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浅论青年职工心理健康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2008-01-29   来源:-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摘  要:青年职工在工作岗位进行生产操作时,整个操作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职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之发生变化。企业要根据生产的实际,为职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提供给职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的渠道,并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互助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的态度,互帮互助的友情等,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过程中确立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使职工能够更好的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好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青年职工  安全生产   心理健康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在生产过程中,心态的好坏是制约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因为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年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如果青年职工的心态不好,敬业爱岗精神及事业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相对较活跃,工作时就容易出错,事故和故障率就会增加。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青年职工的心态变化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影响青年职工心态的原因  

  (一)工作生活中影响青工心态变化的因素  

青年职工在工作岗位进行生产操作时,整个操作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作业环境、职工本身的熟练程度、自我感觉、工作任务的强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使之发生变化。适度的紧张,在工作中是正常和必要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生产实际操作中,程序较复杂与职工个人的实际能力、体力、经验及技能不符;承担的工作责任重大;某些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过多、过于频繁的轮班劳动;工作时得不到信任与支持;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使人的神经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下,而这些因素又是人本身的能力难以控制或改变的,就会导致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进而导致职工心理上的疲惫、疲劳会使人的惰性增强,警觉能力下降,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心不在焉,从而引发人为的工作失误,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
 
  (二)社会因素对心态的影响

  人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其心态的变化,如:工资、待遇等发生的矛盾;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工作方式不当或处理某些问题是处理的不公,挫伤职工的积极性;腐败问题和分配不公现象导致职工心理失衡;邻里不睦和与夫妻不和影响职工情绪;业余生活过度紧张导致职工上班时间精力较差;生活困难和遭遇疾病及种种不幸使职工的心态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发生变化。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人的精神会变得紧张,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情绪不好,若此时让职工从事危险作业则非常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事故;例如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发生的这几起伤亡事故,某矿的4.7事故,伤亡者是要干完这个班就休班结婚的,就在这婚前的最后一个班,却尚失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某矿的4.12事故,伤亡者是刚结婚不久,从家里回来第一个班,昨天妻子的温情还在耳边环绕,却成为永远的记忆,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心态的不平衡或心态不平静,造成情绪的波动造成的悲剧,导致的事故。 

  二、消除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首先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要根据生产的实际,为职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提供给职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贡献力量的渠道,并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互助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的态度,互帮互助的友情等,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过程中确立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使职工能够更好的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好自己的潜能。  

  (二)安全管理人员要带着感情抓安全  

  制度条款是冷冰冰的,人心是热乎乎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前者不但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而且极易造成职工的反感心理,取得相反效果;而后者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执行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把出发点摆正,管理人员的责任就容易得到落实,职工就不会产生负面心态,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能够更好的形成全员全过程抓安全的管理格局,才能保证矿井的长治久安。

  (三)调整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疲劳作业
 
  人对紧张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短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使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能达到一种平衡,而不至于引起不良后果和疾病。而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职工心理压力的调节失常从而造成发生事故的几率提高。因此在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休息,充分帮助职工调解精神状态和减轻疲劳强度对于防止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精神的疲劳以后,人的精神就发生萎靡现象,对各种危险反映迟钝,造成工作疲软,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给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 

  要经常深入青年职工中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准确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等。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法律、法规教育等,组织职工学习、讨论、分析、借鉴系统内外以及本单位历史上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防护水平。同时要增强职工遵守《三大规程》,运行、检修、安装规程,安全工作规定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自觉性和严肃性。 

  (四)注重舆论环境的引导  

  安全文化和舆论环境直接影响企业职工工作的心情。舆论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绝大多数职工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形成的一种主体氛围。它包括职工口头议论和传播媒体如报刊、网络等形式。依靠道德引导、目标认同、精神激励等方法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而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