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初探电力安全工作

2005-12-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电力系统中,常在创安全纪录即将大功告成之际突生变故,功亏一篑。人们在谈论安全工作时,尤其是展望安全形势时,往往出言谨慎。
    电力安全生产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人们在传达学习各种事故通报时,对接受处理的一大串责任者,感到惋惜和无奈,谁都不希望下一个是自己,谁也不敢说心中就有多大的底。
本文试图从多个侧面,探索隐藏在事故背后一些有迹可循的东西。
    安全是什么?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安全是指任何一个工作中的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使事故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这样一种状态。
    由此可知,世上不存在什么绝对安全的东西。通常所说的安全,实际是指一种可控的状态。我们在安全管理中,提出零事故、零目标的思想,实际可视为努力追求、无限逼近的一种奋斗理念。
    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而不是事故。风险是可能随时随地存在的。做任何工作,哪怕是一项简单的单一操作,都存在着安全的风险。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使风险转化成隐患。这些隐患往往成为事故的苗头。当我们对风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时,风险就以一种无可挽回的扩大趋势,以致无法监测和控制,事故便发生了。
    《水浒传》中,李逵这个人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他在接老母回山寨的途中,对山区的风险严重估计不足。为了给老母找水喝,他把双目失明的老母随意放在松树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此处离虎穴很近,老虎出入频繁,人虎极易相遇。等到李逵找水回来,李母已经被老虎伤害了。
    武松更值得探讨,景阳岗打虎是未遂事故的典范。从文学上看,武松打虎,的确尽显英雄本色。但从安全管理上看,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章事件。简要分析,其错有四。首错即是酒后工作。武松视“三碗不过冈”的警示为儿戏,竟连吃了15碗。再错,就是一人夜间工作。按规定,过景阳冈须得白天,且需几十人结伴而行。三错,是心存侥幸,有错不改。武松到景阳冈下,再次见到了官府警示公文时,也曾犹豫。但他心存侥幸。有前行的勇气,无后退的决心。四错,是安全措施严重缺失。武松过冈时,只一根哨棒在手。且不说这哨棒能否足以承担打虎任务,仅这哨棒也是隐患多多。如料质是否合适,是否长时受潮,是否经过外力试验等等、等等,都是未知之数。关键时刻,哨棒断了,武松只好挥拳相向。
    可以说,武松打虎暴露出一连串违章现象,在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都可对号入座。武松未出事,实属侥幸。
    通常,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国家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列出了“酒后作业、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戴安全帽”等56种不安全行为並5类其它不安全行为,列出了“无安全标志、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67种不安全状态並8类其它不安全状态。在上述款项中,有不少不安全现象是经常发生且顽固难改的,俗称“习惯性违章”。一段时期,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即是集中围剿习惯性违章。各单位全体发动,纷纷搜查身边的习惯性违章,並整理归类、编订成册。
    一度,“反三违”、“三铁”等刚性词汇强烈冲击人们的视听。铁的纪律、铁的意志、铁的决心,看上去很铁,其实,更反衬出安全管理工作的艰辛。一个“反”字,五味俱全。从社会学看,但凡某种现象用得上“反”字,说明已积重难“返"了。从物理学看,反,是对立的意思。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互为存在,互相排斥的。 “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的决心固然可敬,但是,能否打开一扇既听不见哭声也听不见骂声的安全管理之门呢?从系统的观点看,干部与职工、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决不是一对矛盾,它们只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在工地上,工人们像放哨时似的喊“鬼子来了”,来提防领导人员及安监人员,那就足以说明,我们在安全管理的某个环节上出现了重大的肠梗阻。
    这提醒我们,抓安全也需要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怎样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支点,找准这个支点,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欧美许多国家的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真正重视,其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法律意识高度统一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安全是员工生存的基本需要。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其榨取工人血汗的手段精明。员工出了事故的善后处理,企业根本不大包大揽,而是由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按严格的条款赔付兑现。这一做法,实际堵住了员工平时不安全的“退路”。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定位,应体现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安全生产法》规定,员工具有享受安全、享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权利,但同样具有遵守有关规程、规章、规定,实现安全生产的义务。
    由此,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意识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企业的基本需要;
    2) 安全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道德;
    3) 安全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4) 安全是一种社会效益,也是一种经济效益。
    在此,不妨以安全帽为例,解剖一只“麻雀”。作为一种安全器具,安全帽具备冲击吸收、耐穿刺、电绝缘、阻燃、侧向刚性及抗静电性能。在工作环境中,我们就是利用这些性能,做尽可能的安全防护。但在现场中,安全帽被挪作它用,致使安全帽的功能和性能均发生改变。常见的有,把安全帽垫在臀下当凳子坐,把安全帽当容器用,无所不盛——盛水、盛油、盛螺丝等等。安全帽功能的异化,反映了一个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错位和缺失。安全帽的使用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单位安全管理的综合素质。据说,在某个大型工地,有两家电建公司同时施工。A公司一员工把安全帽当凳子用,被上级领导发现后,推说自己是B公司的。但B公司闻说此事,断然否定。他们深知,由于长期的规范熏陶,B公司员工早已根绝了此类现象。后来的调查事实表明,该员工确不是B公司。从这件小事看出,优良的安全环境,对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安全意识多么重要。
    事实上,安全帽的功能远不只这些。企业管理者不妨以安全帽为“道具”,充分做足、做好现场安全管理这篇文章。
    实际工作中,就在我们自我感觉不错,按部就班抓安全时,事故突然发生了。这种现象,常令我们猝不及防。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质量互变规律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故的形成也不例外。它应该也有一个萌芽、发展、突变的过程。此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对立统一规律看,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研究表明,事故是由各种小过失累积产生、发展的。美国工程师海因利奇根据对人的大量相似事件统计分析得出,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害异常事件发生数之比为1:29:300,这也被称作为三角形规律。它告诉我们:极少量的严重事故总是和大量的异常事件有某种内在联系。要消除重大事故,必须从消除大量的无伤害事件着手。
