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企业组织中的安全领导理论研究

2004-07-26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摘  要:安全领导问题与安全管理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对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的概念进行了
分离,专门对安全领导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讨论安全领导的概念和安全领导的基本功能,其次论述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然后专门探讨了安全领导对现代生产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企业安全领导者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影响力的含义以及提高这种影响力的方法。
    笔者的目的是为人们认识安全领导、建立安全领导学科理论、深化安全领导责任制度、促进安全领导工作等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安全领导;安全管理;企业安全
1  引  言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和政府的关注,进而引起各类企业的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全体人员,从工作性质的角度看,这些人员大致可分为3个层面,即操作层面、管理层面和领导层面。不同层面的人员在安全工作中的角色、作用和任务是不同的。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否、保障条件好坏等,均与处于领导层面的人员密切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层面的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领导者的作用。
    一个企业安全工作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个企业与安全有关的各级领导者的行为特性。不同的领导行为特征会带来不同的安全工作的效果。
    安全领导问题与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许多区别。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历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制。但是,安全领导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还只是将其与安全管理问题混同在一起看待。
    笔者试图将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的概念相分离,以专门对安全领导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为人们认识安全领导、建立安全领导学科理论、深化安全领导责任制度、促进安全领导工作等提供有益的探索。
2  安全领导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
2.1  安全领导的概念
    “领导”一词是外来语,在汉语中使用时,该词有两层含义,即“领导者(人)”和“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活动)”,英文相应为“Iesder”和“Ieadership”。显然,领导者与领导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便于对安全领导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笔者将“安全领导者”与“安全领导”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后者仅指“安全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这样也能够与“安全管理者”和“安全管理”这两个概念相对应。
   为了说明安全领导的概念,首先要说清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导”。
   对于什么是“领导”,目前中外专家的认识还不尽一致。在经典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Hoontz)等对领导的界定是:“领导为影响力,这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坦南鲍姆(R.Tannenbaum)认为:“领导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某些目标,通过信息沟通过程所实现的一种人际影响力。”
   泰瑞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施考特认为:“领导是一项程序,使人得以选择目标以及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接受指挥、导向及影响。”
   阿吉里斯认为:“领导即有效的影响。为了施加有效的影响,领导导者需要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实地的了解。”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领导’,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其牵头或为首者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的职权和自身的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为完成预定的总任务——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事业发展的实力,促进事业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
   通过上述学者对“领导”的描述,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许
多共同之处,可以概括如下:
   (1)领导是一个过程;
   (2)领导包含一种影响;
  (3)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
  (4)领导包含某种要实现的目标。
   根据一般的领导概念,可以引申得到安全领导的概念,即安全领导是某个人指引和影响其他个人或群体,在完成组织任务时,实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对他人实施影响、致力于实现安全领导过程的人,即为安全领导者。
   安全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了安全领导者、被领导者(个人或群体)及其所处环境(一定的存在条件)3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关系。安全领导者是组织中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员,他们可以是组织中拥有合法职位的、对各类安全管理活动具有决定权的主管人员,也可以是一些没有确定职位的权威人士或非正式群体中的“头领”。安全领导是安全领导者运用权力或威信对被领导者进行引导或施加影响,以使被领导者自觉地与领导者一道去实现群体安全目标的过程。安全领导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能,它贯穿于安全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
2.2  安全领导的基本功能
    安全领导者在安全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安全领导行为,安全领导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以安全领导的功能来体现的。安全领导的功能可表现在企业组织安全运行行为的许多方面,笔者仅对安全领导的基本功能进行探讨。
    安全领导的基本功能可分为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两个方面。
2.2.1  安全领导的组织功能
    实现组织的安全运行目标是安全领导过程的最终目的。围绕这个目的,生产企业的安全领导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内、外部危险因素和生产条件,安全法规和技术要求,可利用资源等,制定企业的安全目标与决策,建立安全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组织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最终生产安全目标。
    安全领导者在实施安全领导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提供合适的安全工作环境和条件,才能引导和影响被管理者实现安全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为了发挥组织功能,保证安全运营,实现安全目标,安全领导者必须做到:
    (1)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企业或组织危险因素与安全隐患状况、安全生产的要求与可能性,制订与设置组织安全总目标,进行重要的安全决策。
    (2)根据企业组织的安全总目标,分解二级、三级或四级安全目标,根据安全决策及安全原则考虑安全策略规划,包括安全信息分析、执行方案思考、预期结果设定等。
    (3)为实现企业组织的安全目标及安全决策,安全领导者应合理地安排落实和监督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4)通过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安全生产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及时的信息反馈。
