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安全工作拒绝“西提斯栓”

2008-07-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前往利物浦港开始其处女航,以便进行最后潜航试验。担任艇长的是弗雷德里克·伍兹上尉。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海军潜艇军官。因为事关重大,除了63名优秀的艇员外,在“西提斯”上还有8名实习人员和32名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构成最佳的组合。

  “西提斯”号驶出利物浦港一个小时后,到了实验的海域,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等待着第一次下潜。可是,由于压物舱过轻,首次下潜失败了,这时,艇长依照程序规定,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外层盖子,以便海水部分涌入,增加潜艇的重量。对于一个老艇长来说,这样的经历很多,他没有觉得任何不合适。其它人也都认可了艇长的指令。

  出人意料的是,此时鱼雷发射管外层的盖子其实早已被打开,数以百吨计的海水顿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潜艇的第一、第二间隔舱,重量激增的潜艇随即一头朝下,迅速沉入海底!最终除了艇长、司炉和另外两名艇员冒险打开舱门上浮,奇迹生还外,艇上其余99人全部葬身海底。

  事故发生后,所有的人都对事故的发生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四个月后“西提斯”被打捞起来,当专家们查看了潜艇的所有部位,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来,早在‘西提斯”出海前数周,一名造船厂的油漆工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漆时,不慎让一滴油漆渗漏,粘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测试阀门。结果,艇长伍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打开了鱼雷发射管的里外双层盖子,导致一场灾难降临。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新装置用于防止鱼雷发射管的外层盖子被意外打开。为了纪念这一事故,该装置被命名为“西提斯栓”。

  促使“西提斯栓”问世的仅仅是一滴普通的油漆,相比来说,“西提斯栓”出现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对于钢铁企业的安全工作来说,任何小小的疏漏都足以让我们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来记取!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安全, 但是我们坚决杜绝“西提斯栓”,因为这太沉重了,沉重得让我们无法去面对。那么就让我们认真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按照“四个事事”的标准,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关注每一个细节,因为决定成败的就是那些细节。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