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关于创建安全政治学的构想

2008-11-28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安全发展是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各种危险因素也相互交织、关联、缠绕,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危害着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并容易造成公共安全危险和环境生态威胁。

  安全发展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技术和经济问题,或者是发展中的管理问题,但是从深层次看,是一个涉及到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992年1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文件指出,“经济、社会、人道主义和生态领域中一些非军事性的不稳定因素构成了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其中,就包括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日渐凸显的安全发展问题。因此,对于安全发展问题必须上升到政治学的高度加以透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保护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一直是社会科学诸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详尽地描述并无情地抨击了资本家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迫使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进而发生许多事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对剥削和压迫,争取平等地位和改善生产作业的安全条件,提高待遇是当时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寻求政治解放的重要原因和直接诱因。

  当代中国,生产安全事故不仅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干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健康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政治学作为一门阶级性、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同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催生了生态政治学或环境政治学,随着网络的兴起催生了网络政治学一样,当代安全问题的突出必然催生安全政治学并促进这门学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每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安全政治学之所以应该成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在于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安全政治学是用政治学的理论观点来观察、思考、分析和研究安全发展问题并从中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作为将安全发展问题与政治学紧密联姻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交叉性学科和综合运用性学科,安全政治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加强安全发展的学术研究,大力推进安全发展的政治文明建设,为安全发展的政治文明建设以及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加强安全政治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安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当代中国的安全发展问题既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必须将其置于政治学的视野下分析,从政治的高度,采用政治的方法和手段促进我国的安全发展。

  安全政治学具有多方面的学科性质。

  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安全发展反映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诉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工人的人权维护只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发展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是执政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二是实践性。安全政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理论形态上来看,它不是思辨的产物,也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大量经验材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用于指导安全发展的政治观和方法论。安全政治学的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安全发展的实践,安全政治学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

  三是科学性。安全政治学建立在从政治高度认识安全发展以及揭示安全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安全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具有科学性。

  四是综合性。安全政治学的综合性表现在它要对安全发展的多方面重要内容、对象、因素等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安全发展进行政治学意义上的综合分析。同时,要借鉴和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五是前瞻性。安全政治学既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同时又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根据安全发展的现象以及客观规律的研究,安全政治学可以科学地预测一定时期的安全发展趋势。同时能够以这种超前的认识作为理论指导,促进安全发展实践的深入进行。

  当代中国的安全发展问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安全发展意识,营造安全发展文化,进行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建立起安全保障型社会。

  自从西方政治学鼻祖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第一次将政治与人的本性联系起来以后,人们对政治与社会,政治与人的关系的关注就越来越强烈。各国的政治家和社会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阐述了人的政治性和政治的社会性等重大问题。但是,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科学解答了政治的本质问题,揭示出“人—社会—政治”三者之间具有的必然联系,认为政治与社会以及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姻缘关系,在代表着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党产生后,政治人本性的特征越来越显示出来,政治观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它的人本性上。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安全政治学是体现人文关怀有着强烈的人文色彩的政治学。

  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当看到,全国每年有10万多人死于各种事故,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事故造成的危害,我们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必须转变单纯追求经济GDP增长的片面政绩观,纠正只顾经济增长,忽视安全的做法,防止出现“带血的煤”、“含泪的油”;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障人的安全,防止出现各类事故,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管理等多种关系,既要使各项事业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有序进行,又要防止出现以安全为借口,消极停工、减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错误做法。

  安全政治学注重安全发展文化、安全政治文明以及安全发展的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建设,目的是在安全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好安全保障型社会。安全发展文化的缺失是影响我国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安全发展文化,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强化安全发展观,促进安全政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做到安全发展,还需要科学的有助于安全发展的制度设计。只有加强对于安全发展的科学管理,强化监督力度,填补制度设计中的漏洞,才能保障安全发展的顺利进行。只有人人都注重加强安全保护并形成有利于安全发展的良好行为方式,才能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生产发展和人身安全共同促进的理想境地。

  要建设安全保障型社会,就必须将贯彻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融入国家、地方、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中,纳入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在国家规划指导下,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安全科技发展规划、煤炭工业安全发展规划等,已经陆续出台。各地政府在制定地方发展规划中,也都列出了安全生产的内容,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指标,明确了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实现了与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做到有目标、有项目、有资金、有措施、有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方略,以安全发展促进我国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