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2006-12-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第一章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事故的控制有“技术、管理、教育”三大对策措施,其中管理是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企业应对事故发生后果的能力不足,不能保障受害人的合理、合法权益,进而造成受害人与企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保证事故责任单位承担责任,以及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的目标。笔者研究认为,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解决好8个方面的问题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平的环境。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2.1安全生产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一词中所讲的“生产”,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及其它服务业的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是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安全,不是单纯为安全而安全,不能脱离生产经营活动讲安全。保证安全生产,本身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制订安全生产的目的之一。
  2.2管理
  管理定义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
  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A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算”。
  当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一些管理学著作或管理教材中,也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如: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管理是筹划、组织
  
  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上述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者是揭示管理某一方面的属性。但可以对“管理”作如下定义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管理学原理和安全生产原理结合的产物。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有宏观安全生产管理和微观安全生产管理。宏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安全概念,它把体现安全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包含于安全管理的范畴。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小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从事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产资料,保障财产不受损失,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
  
  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从我做起,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如果安全生产做不好,对企业的商誉、项目的投标、市场的准入等方面都将起到负面的影响,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安全也是生产力。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人对物的管理,又有人对人的管理,还包括人、机、环境三者的多元复杂的多矛盾问题。这就表明现代安全管理必须围绕预防事故这个中心课题,变纵向为横向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安全状况指标化;推行事前预测;推行反馈原则进行安全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激励人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而人的意识、价值观、认知、信念等都是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本身包括教育方法、法律建设、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现代安全管
  
  理应是系统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劳动者人人主动参与安全工作,使其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就犹如5个分散的指头握成一个拳头,使之能产生更大的合力。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和流通,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得到迅速推广,这些也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
  2.4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a、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看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市历史的创造者。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那么实现劳动者的安全就是保护生产力,推动历史前进。
  从政治上讲,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权和保护人们的一项基本策略,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生产劳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家将把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根本权益,实现人权保障。
  从经济上讲,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而人的因素是主体,在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在构成生产力物的因素中,劳动资料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生产工具的作用尤为突出,社会越向前发展,其作用与意义也就越大,从
  
  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到现代生活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无非都是生产工具,都是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而且要靠人去操作使用。我们要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还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从社会影响来看,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传统美德,重视家庭生活的国家来说,如果某个家庭的一名成员因生产事故而伤残或死亡,将造成这个家庭的极大不幸,伤亡一名职工,对其父母、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都会是极大的损失,必将造成心灵的创伤,带来不安定因素。
  由上可看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是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保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把它抓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b、从安全生产现状看,加强安全生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2002年12月2日9时10分,山西临汾市尧都区一平垣乡阳泉沟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2004年2月23日6时10分,黑龙江省鸡西市煤业集团穆棱公司百兴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7人死亡(其中女工2人),直接经济损失246万元。
  2004年6月3日,邯郸县鸿达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燃烧事故,共死亡14人。
  2004年10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石水镇长岭炮竹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32人死亡,1人失踪,53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重伤13人。
  2004年河南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事故截止11月9日7时已找到147名遇难者,还有1人下落不明。
  
  2004年11月11日12时,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新生煤矿南店报废井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抢救,6人受伤送往医院救治,33人遇难。
  不胜枚举的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血的教训,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状况急待改善,加强安全生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c、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实施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宏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解决全社会共性的问题。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问题,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年深入研究思考的六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社区、进课堂,把安全意识融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在全国开展创建平安城市活动,着力宣传安全生产,积极开创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和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非常及时,意义深远。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人流、物流、信息流、都相对集中于城市,所以只有使每一个城市都成为平安的城市,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状况才会实现根本性的好转。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控制和减少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同时,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降低人类利用技术的生命、健康、经济、环境的风险代价。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第三章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它不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现阶段我们强调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规定了企业各个部门、各级人员应负的职责,但实际上抓安全的除去专职的安全干部外,就是车间抓生产的干部,而广大的设计、工艺人员一般很少去问津安全工作。再如,企业里的安全生产工作,绝大多数只是落实在产品、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对于产品设计、施工工艺的编制、成品检验等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却很少有人系统地贯彻。
  2、安全工作很少讲经济效益,很少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发生伤亡事故,职工受尘毒危害,到底造成多少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没有认真去统计。由于不计算经济损失,致使抓好安全工作从而不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体现,这与一些企业领导者不能从经济角度去重视安全工作是有关系的。
  3、工作上着重于对已经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分析处理,而对事故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却欠缺,即属于事故管理型的,而不是事故防范型的。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4、工作的方法和要求均无科学的数据来反映。等等。
  这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安全工程专家、和政治家等的注意,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加强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产生了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
  