    对事故发生时段(时期)研究表明,它也具备统计规律。节假日期、交接班时、凌晨黄昏时、季节转换期为事故多发期。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表明,生物钟低潮期,人机关系不和谐时,单调作业、高危作业时及岗位适应度差时(主观幸福度低),也易发生事故。
    日本安全工业协会认为,事故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又称为一次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是间接原因,可分为七项,即,1、技术的原因,2、教育的原因,3、身体的原因,4、精神的原因,5、管理的原因,6、学校教育的原因,7、社会或历史的原因。在上述原因中,2、3、4是人的原因,5是企业内处置的原因,6和7是需要进一步在社会上广泛解决的原因。
    电力系统对安全管理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和其它行业一样,其安全管理水平也经历了初始、加强、完善、提高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探索並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塑造了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电力安全文化。
    但是,电力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这和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些类似。一方面,我国有载人航天技术、银河超巨型电子计算机;另一方面,仍然有老牛水车,刀耕火种的农牧景象。在电力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我们已进入状态检修、安全性评价、安全文化建设阶段,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无票工作、酒后工作、不戴安全帽、不打安全带等“低级”违章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部《电力安全手册》二百万字,一部《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一百七十万字,一部《中国劳动保护法规全书》,说是全书,其实也並不怎么全,却已达三百五十万字。面对内容庞杂浩如烟海的安全读本,笔者在感觉当今安全管理工作已具备相当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同时,也强烈地感到安全工作真是何等繁杂艰难啊。仅仅这些书,就够喝几壶的。这有点像高考。题海无边,何处是岸。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先弄清基本的东西,再抓住根本的东西才行。也就是说,安全和高考一样,必须抓到点子上。
    万丈高楼平地起。安全管理体系是宝塔式的,班组是基石。每个成员即是其中的一个节点。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一个面到整个立体网络,构成了安全管理体系的金字塔。
    在这个立体结构中,有些节点至关重要,我们不妨称之为“关键节点”,如工作票中所列“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等三种人就是关键的节点,他们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作架构。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拉动和衍射作用,引领工作班成员,形成班组安全工作的要素。
    除“关键节点”外,宝塔体系中的第一责任人由于所处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妨称之为“枢纽点”。对上来说,它要接受上层各种作用力的传递,对下而言,它要把所接受的力进行分解和再传递。从力学中知,力在分解和传递过程中,衰减和变形(变异)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就要求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既不能成为衰减点,也不能成为变形点。如果这个点出了问题,那么这个点就不仅是“危险点”,更是“危险源”。
    针对当前安全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越往下越走样,越往下越衰减”的现象,笔者认为:
1、 建立简洁明了、对应一致的安全管理结构
    简洁明了是指减少安全管理的传输环节,做到一目了然。对应一致是指安全结构便于承传,应有必有,应备必备。目前,省市电力公司具有专门的安监机构,而县供电公司则具有较大的游离性、随意性,机构及人员配备均有一定弱化现象。当前,县级公司建立专职的安监组织,刻不容缓。这既是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必备要求。
2、改善並加强“枢纽点”的作用
    有不少领导把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归咎于下属,殊不知,根子往往出现在自身。领导者言谈举止中“无意”暴露出的违章现象並不少见。例如,领导者不戴安全帽,或由下属专门准备安全帽,不按规定签字或由别人代签字等。领导者在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等问题时,常常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两措计划缺乏严肃性,费用无法保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安全工作从领导做起,很有必要。
3、着力“关键点”建设,塑造安全合力
    当前,班组对安全工作存在着反作用力,对安监人员有抵触情绪,抵消了不少下传的安全力。目前,真正能把违章记分处罚制度全面推行起来的单位,恐属凤毛麟角。海尔集团的做法可资借鉴。他们把原来每天在车间进行的评差活动改为评优活动。让原来站在突出位置接受批评改为接受表扬与学习。这种以奖代罚的管理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4、 安装安全传感器、放大器
    领导者的管理思路一定要紧扣基层的脉搏,才能形成上下同心、互感共振之势。领导者也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感受基层,才能避免安全号召力衰减现象。因此,安全工作到位化要求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要下大功夫持续坚持下去。当前,省、市电力公司加大了对基层安监的力度,确有必要,且应在建立常态机制的前提下,坚持下去。此外,各级人员应创新思路、开拓视野,用丰富多彩的闪光点,构筑安全管理工作的“放大器”。

结束语
    2003年底,合肥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昆明供电局通过北京中电联认证中心审核,获得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
    这应该不是孤立的现象。说明电力管理工作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适应加入WTO以后的市场竞争形势,把眼光放在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内外兼修”上。
    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纳入IS09000管理系列。这为今后安全生产管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道路。
    在此之前,我们开展了诸如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双达标、创一流、安全性评价等专业管理或综合管理的活动。从实践结果看,有利有弊、有喜有忧。特别是创一流工作,“创”完过后,大家茫然四顾,提出了“常态管理”的概念。
    任何一种管理思想或方法,都不能包治百病。从现在看,IS09000管理系列是比较适宜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据称,它适应所有产品类别、所有行业和所有规律的组织,与IS014000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新版2000版较1987版、1994版由较大改进。它确立了八项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值得我们下功夫学习、实践。
    问题是再好的思想方法,如果被用于粘贴时髦的标签,那么,它的命运也只能是观赏的花瓶和充饥的画饼。这似乎又说明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