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思考

2009-05-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解决发展问题,就没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发展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首先应实现安全发展。所谓安全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各区域、各个行业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和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多发,全国每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0多万起,死亡11万人左右,伤残70多万人,造成损失达2500亿元以上,且受职业危害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事故总量居高不下,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多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就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如果以牺牲人民生命和健康为代价,获取一时的“发展”,那不是科学发展。解决安全发展问题是科学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安全保障的发展就不是硬道理。因此,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安全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

  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就必然关系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问题,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涉及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而政府层面主要是我们安监部门。本人就企业和安监部门这两个层面的保障能力建设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和思考探讨如下。

  一、关于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保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该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主要体现在科学管理、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五个方面。

  1.科学管理的保障

  科学严密、规范严格的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基本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涉及管理理念、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现场管理诸多环节。

  企业的管理理念决定企业的管理层次和水平,现代企业必须确立遵纪守法、尊重科学、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在此理念指导下,企业才能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才能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也才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还包括对国际先进管理模式的接受和吸纳应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并通过论证、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企业具有先进科学管理理念还要求企业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如此才能使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组织体系的完善是企业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企业一系列管理措施必须有一支层次清晰、设置科学、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去落实。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组织体系就是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科室或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各生产单元(车间、班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各岗位职工有具体安全责任,形成群管成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组织体系。

  制度体系的建立以及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企业就象没有法律的国家一样不可想象。企业必须建立全面覆盖企业活动的制度以约束、规范企业内部行为,使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切行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企业的所有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还要具有企业特色,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既要有全面性,更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能够被职工理解接受并要能保证执行到位。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还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各种管理活动应当留有痕迹,也就是台帐记录要健全。

  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一岗双责”,就是把岗位责任与安全生产责任并列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确定工作岗位责任的同时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从企业法定代表人到一线职工,覆盖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完善的责任体系要明确每个人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做什么,怎么做,没有做好乃至出现后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会受到什么样的追究。在《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的职责,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相关法律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

  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各级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的好坏,要通过考核来衡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发明、主人翁意识等要通过必要的奖赏来激发和鼓励,其工作的懈怠性、不思进取、违章违纪行为乃至造成事故等后果的要通过处罚予以惩戒。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并严格实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既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重大事件时还要以重奖重罚来体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就是考核手段的具体应用。考核体系必须科学合理,奖惩必须一视同仁,既要起到激励惩戒的作用,又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现场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施具体体现在现场管理方面,现场管理包括企业生产生活区的划分,各生产功能区的布局,人流、物流通道的设置与分离,物料的现场摆布与流向,操作人员的劳动防护,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遵守,劳动纪律的执行,工艺指标的执行等等,科学严格的现场管理可以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有序。井然的现场秩序、清洁文明的现场环境、规范标准的现场作业可以避免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硬件设施的保障

  企业的硬件设施水平是安全生产保障的物质基础,再好的管理措施没有硬件设施的保障都是空中楼阁。硬件设施包括基础设施、生产装置、生产工艺、公用工程、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辅助设施等等。硬件设施的过硬与否取决于企业项目建设的设计起点高低、资金投入的规模、建设施工质量的控制、选用工艺设备的先进与否以及相关行政许可的把关。因此,在已经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的现代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以及更新改造过程中必须做到4个方面:

  一是高起点设计。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建设之初就应当高起点设计,企业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功能区的划分、科学合理的厂房、选用科学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备健全的安全环保设施、基础辅助设施与主体工程的配套、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都需要有一个科学严谨的设计来完成。在项目建设和更新改造中也一样。设计起点的高低决定企业层次,也决定安全生产的基本水平,要通过高起点设计向科学技术要保障。委托设计应当选取具有与行业性质和投资规模相适应的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

  二是高标准建设。要实现企业的建设意图除了有好的设计外,还必须有好的建设质量来保证。要有好的建设质量就必须把住三个环节: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有与承担的建设工程相对应的资质,有配套的装备设施,有相应的技术力量,有必要的检测手段。其次是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建设中必须体现设计意图,同时要全面准确地施工到位。第三要有严格的质量把关,有严密的检验检测程序和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三是严格合法化。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行业;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必须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许可手续,法定的行政许可审查与批准程序对硬件设施以及管理、人员等多方面有严格的把关,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严格合法。

