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橙色GDP是一个新的概念。GDP反映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而作为安全生产指标的橙色GDP则可揭示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变化。橙色GDP应成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标志之一,也可作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统筹失调的预警信号。
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安全科学研究中最热门课题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主要表现为各类事故总量较大,工伤事故死亡人数较多和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较高。为进一步认识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等一些宏观因素可能对伤亡事故演变趋势的影响,橙色GDP的概念应运而生。橙色GDP是相对原传统GDP和环保的绿色GDP而言,橙色是传统的安全警示色,橙色GDP涵盖安全生产的一些重要指标,分析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与安全生产有关的GDP。提出橙色GDP目的是使安全生产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纳入我国总体发展规划。
1、橙色GDP存在是基本事实
回顾分析1952-2004年五十多年以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变化趋势,从曲线变化形态上看,特点是波动幅度较大,但趋势性和周期性规律不甚清晰。由数值时间分布变化特点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曾出现三次高峰(1960、1978和1994年左右)和三个低谷(1955、1965和1990年左右)。分析三次高峰的出现的背景,可发现有一些共性原因:一是几乎都出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二是往往遇有重大的政治运动或重要经济社会变革;三是政府和企业安全监管力度受到明显削弱。出现三个低谷的原因也有共性特点:一是几乎都处于我国经济增长较缓慢时期;二是国家和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且各方面投入较大;三是当时监管体制、机制通畅,执法力度较大;四是处在严肃处理重特大事故之后。这些分析表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受经济社会宏观因素影响十分显著。
通过对1974-2004年有关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工伤事故死亡指数变化与GDP增长幅度出现明显的正相关(R=0.86,P=0.0019),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以GDP增长率为自变量,以死亡指数为因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应用该回归方程计算的结果显示,当GDP增长率为8.3左右时,死亡指数可为1.00左右,即提示在这个相应经济增长水平时,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变化可能相对较为平稳。假定GDP增长率<8.0,尤其是低于6以后,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可呈下降趋势。而如假设GDP增长率>9.0,尤其是超出10.0后,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上升的机率会明显增加。这些统计数字提示,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对伤亡事故风险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影响工伤事故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除经济增长速度外,还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总量变化,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和监管能力与法治力度等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影响,可以通过国家宏观干预来实现,而橙色GDP可以成为国家干预政策的参考依据之一。
图1 1974-2003年GDP增长指数变化与死亡人数指数变化时间分布
2、橙色GDP揭示的事故动力学规律
GDP能够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投资与生产规模,需求与消费规模,通过不变价GDP可计算经济增长和变动的情况,但它目前不能较全面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更不能反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其负面作用尤其是社会进步的负面作用研究不多。从经济循环的基本规律分析,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来自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和基本建设规模扩张,由此导致对各种工业原料和产品数量、能源消耗量和运输能力需求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量以追求效益这一连锁反应,最终又可推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主要表现GDP增长这一正反馈链条。反之,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可造成投资减少和基本建设规模削减,使社会各类生产资料总需求减少,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活动缩小这另一类负反馈链条(参见图2经济循环模式部分)。
A:经济增长速度 B:基本建设规模 C:社会物流需求
D:企业经济活动 a:工伤事故风险 b:伤亡人数 c:经济损失和社会和谐失调 d:发展成本
+:正效应 —:负效应
图2 经济发展与事故风险反馈关系
从伤亡事故动力学角度分析,可以得另一类循环模型。首先是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背景下,从事高风险作业人数和总工作时间增加,工伤事故社会风险值加大,如果同时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又不足,致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概率上升和可能导致生产活动中伤亡人数相对增加,由此可增加经济损失以及出现社会和谐失调,这两者的后果则是经济社会发展总成本上升,据联合国估计,各国由于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GDP的4%左右。我国各类工伤事故高发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从而会对GDP的增长造成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可观。反之,在工伤事故总风险下降的条件下,也可产生伤亡人数下降,损失减少,促进社会和谐和减少发展成本,有利于GDP增长的正面效应(参见图2事故风险动力部分)。
以经济增长和事故风险为结点,把经济循环模式与事故风险动力这两个循环模型用闭路反馈的方式联接起来,就会发现伤亡事故风险与经济增长速度上所具有的关系。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加速可能增加伤亡事故的风险,反过来伤亡事故风险又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减小伤亡事故风险,而事故风险减少又可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效应。
3、橙色GDP指标体系
橙色GDP主要是反映安全生产的基本状况,其指标构成大致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反映事故总量的绝对数量指标,如事故总数、伤亡总数、经济损失总量及其分类等;第二部分是反映严重度的相对数量指标,如百万工时事故率,年十万人死亡率、重伤率、轻伤率和经济损失率等;第三部分是反映基础性和趋势性的风险概率指标,如国民基础风险概率、行业风险概率、现实风险率、相对危险度和最低可接受风险值等。这三部分统计参数形成橙色GDP的量化指标体系,既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统计量,也可筛选其关键指标如伤亡和经济损失总量,百万工时事故率和年每十万人死亡率,现时风险率,相对危险度和可接受风险值等进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之中。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负两个方面影响的关系,作为调整橙色GDP指标的依据。
4、橙色GDP应用前景和困难
橙色GDP的提出,其意义并不在于概念的本身,是要强调伤亡事故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和反馈性调控作用,从而有助于适应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橙色是通常使用的安全预警色,橙色GDP能够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成为监测经济增长过热以及经济社会统筹失调的预警信号,有助于建立完善循环型社会的管理体系,也有利于实现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
以人为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为实践“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努力避免和减少生产活动对广大劳动者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和伤害,使他们切实能分享到发展带来的成果和真正体现国家主人翁的尊严。“安全是风险的隶属度”,从概率理论上讲,作为随机事件,很难做到绝对避免不发生任何伤亡事故,但工伤事故控制水平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协调,工伤事故风险水平也不应超出国家与社会的承受能力。橙色GDP就是强调针对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确立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之间有一个和谐的度。
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历史经验,在现有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下,通过法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宏观干预非常有效。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经历了我国第二次事故高峰之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干预,使事故明显减少,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在十年的时间里,安全生产形势一直较为稳定,这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应用橙色GDP有效性的证明。
橙色GDP这一命题跨越许多学科领域,涉及到复杂的理论问题并且会受到棘手的方法学困扰,而且有些难题,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用常规的科学方法很难解决。因此,在提出这些认识并对其进行演绎的时候,须强调应用这些模型的边界条件。目前,橙色GDP只是提出一个初步的假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具有开展系统深入研究的很大冗余空间。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党的十七大 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