    (5)确保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安全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方法、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教育系统等。
2.2.2  安全领导的激励功能
    所谓激励,就是调动被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激励功能是任何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安全领导也不例外。对于安全领导者而言,组织功能尚可借助他人的知识与能力实现,而激励功能是不能借助于他人的。任何一个真正想开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安全领导者,若不能发挥好安全领导的激励功能,则安全目标制定得再好、安全决策再正确、组织机构再合理、安全管理再科学化,也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
    安全领导的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
    (1)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安全目标的自觉程度;
    (2)激发被领导者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热情;
    (3)增强被领导者的安全行为,削弱以致消除被领导者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安全领导者常采用的激励手段包括:
    (1)职工“参与”激励,即将组织安全目标与职工的个人目标(利益、需要、方向)统一起来,实行参与式的民主管理,发动职工参与制定安全目标和安全决策过程,增加企业安全目标与安全决策的透明度,提高职工接受和执行企业安全目标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安全领导者“榜样”激励,即安全领导者以身作则,表现出对安全问题的一贯重视和对安全价值的认识,这对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3)职工需要“满足“激励,即合理地满足职工的各层次的多种需要,激发职工实现组织安全目标的热情。
    (4)职工安全素质“提高”激励,即在安全领导者的支持、帮助、关心下,职工通过自身素质和安全技能的增强,提高实现组织目标的期望水平,从而激励职工以更安全的方式从事各项工作,甚至将这种安全素质保持到日常生活中。
3  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如前所述,安全领导是由安全领导者指引和影响个人、团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所期望的安全目标的行为过程。
    安全管理可以被看成一种特殊的安全领导。安全管理是由安全领导者或非安全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指挥和控制,进而实现组织安全目标的行为过程。
    安全管理与安全领导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充分认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
3.1  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的联系
    安全领导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来源于安全管理,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在理念层次上是一致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二者的目标都是有效地实现组织安全目标;
    (2)二者目标的实现均需要特定的要素,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是优化的、理性的;
    (3)衡量二者的标准均是安全的效果和企业的整体效益;
    (4)二者都是企业安全组织过程的基础;
    (5)二者均遵循主客体模式,在一定环境中对他人施加作用,以达到企业安全目标。
    其次,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在工具层面上有一部分是一致的,如群体动力模型、激励手段等。这是因为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职能上存在部分重合。
    再次,被上层安全领导者视作安全管理的内容,往往成为下层安全管理者实施领导的内容。上层安全领导者从宏观上确定企业的安全目标,制定企业在安全上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成为下级安全管理者制定安全计划,进行人力、财力、物力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依据。上级安全领导者重在对下级的动员、鼓动、激励,形成群体的合力,以期望他们的管理工作朝向既定的安全目标。
3.2  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的区别
    安全领导(包括安全领导者)与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者)有如下区别:
    (1)安全领导要研究企业安全生产中带全局性、宏观性或战略性的问题,强调的是确定安全方针、阐明安全形势、构建安全远景规划、制定安全生产战略等;安全管理则是研究具体的安全工作与问题,强调的是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日程,安排几个月或一年的工作计划,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的安全目标。
    (2)安全领导者的任务是解决单位或组织中安全与生产之间带方向性的、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安全管理者的职责是完成危险辨识、安全评价、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控制、事故管理等任务。
    (3)企业的安全领导者与一般领导者是融为一体的,是在组织或团体中具有权力、地位(职务)或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一般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或由其委托的其他高层领导者,而安全管理者除专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职能的人员外,还包括各个基层的领导人。安全管理者的人数要多于安全领导者。
    (4)安全领导侧重激励和鼓励员工、授权给员工,鼓励他们通过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意味着完成安全生产活动,支持、控制日常工作。
    (5)安全领导者一般是带着情感进行活动,他们探索的是形成安全的思维和安全文化,而不是作出反应,他们的活动是为企业长期的、高水平的安全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安全管理者则是反应性的,更喜欢同别人一起工作、共同解决安全问题,但工作中很少包括情感因素,他们采取措施增强规范性、减少不确定性。
    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均不可缺少,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4  现代企业组织与安全领导
    上面对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阐述,其中大多数的观点还局限于传统企业的情况。对于许多现代的(包括未来的)企业来说,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内部组织结构、生产运行方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
    (1)生产的组织活动过去往往只集中在单一企业组织里,小而全或大而全的企业将越来越少,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越来越被“松绑”和分散于不同的组织中。
    (2)在现代的企业中,职工无论从事哪种专业,都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掌握有关事情的信息上而不是这些事情本身。因此,蓝领和白领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即使是“蓝领”,其知识水平、信息接受能力和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达到足够高的程度。
    (3)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具有快速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企业中职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的流动性更强。
   正是这些变化,使现代的企业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松散的、多变的、固定职位越来越少的组织,使企业所要求的领导比传统企业组织的领导更具有弹性和分散性。当企业的运行过程和组织过程发生改变以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要求。在现代企业中,安全领导的地位和作用都将与传统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现代的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领导主要负责集中规划并安排各种“项目群”的活动,因此,在企业高层领导者中要有对所有“项目群”负有安全责任的正式领导者。
   (2)需要为这些项目群中的每一个项目确定安全领导者。
