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电力安全不妨从“慢”入手

2009-04-01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曾经到电厂的检修现场采访,发现在检修电动阀门时,有些检修单位的检修人员不顾电动阀门接线多、穿线孔小,把电动阀门几十根线唰唰拉出,啪啪贴个标签,马上拆开干活,等装复时才发现有那么几根线弄不清楚,再花上大量的时间查找,此时所浪费的时间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而这次在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二号60万千瓦发电机组检修现场,笔者却发现了另外一个场景:该公司的电气检修人员在处理30多根接线时不是随便把线拉扯掉,而是注重细节,对电动阀门接线实施“三保险”:第一步在线鼻子上用绝缘胶带包扎实后做记号;第二步在线鼻子后一公分再用胶带做一次标记;第三步还要在线上再做一次标记。这样的“三保险”看起来烦琐,使得工作进度变慢,工作时间变长,但实际上却是花费最少的力气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使电动阀门在装复阶段变得安全快捷,从而提高了整个检修过程的效率。

  “一粒沙子能反映出一个世界,一个细节能决定一件事的成败。”如果在过程中一味求快,则往往欲速而不达。记忆犹新的是这次北京奥运会,在男子4X100米接力赛上,颇具夺冠实力的美国男子接力队却因为出现掉棒而失去了参加决赛的资格,原本想让自己更快些,最终却忙中出错,变得更慢了。同样,在机组检修过程中,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快速”,甚至置安全质量不顾,这就更不可取了。

  “一个简单的工作,本身工时可能只需一个班次甚至更短,但为了杜绝任何微小的不安全因素,外国专家会在预防措施上就花费半个班至1个班。”上半年北仑公司3号机发电机线棒改造时,外国专家的工作作风让人深思:进入工作场所后,他们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先不遗余力地打扫卫生,搭建好尼龙薄膜覆盖的防尘工作室,建立起内部排风系统,实现隔离区内功能区域的分割。诸如此类的工作很多,虽然细小、琐碎,但外国专家却精益求精,毫不懈怠。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才为保质保量完成检修项目奠定了基础。

  在检修过程中,静下心来周全考虑各个环节,做好各种保险措施,看似“慢”,实则是“快”,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该慢的时候还是宜慢,不必盲目抢进度求快,到最后落得个“掉棒”的结局。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