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关键环节的内容
关键环节从含义上讲就是所有工作中最起决定作用的、最关紧要的部分。关键环节对于企业而言,就是生产、生活中最危险最关键的那些工作。譬如工作中的危险点(或者叫做危险源)就是要控制的关键环节,某项安装工作的起吊就是关键环节,而另一项带电作业的关键环节就变成和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因此关键环节是随着工作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组织绩效五个方面。对于安全管理而言,主要是指运行操作、检修作业中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因此要首先明确,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
1、认识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还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一个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上达到一个最高境界,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寻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用人唯贤,提高企业执行力度。必须让管理行为用规章制度说话,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才能保证执行正确、有序和执行有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反过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转。只要有人作业的地方就存在安全问题。因此,人就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2、木桶理论。安全管理就象是一只木桶里的水。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而那块短木板就是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金科玉律。企业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紧紧围绕着安全这一主题来开展的,即安全决定企业的优势和生死,也就是说安全是企业生产中的短板。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从意识上真正理解控制关键环节的重要性的必要性。
三、如何控制关键环节
要控制关键环节,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人的管理;二是危险点的控制。
人的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工作列入本单位的议事日程。企业在各项工作中要处理好安全与质量、效益、进度、多种经营的关系,当发生矛盾时,应首先服从于安全。安全第一,还应体现具有安全“一票否决权”,从而树立安全第一的绝对权威。
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要首抓落实责任制。预防为主就是要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人人都懂得自己的安全责任,形成安全工作有人做,安全工作有人管,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彻底消除安全死角,清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着重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就是未雨绸缪,认真做好事故预想,制定好反事故措施。
3、抓住薄弱点。既然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就要善于抓住薄弱点,也就是抓住影响安全的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寻找,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解剖,从而自上而下使安全工作得以提高。
4、以身作则。各级领导都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员工,使企业有强烈的安全氛围,让安全信息犹如空气般充满周围,使每位员工都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随时发现异常,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章可循,赏罚分明。
5、注重培训。生产大计,培训先行。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必要的培训无疑是对安全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我们把每个部门都比做一个木桶,那么部门的每个班组、每个员工就是组成这个木桶的木板。显然,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特长客观上是参差不齐的,而每个班组在安全方面工作也有较为突出的,我们将其做为长板,设法把所有短板向长板看齐,将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完善和提升,使之标准化、制度化,从而就利用了内部的培训资源达到提高人员素质的目的,消除和减少了因人为造成的短板。
生产要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都要具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意识却没知识,分辨不清哪是危险点;技能出色却自以为是,同样危险。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是首要工作且长期性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首先,企业要有全面的培训计划,树立安全教育的优先观,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列入年度“安措”计划,不能放松对每个人、每环节的考核,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考核成绩要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差;其次,各班组长除巩固自身水平外,要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员去开展形形色色的学习活动,不要停留在读读安全简报、抄抄安规这样枯燥的形式,而要思考怎样去培养班组人员的求知欲,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装懂,一定要将问题融会贯通,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得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这才是对学习深层次的负责。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理论是近年来电力安全管理中的新鲜做法,它对预防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它主要针对电力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诱发事故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控制措施,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以确保工作安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根据作业实际分析出危险点。主要是对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出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现的危险点,在工作中很容易发现。一种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通过想像和经验难以作出准确判断,需要科学地进行分析。在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中,领导干部和安监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监督、检查、考核,更重要的是指导和服务,要做到四勤(即腿勤、耳勤、眼勤、手勤)。只有决策管理层的每一位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应负的安全责任,并做到常抓不懈,企业的危险点分析活动才能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通过危险点分析,可以指明防范的重点,达到安全的目的。这一活动紧紧抓住了“人”这个关键因素,是一种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成管因素、管过程的超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企业有效地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把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消灭在其形成之前,充分地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根据危险点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工作中进行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每项工作都存在危险点。事故其实是危险点由逐渐生成、扩大、和发展而造成的。只有落实预控措施,才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据国外专家统计,300次违章作业约有10%会构成损害事故,其中又有1%构成重大以上事故。因此,要求班组的每个成员必须弄清管辖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安全状况及不同时期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集合便是一起事故)。把一个不合格的工人放在岗位上也可以说是把事故隐患放在岗位上,所以,企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技术培训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经验总结,是职工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规范,因此,各级生产人员特别是一线生产工人,必须严格遵守。
四、结论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每时每刻都需要我们关注的事情。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想保证长周期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控制好关键环节,把安全工作时刻抓紧、抓实,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火力发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2002年6月版)
《卓越的高层管理》(2003年5月版)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