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中国安全减灾的未来方略设计——兼论重组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

2004-06-24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摘 要:基于对20世纪中国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
关键词:安全减灾 交叉科学 学科体系 重组

Design for New Strategy of Safe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nd Discussion on Readjust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Safe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Jin Lei
(Beijing Institute of Artb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Xu Deshu
(CSSTLP)

Abstract: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isaster regulanty in past decades and the predictive analysis of disaster situ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from the new view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and culture, a new strategy, taking th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s main subjects, was studied.
Key words:Safe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tersecting discipline Disciplinary system Readjustment▲

1 前 言

  在20世纪即成历史,千年之交跨入新世纪之时,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减灾的科学理性及管理思想,有责任向政府及决策者进言,以期创造一个推进21世纪科技减灾的知识及文化氛围。在新的千年之初,人类生存环境虽有一种万物更新的召唤,但也不乏众多留给21世纪的悬念,其中事故及灾害正是一种无法抹掉的现实。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1990~1999年)每年一次“国际减灾日”主题的选定和变化,令人们感受到国际减灾行动的脉胳和发展趋向。
  1987年,联大第42届大会形成的第169号决议,决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 具体目标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防灾、抗灾能力。1989年第44届联大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从其主题发展可感悟到减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轨迹;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水多、水少,都会酿成现代灾害;1998年:信息与媒体——减灾从信息开始。1999年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其主题是“防灾的收益”。
  1999年7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管理论坛强调:要关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必须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结构的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因为它对减灾十分重要,而提高结构安全标准更是面临的重要挑战。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报告强调:未来全球减灾关键是要提供一个观念,即如何通过现代科技知识,为使减轻灾害危险取得收益,并更好地深入到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去。只有通过持久地提高公众意识和实际应用减灾技术,安全减灾才能为公众所理解、所认识,并体现出社会价值及广泛的意义。联合国《制止灾害》杂志主编A.Mauro在“2000年的新挑战”一文中强调:“国际减灾十年目标是促进、 支持灾害周期中防灾和备灾的最新研究成果,事实上一个好的防灾政策,可使破坏不致变成灾害。人类的活动主要是在文化上的促进和加强,更好地总结现有灾害深入评价适合的生命安全环境”。
  笔者认为,国家、政府领导人及安全减灾界专家必须充分关注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灾情及灾害事故潜势,不如此,中国的安全减灾问题将直接阻碍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腾飞。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追求生命永驻世界的本性理论。过去的缺欠及不足在于,只关注21世纪议程中的环保主题及自然灾害问题,并未充分关注集安全、减灾为一体的大安全观,这不仅不是客观地分析及判断,同时也将有害于真正减灾战略的制定。为此,本文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是集安全、减灾、环保为一体的安全观,其基本框架要包括安全、减灾的总体战略、社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等。

