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习惯性违章———企业文化的“疾病”

2006-02-10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在生产实践中习惯性违章长期存在,往往成为引发事故的起因。违章本身并不可怕,立即制止就能够减小负面效应,还有教育他人的功效,可怕的是违章成为了习惯,因为习惯是产生文化的土壤。习惯性违章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疾病”。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生长在每一个企业之中。长期的实践反复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极大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反之,企业文化中的糟粕也会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显而易见,习惯性违章的破坏力除了引发事故之外,它还会造成对企业组织功能的损害。长期以来,它就象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在许多企业中蔓延着,其危害性是不容低估的。那么,习惯性违章这种文化的糟粕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来源与人性的弱点,诸如:懒惰、散漫、投机、随意、纵容、懈怠等等。一旦这些弱点被人们带到生产实践中就容易滋生违章,但这不足以形成“习惯性的”,习惯性违章是长时间纵容的结果,需要各级领导的“配合”。在此,说个假设的情节:有位技术过硬,工作尽职的同志,他常常加班不记报酬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大伙有目共睹!不过,他有个多年养成的“小毛病”,每天中午都喝一点点酒,但从来都不过量,也没有耽误过事。这样的“小毛病”需要改正吗?答案是肯定的。分管领导找他谈心,希望他改正缺点。这位同志很诚恳,他说出了午间喝酒的隐情:二十多年前,在一次抢险中伤了腰,现在每天坚持吃中药,酒只是“药引子”;他有一斤的酒量,可他每次只喝一小杯……。那么,接下来的“情节”该怎么发展呢?
    “情节”的发展可以是多样的,因为有多样的“理由”。通常情感会战胜理智,人们会选择“宽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为践踏规章制度创造了条件。越是优秀的同志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就越大,其他人会效仿他,包括效仿他的“小毛病”。就算在他的身上不会发生事故,但在别人的身上迟早要发生意外。久而久之“小毛病”演变成群体的某种习惯,这种演变的过程必然有管理者的参与,那就是对“小毛病”的“宽容”。“宽容”与“纵容”是很难区分的,对规章制度的懈怠常常会演变成一种尴尬的后果,形成一种或多种势力并演变为消极的文化阻碍企业的进步。由此,也促使我们思考制度执行的问题,管理者因当负起监督制度执行的责任。
    铲除习惯性违章要靠制度,包括坚决执行制度来实现。但最终还要靠先进的文化的力量来彻底根治。举个真实的例子:有几个赣榆农民在新浦打工,他们把随地“方便”的毛病也带到了城里,可不出一个月他们的毛病都改掉了,并没有什么制度来约束他们,因为城里的文化不能容忍他们的行为,有居民会拍他们的肩膀,对他们示以白眼,使他们感到难为情。铲除习惯性违章文化的力量也蕴藏在企业之中,当群体的认知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违章就会象过街老鼠,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这种群体的认知度的提高,根本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