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安全形势严峻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16.6亿吨,事故死亡人数6027人,死亡率3.96人/百万吨,在世界上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04年约3人,这一水平是美国的100多倍,南非的20多倍,印度的10多倍。
我国一直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并对企业安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安全设施,制定了大量的安全法律法规。但是,煤炭企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相对平稳,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12972起,死亡136092人。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6.2%和0.2%。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14日,短短117天里,河南大平、陕西陈家山、辽宁阜新孙家湾,连续发生三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恶性煤矿事故。2005年1-5月份全国煤矿特大事故发生19起、死亡316人,同比增加9起、162人,分别上升90%、105.2%;特别重大事故发生4起、死亡366人,同比增加1起、260人,分别上升33.3%、245%。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和安全基础差,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平均每天373人丧生于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强烈关注。
因此,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更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破解的重大课题。企业的安全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应当转变煤炭安全生产的发展观念,即安全也出生产力,发展安全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安全力”系统的构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持续动力。
二、转变发展观念,构建“安全力”系统
1.“安全力”系统构成要素
“安全力”系统的构建是建立在综合分析安全生产的过程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建立的安全保障系统。所谓“安全力”是指在人的管理行为控制能力、物的状态保证能力和环境的支持保障能力的综合作用下,安全得到保障的程度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
煤炭企业的“安全力”系统,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
一是“人”,即:“安全力”系统中人的要素包括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主体的“人”以及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即企业员工。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来讲,“安全力”系统中的“人”具有管理控制、创新能力和安全生产安全操作能力。
从安全管理主体来讲,包括安全管理能力、危险源辨识和控制能力、隐患排查和治理能力、现场综合协调能力;从安全生产员工的层面讲,要具有安全生产持续提升能力,包括安全意识能力、上岗操作能力、事故处理能力、自主保安能力。作为煤炭企业,其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关键在于是不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是不是实现了科学规范和持续有效。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创造一切财富、实现某一目的的关键,但他同时又是激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人可能做出不安全行为,会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管理上的缺陷,会形成事故隐患并可触发隐患等,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为原因所致。
二是“物”, 即: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条件的“物”所具备的安全保障的能力。包括设施、设备状态、流程运作质量、科技保障能力、材料性能等,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设施(设备)等安全“涉及物”,是“安全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虽然物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采取一定的安全装置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转化物的不安全状态,总是可以消除或避免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事故。经过有安全行为人的作用,始终处于(持续改进中)良好的流程状态,可以有效地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使工作更有保证,反过来,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员工投身到标准的工作流程中。
三是“环境”, 即:作为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动力的“环境”所具备的全面调控和影响能力。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氛围等,有没有持续拉动和影响“人”与“物”的能力。安全环境主要为人、物的运作营造和谐、协调和整合的氛围。优良的安全环境能够使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达到良性的整合,使之运作更加协调、高效、有序,最终达到行为和状态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安全管理的人为环境也十分重要,企业决策层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当作第一政治来抓,这无疑给各项安全管理落实到每名员工是强力剂,对于约束和改变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2.煤炭企业发展观念的转变
作为煤炭企业,应当转变发展观念,即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保障安全同时也推动了发展。煤炭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安全的保障程度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煤炭企业只有转变当前以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单一标准,转变为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与上述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的“安全力”,其核心观点是: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也出生产力。“安全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持续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只有牢牢遵循“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筑“安全力”系统,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1.以人为本,构建“人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安全力”的提升,其核心要素就是对人的管理,相对“物”而言,“人”是变化最大、最容易反复的因素。据调查,发生的各类事故,其中98%以上是人为因素,只有不到2%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安全力”的不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安全管理行为的“衰减性”和安全管理措施执行的“不彻底性”。在“安全力”系统中,“人控”居于核心地位。人的“安全力”体现在人对物的意识、作用、观察、处理和预防能力。对人的管理是“安全力”提升中的核心要素。然而,人是复杂的,因此,要全面分析人的各种因素,不仅从心理上、行为上还要在人的可靠性等方面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在对人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持续激励员工的安全源动力,提升安全理念引导能力,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其行为控制、危险源辨识、责任落实能力,加大绩效考核的拉动力,激发员工创新能力。这将有效防止不安全行为、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力”的提升,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改善基础条件,构建“物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物”是指设备、设施等安全的“涉及物”,它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包括: 设施、设备状态、流程运作质量、科技保障能力、材料性能等。“物”的因素是指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条件的“物”所具备的安全保障的能力,相对于人的因素来说,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一种“硬约束”,即只要使用了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即使安全管理措施再严格,人的作用发挥的再充分,也仍然难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设施(设备)等安全“涉及物”,是“安全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经过有安全行为人的作用,始终处于(持续改进中)良好的流程状态,可以有效地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使工作更有保证,反过来,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员工投身到标准的工作流程中。不重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重视现场对物的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就失去了牢靠的基石。然而,生产基础条件是自然形成的,企业只能靠人力去逐步改善,靠现场扎实的工作去实现可靠的防护,改善安全环境,减少危险因素,建立“物控”长效机制,增强安全保障和防护能力。
3.重视文化引领,构建“环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安全力”系统中的“环境”指的是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在此主要指软环境,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社会认可程度等企业外部环境,也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文化理念等企业内部环境。环境因素是“安全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基础。好的企业制度环境使得煤矿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引导员工的思想意识,强化员工安全理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形成安全管理的源动力,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真正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最终促进煤矿“安全力”的提升,确保煤矿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小结
安全对于煤炭行业,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就没有企业的生存,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使煤炭企业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由“人控”、“物控”、“环控”三部分构成的“安全力”系统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安全理念,即安全也出生产力,提高安全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构筑“安全力”系统,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对于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
下一篇:煤炭企业:用制度权威保障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