2 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的重大选择

2.1 减灾重点及高新技术意外之灾
   新近换届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通过的会议报告提出:新世纪中国将特别关注城市化灾害、工业化灾害、贫困减灾、中西部开发等区域性灾害重点问题。笔者对清华大学物理系提交的高技术灾害报告进行了研究,并归纳了现代物理概念中的高技术灾害事故,即非常态的核事故隐患、电磁环境公害、航空航天事故、化学品致灾等。对高新技术意外灾害应采取的应急对策是,按照国际惯例:首先立法,起草国家关于高技术事故应急特别法规,以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建立起国家级的高技术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网络,形成国家、省、市、县、镇五级综合减灾防灾网络,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考虑到高技术事故及其应急处理有其专业特殊性,所以,应急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以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如核应急五级减灾网络,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广大民众讲清楚,对不同的核事故采取不同的应急对策,方能使事故的后果减到最小,取得最佳减灾效果。最后,周密制定核事故应急措施,如灾区划分、警戒,城市民众的疏散、撤离路线,居民临时疏散、集结地安排,交通管制,医院急救系统应急准备,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的适度宣讲,以及开展类似于消防、救护等工作那样,进行必要的核事故应急演习。
2.2 综合减灾管理及政策制定
  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是现代及未来灾害的两大根源,从而分别形成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或混合型灾害。减灾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综合防灾,尽力减轻损失,更在于采取预防对策,强化管理体制建设,从而节制人类自身的行为,尤其要防范人为灾害链的形成。减灾政策指安全减灾的指导思想、方针及其科学计划及规划,这是21世纪中国安全减灾的纲要。《中国减灾规划》及《中国21世纪议程》无疑成为中国安全减灾在21世纪初的前十年的国家级战略政策,而由减灾科学家提出并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关注及部委级支持的《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1997年6月6日推出) 同样应成为中国跨越2000年的减灾科技管理指南。它十分需要各界科技专家、管理人士的爱护、扶植,并使之丰富。
2.3 安全减灾科技与产业发展
  安全减灾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减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准。科技减灾之所以能够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贵在抓紧如下建设:(1) 深入开展减灾基础性及灾害系统机理综合性及分支性研究;(2) 大力开展减灾科技攻关及技术产品开发;(3) 抓紧中国减灾综合性研究机构建设及培育;(4) 以灾害经济及减灾创造效益为中心开展产业化模式探索;(5) 发展以风险、保险评估为中心的重大工程项目安全减灾综合评估研究等。如同环保界按自身发展规律及国际呼声不断完善环保产业一样,安全减灾的能力建设要本质性增强,其产业化方面要有大思路,不应再局限于劳保护品,而应拓展到城市公众及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力发展安全防灾、救灾类及安康类产品,发展安全减灾商业。当前最重要的是,管理部门要听取科学家的建议,制定未来减灾技术及产品发展计划。
2.4 大力普及“全球预防文化”及安全文化教育
  实践证明,无论是公众安全意识,还是领导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及防范能力的培养,国家系统化的减灾教育,都取决于对“文化教育”主题词的理解。1993年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就陆续向公众奉献了“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青少年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安全减灾文化”等专著和教材,并由120余名安全、减灾专家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交了“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为倡导安全文化,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全民安全减灾文化素质,发挥了先锋作用,对营造中国的安全减灾文化氛围,弘扬安全减灾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7月,第二次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提出的日内瓦战略极具启发性,正如安南秘书长所言,“我们人类必须由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减灾文化教育必须包括青少年。一方面,青少年也是社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青少年是联系成人的途径。通过儿童影响父母,在消防教育中尤为成功。消防队员和警察在学校的讲话中,包括了不少紧急事故的信息,儿童可以从学校带回许多防火安全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在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创作了“停、丢、滚”歌曲,告诉孩子关于消防的知识。
  无论是落实“中国减灾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安全生产规划”,还是积极开展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最大范围的向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对公众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及安全科技常识的教育,提高全民、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倡导“全球预防文化”,推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是我国安全减灾的基础。
2.5 要极大关注信息及媒体的防灾作用
  1998年的国际减灾日把媒体作为主题,是希望媒体成为推动防灾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的现代化功能,就必须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快速交换。所谓灾害信息,是指为减灾研究服务的信息。值得指出的是,灾害情报信息可简称为“灾害信息”,却不能简称为“灾情”。因为“灾情”一般特指某次灾害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仅是灾害情报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看待。从内容上分,灾害情报是科技情报的一部分;其加工程度同样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情报(文献);其载体,也有书面、口头、实物、声像、电子情报等。灾害信息采集(调查),是在一定范围从事所需灾害信息获取的基础性工作,它是灾害信息研究的依据和基础。从现状看,灾害信息采集方式有:印刷型文献的采集、零次情报的采集、剪贴簿、计算机联机检索、询问调查等。但无论从财力还是资料来源看,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完全收集全世界所有的灾害基本数据。如果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就可以各系统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料共享。必须提出,在科学日益加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灾害信息的积累以比过去快几十倍的速度在不断膨胀,学科的发展已不允许过去那种各自为证,条快分割的大量重复工作、大量重复数据的现象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提出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可以说,信息共享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更是全球及中国安全减灾发展的必然。

