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产的目的、意义
1.安全生产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安全生产的目的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开展控制工伤的活动,减少或消灭工伤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建设。
积极开展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活动,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搞好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有适当的休息时间,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针对妇女和未成年工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4.安全生产的效益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除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外,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发生了生产事故不但有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大量体现在工效、劳动者心理、企业商誉、资源无益耗费等间接的损失。因此,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看,通常有这样的指标:1元的直接损失伴随着4元的间接损失;安全上有1元的合理投入,能够有6元的经济产出。安全的“全效益”应该包括: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直接的社会效益及间接的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危害的直接社会效益;减少事故损失造成的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的间接经济效益;促进生产作用的直接经济效益等。
5.安全也是生产力
安全的生产力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职工的安全素质就是生产力──由于劳动力是生产力,劳动力的安全素质的提高,使劳动力的直接和间接的生产潜力得予保障和提高,因此,围绕劳动安全素质提高的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具有生产力意义。第二,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资料(物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资料是生产力,而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资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力的组成的部分。第三,安全环境和条件保护生产力作用的发挥,从而体现安全间接的生产力作用。
二、安全生产方针
1.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要求认识安全与生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要求安全工作要事前做好,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事故的科学预测与分析;从本质安全入手,强化预防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化。
2.消防方针
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就是要从设备、设施、工艺等本质方面有高性能的防火措施,如用防爆电器、阻燃材料、自动喷淋系统等;"消"就是要有灭火措施,如消防系统、救火系统等。
3.职业病防治方针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就是要在工艺、技术、装备上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粉尘、毒气、噪声、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造成健康危害;防治结合就是在预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减轻职业病带来的痛苦和损害;分类管理是指对行业和危险源进行分类监控和管理,综合治理就是要采取工程技术、检测检验、个体防护、管理制度、治疗康复等综合性措施,有效防范职业危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三、安全生产的原则
1.安全与生产的辨证统一
生产的发展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没有人的安全与健康,就谈不上发展生产,而离开生产活动,也就无所谓安全。
由此可见,我们要搞好生产,就一定要坚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观点,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各级领导必须将安全工作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2.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
生产与安全统计的原则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二是管工艺、管技术要考虑工艺安全和技术安全;三是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三同时"原则
《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都对工程建设项目都提出了“三同时”的要求。这是为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所谓“三同时”,就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因此,企业在搞新建、改建、扩建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技术程项目时,项目中的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
《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都明确了“三同时”的原则。即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生产、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五同时"原则
即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5.“三同步”原则
企业在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进行机构改革,进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相应地与之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运作投产。
6.安全否决权原则
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是指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该原则要求,在对企业各项指标考核、评选先进时,必须要首先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四、安全生产关系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既然如此重视健康,那么如何保障自己在劳动中的安全,就应该成为班组员工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安全为了自己。重视安全生产首先对自己有利,善待生命,才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
安全为了家庭。重视安全生产会让家庭美满,其乐融融,天伦之乐哪个人不想享受呢?
安全为了企业。重视安全会减少企业的巨大损失,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安全为了国家。重视安全生产为国家创造巨大财富,使我们的国家日益走向富强。
五、国家领导心系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安全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胡锦涛论安全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点,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003年11月27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指出:“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 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 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04年2月5日,京城灯会踩死37人,胡锦涛批示,要采取一切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要妥善处理死亡人员的善后事宜,查明事故发生原因。
2003年12月23日22时许,重庆市开县境内川东北气矿一矿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胡锦涛、温家宝、黄菊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全力搜救中毒和遇难人员,防止有毒气体继续扩散,尽量减少伤亡,组织疏散周围群众,安排好群众生活,做好善后工作。
2. 吴邦国论安全
1998年5月,对几起重大火灾作出批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归根到底是要看重大、特大事故是否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预防。
1998年12月1日,针对沈阳高速公路事故明确批示:请镇东同志阅。混凝土厚度不足,水泥标号不足,钢筋位置不对,这类工程质量问题是设计造成的,还是施工造成的,监理事务所又是如何把关的,请予调查,若情况属实,通报全国,举一反三。
1999年1月3日,针对辽宁火车相撞事故作出批示:请宝明同志阅。这是一起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请予彻查。煤炭行业近来事故不断,关键还是领导安全意识和管理问题、安全第一、安全责任制问题,要在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以遏制事故上升势头。
2003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能加强,丝毫也不能削弱,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加倍努力、扎实工作,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3.温家宝论安全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安全责任制。坚决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
2003年9月25日,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温家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关心广大职工的生活,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004年2月1日,温家宝在阜新给群众拜年与矿工在井下共度除夕时,温家宝对随行的当地干部说,要关心煤矿建设和矿工生活,一要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二要解决好采空区塌陷沉降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把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老矿区要两手抓,一手抓现有矿山的开采,保持一定生产水平;一手抓广开生产门路,搞好经济转型,解决好职工就业问题。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种类
下一篇:浅谈如何查处安全生产举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