   (3)需要对每一项目的工作群体中的所有成员进行安全领导(注意不是安全管理),以便把个人的主动性及其自我管理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的准备,安全价值观、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些内容在传统企业组织中一般限于高层领导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现代和未来的企业组织里,安全领导不只是最高层领导者的事,中层乃至基层管理者也要承担起安全领导者的责任。在复杂多变的、以知识型职工为主的企业环境中,仅靠死板的规章制度只能保证最起码的安全要求,要想取得安全绩效的持续不断的改进,必须充分引入安全领导的理念和机制。
   当然,人们对安全领导的不同要求,是因为各个历史进程中的生产方式的不同。人们根据现代生产方式的改变,提出自己所需要的安全领导类型,并不是贬低过去的安全领导类型和安全管理的作用。今天,仍然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用一个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保证生产的运行,则传统的家长制安全领导和管理便会具有很好的工作成效,或者只要这一企业组织不是处在一个经常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家长制同样会卓有成效。
5 企业安全领导者的影响力
5.1  企业安全领导者影响力的含义
   企业安全领导者影响力的含义是指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安全领导者通过各种强制性和自然性影响因素,激励职工的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的现象。安全领导者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
   权力性影响力也可称之为强制性影响力,它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因素构成。这种影响力并非人人都有,只有那些属于社会结构中居于领导者角色地位的人才有。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外界给予安全领导的,它对被影响者的作用带有强制性。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之为自然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与法定权力无关,它不是外界所赋予的,而是由影响者的自然状态所引起的。只要有合适的被影响对象,这种影响力人人可以具有。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知识和情感所组成的,即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安全领导者本身的行为造就的,它对被影响者的作用是自然的。
    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被影响者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是建立在使他人感到信服的基础上,以内驱力的形式起作用,在行为上表现为自愿、主动。因此,它在整个安全领导者影响力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权力性影响力只占次要地位,而且其强度往往受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制约。一个安全领导者,如果他的自然性影响力较大,那么他的强制性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高。反之,如果他的自然性影响力较小,就会使他应有的强制性影响力降低。由此可知,要提高安全领导者影响力,既要提高权力性影响力,更要努力提高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5.2  提高安全领导者影响力的方法
5.2.1  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合法权力是最基本的权力,合法权力是企业组织中诸种权力的基石。为此,企业安全领导者必须首先依靠并正确使用合法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安全领导者在使用合法的权力性影响力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要持审慎的态度。安全领导不同于安全管理,安全领导要求使用权力的人,不仅要按规章制度办事,更要真正做到秉公办事,要避免过多地采用强制手段。有职权者必须注意,对行使权力来施加影响一定要持慎重态度。
    (2)要具有无私精神。安全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在安全规章制度和纪律面前,要做到罚不避亲、赏不避仇,这样才能取得运用合法权力的良好效果。
    (3)要善于授权。授权是现代安全领导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行为。授权就是由上级安全领导者委授给下级员工一定的安全责任和权力,使其在安全领导者的监督下,能够相当自主地处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事务,采取必要的正确行为,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员工授权可以使员工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自动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为自己的组织的安全绩效感到骄傲。因此,作为安全领导者必须学会授权并善于授权。
    (4)具体指导。作为安全领导者不能只是要求部属做什么与如何做,而要让部属了解和懂得其中的安全原理和原因,要让他们知道“所以然”。为此,就要求安全领导者给予具体指导,使部属在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洞察下一环节和本环节的有机联系,使他们始终保持安全行为,防止由于无知或蛮干导致的事故。
5.2.2  正确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般来讲,权力影响力是企业安全领导实施安全决策的主要依靠,但若完全依靠权力影响力来推动安全领导工作却又难以持久见效。这是因为非权力影响力要比强制地服从自然得多。权力性影响力确定之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成为关键,包括不断提高安全领导者自身的德、学、才、识和感情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力。在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主次关系。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诸因素构成中,要以品德、才能因素为主,以知识、感情因素为辅。 
   (2)当一个安全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已具相当水平时,感情因素就十分重要了。知识因素也随之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安全领导者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才能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新要求。
    总之,安全领导者应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特别是要扩大和加强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实践表明,越是优秀的领导者,他所依靠的就越有可能是其本身所具有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6  结束语
    安全领导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源自于安全管理,但又不同于安全管理。对企业安全领导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深化安全领导责任制度、促进安全生产领导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还可以为安全领导学科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笔者对企业安全领导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
    目前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领导问题,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笔者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内容也不尽全面。安全领导问题所涉及的领导机理、领导职责、领导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真正建立安全领导学科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笔者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美].管理学[M].黄砥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2  黄才骏,吕昌.现代领导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3  张克昕等.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
    4  万良春.新编领导科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5  戴良铁,白利刚.管理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