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当千年古刹遭遇电闪雷鸣

2006-03-08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说到雷电,人们知道那是天上的云与云或天上的云与地面间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并伴有强大的电光、声音和高热。人们看到的是极亮的闪电,听到的是隆隆雷声;由于闪电时的电压、电流强度极高,所以造成的雷电灾害也十分严重。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防御或减轻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古代无论是建筑中吻兽上用铁丝做成的舌须,还是由塔尖垂下入地的铁链,都可以说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避雷针实际上并不避雷,而是引雷,其科学名词应该称“接闪器”,避雷针不过是传统称呼而已。自1750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应用。避雷针以接闪理论为依据,即把闪电流引下来导入大地,将雷电流消散到大地里面。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不是安上“避雷针”就能百分之百的避雷。
  说起来,我们祖先在防雷方面有两大贡献:一是引雷入地,二是绝缘避雷。
  关于引雷入地,300多年以前,来华传教士、葡萄牙人安文思(1609~1677)在《中国的十二大奇迹》一书中叙述了中国建筑特点和渊源。他说,屋顶脊吻龙上的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这样,当闪电落在屋上或皇宫时,闪电就被龙舌引向金属条通路,并且直奔地下消散,因而不致伤害任何人。他的记述比美国的富兰克林在1752年提出用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建议要早一个世纪。
  关于绝缘避雷,有史书中记载,山西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高67米,其中铁刹长14.2l米,塔刹分别用8条铁链系于各屋脊端加以固定。这一建筑历经近千年,但未被雷电烧毁。近年的研究表明,该塔是建于周围绝缘极好的地基之上,具有“绝缘避雷”的机制。
  2004年,中国气象局防雷工程专家王雪森高工到浙江宁波的天童禅寺,发现该寺也是采用的绝缘避雷。随后清华大学的虞昊教授闻讯立即赶去观察,进一步证实处于高雷区的这一千年古寺具有绝缘避雷机制。王雪森先生多次提到,四川自贡盐井的木塔架高数十米,经历数百年不是也没被雷击坏吗?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基本是这三处古建筑有绝缘避雷的机制。
  有些防雷专家反对绝缘避雷,不承认那些有千年实践检验的绝缘避雷的机制。相反,却把古建筑物遭雷击的责任,统统算在绝缘避雷的账上。一般来说古建筑防雷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引雷入地,一种是绝缘避雷,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措施也没采取。因此不能把古建筑的防雷和绝缘避雷划等号。还有一点要说明,现代人在古建筑物内装设电灯电话,砍伐附近高大的树木等破坏了原有的防雷机制,由此遭受雷击就更不奇怪了。
1957年6月6日,北京明十三陵长陵遭雷击起火,辟掉西部吻兽和两根直径1.17米、高14.3米的大楠木柱子,并使1人死亡,3人受伤。同年7月8日,天安门城楼西侧中山公园音乐堂又遭感应雷击并引起火灾,大火烧毁了音乐堂配电室、舞台和观众厅顶棚。
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立刻指示北京市有关领导,立即派人在天安门、故宫以及北京市各主要古建筑上安装避雷针。音乐堂着火的当天下午,当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冯基平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对北京市内的重要古建筑物和人员众多的影剧院安装避雷装置。第一个就是天安门。并制定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王时煦负责避雷针的设计,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设计图纸。
其实,早在1955年故宫博物院初次筹备安装防雷装置时,王时煦就参与了研究设计,但是像这样工程量之大、要求质量之高、安装时间之短,这在以往还没有过。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时煦,依靠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顶端,进行实际测量。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便拿出了天安门城楼的防雷装置设计方案。他的设计原则是,在不影响古建筑艺术美的前提下,将设计成网状的防雷装置铺排在城楼顶部的琉璃瓦上面,并饰与琉璃瓦相同的颜色;这样既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又保持了天安门城楼完美的艺术造型。
这样,从天安门开始,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以及中山公园音乐堂等重要影剧院,都安装了避雷装置。在这一工程中,我国首次采用了避雷带的防雷方式,改变避雷针林立的现象。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