  四是保持正常的更新维护,使企业始终处于持续改进之中。安全投入是完善硬件设施的前提,企业必须保证必须的安全投入,向安全投入要保障。硬件设施投入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更新维护。要通过正常的检查整改、定期的维修改造和更新换代来实现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硬件设施始终保持安全可靠状态。另外,硬件设施的保障跟资金投入戚戚相关,投入不足肯定影响硬件设施的水平,捉襟见肘的投资不可能建设优质的企业或项目,所以,一定要量体裁衣,有多少资金就做多大的事情,保证建设完成后能够保质保量地运转,切不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滥竽充数。没有过硬的设备设施就不可能有优质的产品,而且必然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3.人力资源的保障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企业的一切工作必须通过人去完成,要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头脑清醒、一支与企业规模、行业种类相适应的管理队伍,有一支称职合格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首先要有一个对安全生产思维清晰、理念明确、富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决策层,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思路,能洞察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并与之相适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舍得安全投入,支持安全工作,这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有一支懂管理、会管理的管理队伍,有一支适应本企业生产要求的技术力量,能够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第三要有一支熟悉本企业各岗位操作、有一定文化技术素养的职工队伍,能够按照正确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生产任务,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一个决策层、两支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长期的吸纳、容纳、积累和自身的培训、提高来建设。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不足,给安全生产也带来若干的问题和影响。面对现实,企业必须充分认识此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决策层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是投资者,而投资者的个人经历、文化层次千差万别、参差不齐,投资者的本能促使其竭力追求成本的最低化、效益的最大化,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成本的最低化、效益的最大化有一个限度,必要的安全、环保、社会保障成本是必须付出的,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是必须承担的。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要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要具有高度的法制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人文关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增强领导艺术和企业凝聚力。二是管理队伍的问题,企业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可以有清晰的界限,也可以相互兼容。安全生产管理既包含行政管理又包含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要通过吸纳、招聘引进人才与自身培养提高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建设管理队伍,同时还要注意引得进、留得住,除了要有合理的报酬外,还要为管理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形成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机制和体制,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职工队伍的问题,要大力开展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要建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的投入和管理,形成关怀职工、爱护职工的良好氛围,从而吸引职工、留住职工并极大地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保证有一支具有一定素质、热爱企业的职工队伍。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

  4.安全文化的保障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同时,所创造的知识、理念、意识、法律、习惯、风俗、行为与物态的综合产物。是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规范和安全行为准则。突出人本、尊重人权、关爱人生,是安全文化的灵魂;积极倡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不断提高生命的质量,是安全文化发展的源泉;性命攸关,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安全文化的主旋律。

  “生命至尊”,“爱妻爱子爱家庭,不讲安全等于零”,“制度使其不能,教育使其不为,重奖使其不怠,重罚使其不敢”,“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责任制+责任心+基本功=安全”,“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等安全文化理念的建立,是若干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引导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构建安全生产良好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抓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安全与职业健康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安全发展为主线,以安全法规、安全理论、安全科技、安全宣教等为主要内容,以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为主要框架,反映人文思想,弘扬人本主义,彰显人性理念,为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5.应急救援的保障

  科学管理、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安全文化等保障措施,可以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风险,任何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都会造成不安全事故,因此,科学有效、及时准确的应急救援措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防止和减少事故危害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应急救援保障主要包含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资源三个方面。

  任何企业都必须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应急救援预案。一个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预案可以防止事故状态下的忙乱无章、手足无措,使应急救援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快速有序地进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行业性质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预案包括总体预案和各种事故状态的子预案,其内容应该包含总则、应急组织、预警与预防、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资源保障、总结评估、奖惩等方面。其中应急响应的程序、过程是重点内容。应急预案是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制度保障。

  应急队伍是实施应急救援的主体,应当有指挥决策体系、通讯联络体系、一线战斗体系、物资供应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等,各体系应当职责明确、分工合作、训练有素,确保拉的出、打得响。应急队伍是事故状态下的应急人力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取得应急救援的胜利就必须有必要的物资、装备和技术手段,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必须注重应急资源的配备和积累,重视应急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应急资源是实施应急救援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所有企业都能够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预备充足的应急救援措施,加之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套,那么整个社会就具有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保障能力的建设

  安全生产保障除了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外,还有政府层面保障能力的建设问题。政府层面的保障能力涉及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安监部门是实施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保障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保障能力。努力提高安监部门的保障能力,必须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装备建设、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

  1.队伍建设

  具有一支称职合格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是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的基本要求,安监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任务。队伍建设包含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适应工作要求的人文素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

  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就是要有合适的建制、合理的管理层次和内部机构、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等,这些都是政府“三定方案”里明确的,跟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关,虽说有不尽合理之处,但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检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供上级参考。我们要侧重思考的是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政治素质体现在是否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时时刻刻牢记勤政廉洁、是否严格尊守法纪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不要忘记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就是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体验困难,解决问题,经常换位思考,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正确的政绩观和荣誉感,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当着神圣的事业去做,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之中;工作还要时时体现“认真”二字,要认真负责,不忘安全责任,对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自己及家庭负责。一定要牢记廉洁勤政,“公生明、廉生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贪图丝毫的不廉之利,不贪不占,公正廉明。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一切活动都要严守法律道德底线,在法律框架范围内从事一切工作,要牢记我们时刻有法律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媒体舆论的监督,兢兢业业做事,谨谨慎慎做人,切不可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人文素质体现在文化素养、技术水平、心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起来反映在工作能力和水平上,与自己的悟性天资、学习钻研、接受教育、实践锻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在学习、实践、思考提高上下功夫。首先是学习,我们大多安全监管人员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底子,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要成为安全生产监管战线上的合格者,还要勤学苦学,要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持续不断地向书本学、向企业学、向群众学、向社会学,学理论、学技术、学管理、学法律、学社会文化,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有进步、有提高,才能较快地成为有用之材,才能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发光发热、添砖加瓦。其次是实践,学到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是否切合实际,要到时间中检验,同时学习的知识又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得到强化,可以在实践中获得应用知识的快乐,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应对事物的心理应对能力,可以激发创新能力。实践是知识的运用,是才干的展示,离开实践,一切知识本领都是空中楼阁。第三是思考总结提高,学习、实践以后,还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提高,思考总结是对知识的学习、实践运用以后的归纳整理,是自身不断升华的必要途径,对待每一件事情,要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要通过思考总结得到提高。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提高,我们才能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适应本职工作要求的人才。

