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重大接待任务之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2004-07-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做好这些大型会议或重要活动(以下简称重大接待任务)中食品卫生安全的保障工作,已成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该项工作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同大家讨论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有些接待任务突然性强,预防性卫生监督难以到位  由于一些重大接待任务保密性强,经常遇到上级机关当即指派卫生监督部门,对某项重大活动接待中食品卫生安全实施卫生保障,使卫生监督部门对临时接受的食品卫生保障工作缺乏应有的计划性,不能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往往到接待单位进行检查时,已进入接待活动期间卫生监督,发现不能立即改正的问题只能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从而增加了完成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任务的难度,使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1.2 接待单位往往由政府机关或会议组委会指定,使一些不具备接待能力的餐饮单位承担了接待任务接待大型会议或重要活动的单位一般先由政府机关或会议组委会确定后,再通知卫生监督机构。由于政府机关或会议组委会不可能对本地区宾馆、招待单位的卫生管理和设施情况全面了解,致使一些不具备接待能力的单位承担了接待任务。
1.3 一些单位超接待能力承担接待活动  有些单位本身只能接待300人同时就餐,却承接了600人同时就餐的活动;有些单位在承接会议接待前,已承接了婚宴或其它大型聚餐活动,在完成会议接待任务的同时,其又不能辞退这些已先定的聚餐活动,致使这些单位超能力承担接待任务。有的将会议室临时改做了餐厅,有的将不具备操作间条件的房屋临时改做了操作间,有的根本不增加操作间,使工作人员和操作间严重超负荷,增加了食品不安全因素。
1.4 从业人员缺乏岗前健康检查  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但年检合格不等于一年365天都处于健康状态。有些从业人员患感冒、腹泻、手指创伤后仍在操作间工作,这无疑造成了食品卫生隐患。
1.5 有的接待单位,不能保证餐餐留样;有的无专用留样冷藏保存柜;有的留样不足48小时,致使留样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1.6 会议和重要活动接待无级别之分,使监督力量调配不能更趋于合理。
1.7 会议主办单位,不能落实会议保障经费,致使卫生监督机构经费紧张、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重大接待任务食品安全卫生保障的难度。如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为保障第九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演员的食品卫生安全,共出动监督员8人、驻会15天、采集食品或原料及餐具72份、快速检测食品或原料736份、仅涉及监测费就达三万余元,但组办单位未给1元补贴。
2 采取对策或建议
2.1 制定重大接待任务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预案,做到早有准备、遇事不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重大接待任务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预案》。“预案”除明确承接任务后的组织机构、监督员职责、监督程序和有关要求外,要特别明确承接具有特殊意义的突然性任务后,监督员应急的监督内容及发现问题时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汇报制度。以做到监督员工作有序不乱,领导及时掌握情况,适时对一些特殊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接待活动中食品卫生安全。
2.2 争取上级机关支持和有关部门配合,提前介入会议或重大活动筹备工作  积极向政府接待处或办公厅汇报食品卫生保障工作的意义和难度,并承诺保密责任,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以提前介人会议或重大活动筹备工作。及时向筹备组汇报接待单位的卫生状况和承接会议的能力,便于筹备组根据实际调整接待方案,给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打好基础。
2,3 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范围内应有接待能力的审查事项,并向社会公布  由于《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要正式实施,餐饮单位《具备重大活动接待能力资格证》及有关资质证明已不能办理。我们应在对餐饮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时,对其是否具备会议或重大活动接待能力和多大能力予以验收确认,同时卫生许可证许可范围内加注。并每年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以便于举办会议的单位选择接待单位和社会监督。
2. 4 制定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做到有计划监督  凡是接到重大接待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任务后,卫生监督机构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保障工作方案。保障方案应包括: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组织机构、监督员职责和具体任务、预防性监督内容和程序。(特别是接待活动前食品加工场所及工、用具的消毒保洁、食谱审查、食品原料检查),接待活动中监督内容和程序(特别是生熟分开及食品加工过程中规范操作执行情况)、汇报和总结制度等。
2,5 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从业人员除每年健康体检、持健康证上岗外,要加强从业人员班前检查。有承接接待任务的餐饮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在班前点名时检查上岗人员当日健康状态。凡发现有碍食品卫生症状(如发烧、腹泻、咳嗽、流鼻涕、手部有外伤或表皮肤有脓疥等)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从事接触食品制作和出售工作。
2.6 承担接待任务的餐饮单位必须有专用样品冷藏保存柜,并保证样品留足和保存足够时限。
2.7 卫生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重大接待任务食品卫生保障工作级别和实施卫生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如A级需监督员全程24小时保障,并对每餐食品及重要原料监测;B级需监督员对各餐次重点监督,对接待前食品和重要原料一次性检测;C级需监督员对各餐次重点监督,食品和原料的检测按常规进行:D级需监督员采取巡回监督方式对会议接待单位实施卫生监督;E级需监督员对接待活动前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活动期间监督按常规进行等。这样便于监督机构职责落实、人员调配和监督资源合理运用。
2.8 卫生行政部门应向政府报告和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制定重大接待任务实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收费标准或政府经费补贴办法,以从经济上保障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上笔者提出了实施重大接待任务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时发现的七类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或建议,重点提出了制定预案和保障方案、提前介入筹备组、公布有关接待单位的接待能力等措施,并建议尽快制定保障工作级别和解决经费来源。(摘自:《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2004.6)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