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中容易存在的“盲区”及防范措施
2005-12-26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收藏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而且直接关系着每个职工家庭的切身利益。实践证明,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抓安全更多、更紧了。虽然如此,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盲区”,如果忽视这些方面的管理,就会埋下事故的祸根。
夜班的安全管理
企业往往重视常白班时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而忽视或放松夜班的安全管理。然而,恰恰在这段时间内,事故发生率较高。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着深刻教训的,我公司12.30重大火灾事故及7.25工亡事故都发生在夜班时间。在常白班,由于管理人员的巡视检查和监督到位,职工能做到遵章守纪,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联络程序进行作业和维修,而在管理人员下班后,有的职工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的松懈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错位,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要控制夜班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提高班组长的安全责任意识,真正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督职责,从而填补这一时间段的管理“真空”。另外,企业应加强领导干部夜间值班和巡检制度,监督检查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并进行考核,与奖惩挂钩。
节假日的安全管理 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的延长,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难题。如果忽视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企业应安排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在节假日值班,加强节假日的安全检查,落实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人岗”的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下岗、转岗分流”的实施,在企业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人岗”的情况。一个岗位,一名操作工或巡视工,一旦出现什么异常情况,就不能及时发现制止和解决,势必会酿成恶果,这无形中增添了安全生产的风险。要加强“一人岗”的管理,就要进一步增强“一人岗”操作者的责任心,强化培训,增强其防范事故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与“一人岗”的联络,单位值班人员或调度人员要定时或不定时地与“一人岗”操作者保持联络,了解其岗位有关信息,并增加巡检力度,多到“一人岗”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
警惕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的习以为常的受心理定势支配的行为方式,受“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因素的影响支配,具有顽固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其具体表现有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等等,它往往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对此,人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从教育上入手,从源头上抓起。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反习惯性违章的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对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变“你要我杜绝习惯性违章”为“我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另一方面,对具体的习惯性违章案例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故苗头等等要找出具体的原因和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吸取教训,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原因。另外,反习惯性违章的工作重点应该在班组。因为,企业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绝大部分是发生在班组,也就是说班组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前沿阵地。对此还应大力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要定期开展“安全日活动”,加强班组的监督检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联保互保制、确认制、监护制等,以此来制约违章行为的发生。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企业常常重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而忽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数都处在工艺设计、生产指挥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岗位上,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决定着工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所下达命令的科学性。因此,企业要特别重视这部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知识,杜绝在设计时出现先天性的事故隐患与在生产中发生违章指挥现象。
非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 企业往往重视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而对生产区外的后勤及下属非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常被忽视。然而,这些单位或部门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状况也较复杂,事故隐患往往也较突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极为严重。为此,也应将其纳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范畴,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隐患整改,确保其无安全事故发生。
我们分析认为,以上几点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是常常易被人们忽视的“盲点”。安全管理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安全管理应是全面、全方位的。作为一个单位,无论哪一个地方出现了安全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就是一票否决项目。因此,我们决不可麻痹大意,要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使“盲区”不盲,确保安全管理工作不留任何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