  工作作风体现在工作过程的严、细、实和快捷高效等方面。“严”就是严格、严密、严肃、严厉,要严格掌握和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行为、严格把好审批许可关口、严格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活动,要有严密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程序、严密的工作见证记录、严密的档案管理,要有对内的严肃考核、严肃的纪律,对外严肃的事故查处、严肃的责任追究,要有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细”就是细致、缜密,工作要过细认真,从细微处着手,注重细节,不放过细微的问题和缺陷,工作的思路和方案要缜密细致,做过细的检查,着眼于细小、放眼于大局,以细小环节的完善保证大局整体的完善,以细微工作的质量保证大局整体工作的质量。“实”就是务实、实在,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务实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反对一切夸夸其谈、好高务远、不切实际的作风,坚持实实在在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要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细、实”还要与快速高效有机结合,要有紧张快捷的工作节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效率,提高基层、群众的满意度。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保证、作风过硬的队伍,是我们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2.制度建设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的必然要求。制度建设包含科学完整、严格执行和持续改进三个方面。

  制度的科学完整性要求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应当科学合理、可操作,制度的科目应当覆盖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各事项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对我们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严格执行制度的问题,要有执行制度的意识,增强遵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有对制度的畏惧感,接受对违反制度的惩罚,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在制度框架范围内。严格执行制度,遵纪守法也是一支合格监管队伍的本质要求。要使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制度,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套严格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制度建立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修正调整、持续改进,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是一个部门全体人员的行为规范,健全的制度建设对加强队伍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装备建设

  安监部门的装备建设就相当于企业的硬件设施,没有必要的装备,就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根据需要,安监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监察工作车辆、办公用品(包括电脑、电话、传真等)、个人防护设施、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事故侦查设备、音像录入保存设备、应急救援指挥与通信联络设施等等,这需要政府的投入。目前多数安监部门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不懈的努力逐步予以解决。

  一是要自身的逐步积累,渐渐地武装到位。二是要通过有效的作为提高安监部门的地位,增加在政府领导心目中的印象,促进政府的投入。三是要进行适当的呼吁,提请政府加大投入。四是上级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为基层安监部门提供装备建设的政策依据。

  装备建设的逐步解决,还有一个应用的问题,这就要求安监部门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装备的使用,发挥装备的作用,提高装备的利用效率,发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权威性。

  4.应急能力

  安监部门的应急能力大小非常重要。在事故状态下,科学有效的决策、切实可行的预案、训练有素的队伍、得心应手的资源是防止事故扩大、有效减少损失的重要保障。

  一是事故应急预案的准备。近年来,我们根据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国家、省、市安监部门的要求,已经制订了政府一级的《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同时,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冶金企业、非煤矿山企业、规模定报企业、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制订了各自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的准备与完善、适时的演练与总结,对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可以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另外,预案要根据演练、实战发现不足进行修正,还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及时进行调整与更新,以确保预案的切实可靠。

  二是现场处置的科学决策。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一般由政府领导或者相关部门领导担任,现场要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有效控制事态,对现场指挥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安监部门的同志在现场必须当好总指挥的参谋,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首先要熟悉相关《预案》,对相关事故的现场处置、应急响应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为现场指挥出谋划策。其次要熟悉辖区内的企业情况,在事故后要迅速掌握事发企业的事故位置、引发事故的物质性质以及现场处置的办法、人员的救护、财产的救护、防范事故扩大以及扑救事故的措施等等,对事故的处置作出准确的判断,所有这些需要安监工作人员要通过日常的监管,熟悉企业的情况,为应急救援做好积累,临时抱佛脚是肯定不行的。

  三是对相关应急资源的掌握。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掌握本地区相关应急救援资源的分布情况,比如消防设施、防化服、正压式呼吸器、医疗药品器械等等,在事发单位资源不够时建议总指挥进行调度,为应急救援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

  四是对社会公共救援力量的掌握。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掌握本地区应急救援力量的分布情况,在公安消防、警察部队力量之外,必要时还需要调动社会力量,比如同类型企业的应急力量。因此我们要熟悉相关企业的情况,与相关负责人的联络方法,必要时提出调动的建议并确保有效落实到位。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政府的关心、企业的重视、社会的关注,需要安监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以上是本人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的探讨交流,一家之言,难免肤浅和有疏漏、谬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