3 重组中国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的思考

  21世纪的科技减灾文化之路,更趋综合化及交叉性。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国际性减灾会议已召开百余次,广泛涉及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环境公害与技术复合型灾害等领域。1997年1月20日~28日,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灾害科学与公共管理相结合国际研讨会,特别强调运用多种高新技术,分析和认识自然灾害发生演化的趋势和规律,将综合减灾理论广泛应用;鼓励促进与减灾有关的不同学科的“杂交”,以便共同发展全球的“灾害预防文化”。依笔者之见,未来的减灾科学极待学科化,即从构造大安全观的意义上讲,它应该再充实并完善,否则,将再造成条块分割、无所适从的局面,从根本上影响安全减灾学科建设及体系完善。因此,呼吁安全减灾学科的大联合、相关学术团体的大联合、管理及体制上的交叉、交融,这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安全减灾应抓紧、抓好的首要大事。仅就中国安全减灾学科建设看:(1) 安全科学建设与发展,当今缺少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理论专家。一个学科的完成与否,直接与其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理论专家群体的形成关系密切,急需有计划地培养并发现一批学科研究专家;(2) 安全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还缺少对国际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及发展趋势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吸取国外的经验,学习他国专家的理论,从中对比以推动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和完善;(3) 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的应用,当前尚缺少专家致力于人造系统与人造系统、人造系统与自然系统相匹配连接的接口——“安全系统”的研究。
  1998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百万字专著《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的特点之一,是第三篇“科学技术篇”,用了近20万字篇幅对刘潜教授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所涉及学科及分支学科的框架之科学内涵予以展开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大胆预见了安全、减灾、环保可望交叉的近30个新学科,并予以分析和创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实践中已经发现,原学科体系(GB/G13745-92)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及未来安全减灾事业发展,这里不仅有学科交叉的需要,也有原体系未涉足的地方。客观地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局限,该学科体系对于大安全观突出不明显,在许多方面既明确灾害学与安全学界限,又模糊各自的含义,从而使至今国内专家很难遵循,更无法上升到统一的科学体系上去认识问题。科学地论证现状及未来的大安全观,主要指应从安全减灾这个科学体系出发,描述有希望的发展中的学科,无疑为中国安全减灾基础科学及其教育探索了新路,但作为一种实践还需进一步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笔者以为应进一步明确并着力探讨如下关系,它们无疑会对丰富并完善学科体系有重要价值,也将成为重组学科的依据之一。
  1) 安全减灾科学体系作为大安全观的事物之一,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专家随意杜撰的,还是社会经济或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须搞清楚,因为这事实上确立了学科存在的根本。
  2) 安全减灾科学体系作为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一种创新,不仅给科研,更为综合减灾管理带来新径,还必然会影响现有大学教育及学位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探讨,科技与教育界人士是关心发展还是维护持续惯性体制,是站在国家全局,还是局限于小环境或单一灾种部门,也成为新学科确立的关键问题。
  3) 安全减灾科学技术既包含安全,也包含减灾科学,其含义是明确的,是适合整个国际化综合交叉学科特点的。比如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倡导发起的“国际减灾十年”行动,就不是从单一灾种出发的减灾,而日益明确了综合减灾的大安全观。为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安全减灾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及可能性。
  4) 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将在新世纪得到完善。这是因为作为两大独立分支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学科体系已有独立成为历史的体系。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从学科意义上强化沟通,另一方面要从需求上找到其应用价值,从而不仅为教育、人才培养,更为新世纪择业寻求途径。这些或许更成为安全减灾科技及综合减灾管理事业的后劲与潜力所在。

作者简介:金磊,高级工程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协减灾白皮书专家组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
作者单位:金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德蜀(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参考文献:

[1]金 磊.世界城市化防灾对策研究.中国城市导报,1988.9.
[2]金 磊.可靠性工程与城市防灾规划.城市规划,1989(4).
[3]金 磊编著.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金 磊编著.城市灾害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5]金 磊等主编.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12.
[6]金 磊.十问新世纪中国安全减灾.科学美国人(中文版),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