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经济分析
冯德清
3、管理与博弈
3.1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经济、政治、战争等社会活动中,一方的利益——利润的高低、竞选的输赢、战争的胜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或决策,还取决于其他各方的行动和决策。我们把这种多人决策的具体问题称为博弈。正如下棋打牌一样,你的输赢不光取决于你怎么决策,还取决于你对手的决策。政府的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个人和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管制会做出自己的反应。个人和企业不会乖乖地按照立法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的法规来走,他们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行政管理者应当明白,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政府虽然必须对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制。但官员们不能象经济学家一样将被被管理者的众多行为总结抽象在一个参数里,在决策时只面临的一个非人格化的东西,结果是自己决策和行动的函数。事实上在政府行政管理者队伍中,持有这种观点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地位上差别,被管理者必须服从管理、接受检查、执行命令。只要从严要求、强化管理,安全生产事故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这种观点是机械的、僵化的,严重干扰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成效,甚至酿成悲剧。2003年福建省闽侯县连续发生的两次特大爆炸事故就是典型的例子。
闽侯的两次爆炸事故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它充分说明了管理工作不能一厢情愿,只有良好的愿望并不代表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结果。管理与被管理是相对的,管理者发布的命令、开展的整治行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要看管理者的决心,还要看被管理者的应对行为。如果管理者只管不理,不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掌握被管理者的利益所在、行为方式和心理预期等规律性的东西,不对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整治行动可能作出的反应——进而在被管理者作出反应之下该整治行动的实际效果等进行理性预测,主观臆断、刚愎自用,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因此,政府或执法、立法及司法部门决策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决策本身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公众的反应。”[9]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制定法规或执法时,就应当考虑到个人和企业作为一个选择人、博弈者的反应,并应当设身处地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做出安排。
政府的安全管理活动在考虑被管理者对政府管制措施可能产生的反应的同时,也要考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过程。近年来,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我国安全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个人和企业违反安全管理法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违法者被查处的概率增大,他的违法成本升高、收益下降。他会减少或停止违法行为,以躲避高压、严惩的安全整治活动。但从长期来看,管理者的严惩行为并不给管理者带来收益,只会带来辛劳和烦恼。随着违法者减少违法行为,管理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执法行为或减轻执法力度。当管理者的执法行为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违法者的违法行为期望收益又会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他会重新选择一定量的违法行为。因此,政府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严惩措施,并不能消除违法行为,最多只能抑制短期的违法发生率,它使得在安全整治活动过后管理者可能更多地选择懒得去监管的结果。这就要求政府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双管齐下。既要严惩违法者;更要理顺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和激励,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以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3.2纳什均衡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博弈问题。每个博弈问题存在着至少两个及其以上的参与博弈的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政府及其政府部门),他们在博弈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和较量。由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作出自己的决策时,总想使出他们认为的最好的招数(最优战略)。博弈的结果随各参与者之间使用的战略的不同而不同,并根据博弈结果的收益,以及不断接收新的环境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战略,不断剔除不利于自己(博弈结果的收益较低)的劣势战略。只有当所有参与者的战略都是对方战略的最优反应战略,所有参与者的博弈收益均大于或等于其他战略的博弈收益,即达到博弈理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条件时,参预者各方才没有意愿偏离他所选定的最优战略。如若不然,至少有一个参予者仍然会改变他的战略,不会遵守这一所谓的平衡。我国开展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治理工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
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及汽车生产秩序造成了极大危害。它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坏了公路基础设施,全国公路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元;导致了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大大缩短了货车的使用年限;造成车辆“大吨小标”泛滥,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10]。为扭转这种局面,交通部于2000年颁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并于同年4月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车辆超限运输行动,组织了大量路政运政力量设点检查、卸载罚款;2001年5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公安交警部门也在全国范围也开始了专项治理超载的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整治,取得明显的成效,违章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对治理工作社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单纯依靠部门力量,侧重路面执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车辆超限超载所占比重在治理力度减弱后迅速反弹,到2004年这一比例超过了80%。
事实上货车司机也是衷心拥护治理超限超载行为的,他们不喜欢超限超载给他们带来的担惊受怕恶梦般的日子,希望治理超限超载能够坚决进行下去。但由于不规范的行政执法和难堪重负的运输成本(交通规费征收制度上的不合理性),使得货车司机不超载就不赚钱,规范装载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而长时间高强度执法引发执法人员疲劳和畏难,暴力抗法现象增加,治超工作经费紧张和“三乱”现象时有发生等,使治超工作困难重重,这也不是政府的最佳选择。治理与被治理方的战略选择均不是最佳,不可能达成纳什均衡,从而形成了“超限超载→治理→再超限超载(反弹)→再治理”的恶性循环。正如
3.3威胁与可信
纳什均衡存在定理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博弈肯定存在纳什均衡,却没有告诉我们纳什均衡是唯一的。一个博弈可能有不止一个纳什均衡,有些博弈可能有无数个纳什均衡,究竟哪个纳什均衡实际会发生,不知道。事实上,博弈理论在研究纳什均衡时,是高度抽象的,是建立在这样假设基础上的:参与者在选择自己的战略时代,把其他参与者的战略当作是给定的,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如何影响对手的战略,因此纳什均衡允许了不可置信威胁的存在。在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是难以满足上述的抽象和假设条件的。当一个人行动在先,另一个人行动在后时,后者自然会根据前者的选择而调整自己的选择,前者也自然会理性地预测到这一点,应该会考虑到自己的选择对别人选择的影响。这样参与者各方所采取的行动、发出的威胁,对方是不会轻易接受的,要进行可信性考验。他会随机应变,不会被不可置信威胁所吓倒,从而在纳什均衡中剔除不可置信威胁,使均衡战略中不包含不可置信威胁。这一点意味着,如果参与者能在博弈之前或博弈过程中采取某种措施改变自己的行动选择范围或调整利益形成机制,原来不可置信的威胁就可能变得可置信,博弈均衡就会相应改变。2005年下半年在国务院所展开的打击官煤勾结的行动中,给出了生动的说明。
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一直相当严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以个人或他人名义在煤矿入股办矿或获得干股,谋取非法利益,公开或暗中包庇袒护非法矿主,充当他们的“保护伞”,使政府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未能停产整顿或取缔关闭,最终导致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为有效遏制煤矿事故频发多发的势头,
《中国青年报》
政府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个人和企业对政府出台的管制措施一般不会简单的遵从执行,他们往往会对其进行可置信评估,以确定是否遵照执行,或是表面遵从还是切实执行。因此我认为,政府的安全管理政策不仅要考虑其目的性,更要考虑其操作性。没有操作性的管制措施,不管有多严厉,都是不可置信的,老百姓是不会相信这项政策的,会比不出台这项政策更糟。同时安全管理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要有一定的一致性,否则老百姓会不相信政府的,会导致政府信誉伤失。在这里,对安全管理部门的管制权力作适当限制,等价于一个可信的承诺行动,会提高安全管理政策的可置信程度,对安全管理工作有利。
[7] 阮丽张,孙德平.福建闽侯烟花厂爆炸续 销毁3500枚烟花(图)[EB/OL]. http://unn.people.com.cn/GB/14748/1998583.html,
[8] 黄翔.福建闽侯爆炸死亡增至18人 多人失踪原因调查中[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
[9] 曲振涛.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2005:54.
[10] 张春贤.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交通部,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5,21:
上一篇:安全管理堵与疏(1)
下一篇:安全管理堵与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