  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形成了“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提出了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将现代风险管理完全融入到了安全生产管理之中。
  3.1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其基本的规律,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人员伤亡的结果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安全生产,实施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就能有效的实现安全生产。
  首先是宏观上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督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宏观上调控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生产总体安全。
  从根本上说,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承担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居于关键地位。生产经营单位能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保障,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所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都能自觉地按照法定要求搞好安全生产保障。强化外部的监督管理,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不可缺少。《安全生产法》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规定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一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是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事故隐患等。二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避免的监督管理,
  
  包括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等。为了保证监督检查的顺利进行,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享有的职权、工作程序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应当遵守的义务也做了明确规定。三是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的情况进行监察。四是对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要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对其出具的有关报告、证明等结果负责。五是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都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报告或者举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发现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六是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闻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其次是微观上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实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运用安全评价来发现和评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推行HSE、OSHMS、SA8000等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设备、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改善设备、工艺、技术的安全状况等等,从而在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水平的同时提高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度,实现企业系统的安全生产。
  3.2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内容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随着安
  
  全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形成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运用这些原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A、以预防事故为中心,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
  预测和预防事故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预防事故的根本在于认识危险,进行危险性预测,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工程项目、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推断,并进一步做出估计和评价,以便查明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危险所在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对各种设计方案能否满足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进行评价,作为制定措施的依据。
  危险性预测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中有那些危险,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用事故发生的摡率或既定的危险性量度表示),以及危害和后果是什么。
  为保障安全,对于特殊危险性生产,即对有足够的潜在能量,足以形成毁坏大量设备装置或泄放大量有害物质以及造成多人伤亡的条件,而且有引起火灾爆炸等灾害的实际可能性情况,必须预先建立完善的、可靠的安全防护系统。对各项安全设施与装置的选择和设置的数量,应通过安全评价来确定。目前一些国家和企业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可概括为两大体系:一种是分析和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事故及潜在危险的分析体系;另一种是对工艺过程或生产装置固有危险程度的评价体系。通过有组织的评价活动,确定危险系数或危险度等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安全措施。
  B、从总体出发,实行系统安全管理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生产系统的日趋复杂,各个环节和工序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从纵向来看,包活计划、设计、制造、试生产、运行、维修等方面。从横向来看,包括原料贮存、供应、工艺
  过程和单元操作、中间体和成品的贮存运输、装卸等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发生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如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的缺陷、作业方法及作业环置的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又涉及到设计、施工、操作、维修、贮存、运输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安全是同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不考虑这些联系和制约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奏效的。
  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应当从工程计划可行性研究中的安全论证开始,继而渗透到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管理中去,包括安全设计、安全审核、安全评价,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安全检修、安全检查及事故管理等各项安全工作。
  C、对安全进行定量分析,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现代安全工程对安全中的一些非定量的问题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把安全抽象为概念化的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就可以使用电脑上机计算。安全工程研究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划界的问题,也就是划定安全与危险的界限,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现代安全工程通过定量化处理来划定系统的危险度并确定相应的安全对策。
  对安全进行定量分析,是安全科学日益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故障和事故同其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揭示其规律,就可以对危险性等级及可能导致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为选择最优的安全措施方案提供依据。
  安全的定量化分析包括事故发生频率、事故,严重率、安全系数、安全极限和以预先给定数值作为尺度进行分析比较的相对方法,以及用事件的概率作为安全量度的概率方法。
  第三章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D、从捉高设备的可靠性入手,把安全同生产的稳定发展统一起来
  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也就是装置或部件等的无故障能力。安全性是指没有人员伤亡和设备装置等资财的损失。现代工业生产由于广泛实行自动化和连续化、设备和部件如发生故障或失效,不仅会使功能降低,影响生产的稳定,而且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导致灾害事故的发生。所以当装置的故障影响到安全时,可靠性也就是安全性。所以,把可靠性、安全性和生产稳定性三者结合起来,是企业进行管理与经营决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则,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投资,比单纯地为捉高安全性进行投资,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理解和乐意接受的。通过综合考虑设备和部件的强度设计、功能设计和材质的性能;设置防止误操作设施的安全装置以及采取预防性维修等措施来提高设备和部件的可靠性,实现设备、装置的本质安全化。
  以及,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和团体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有效到位,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要求被管理者的行动完全受控。运用强制原理必须做到安全第一和强制受监督。
  3.3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以及作用效果。
  安全生产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例如在宏观管理方面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行政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等;在微观的综合管理方法方面有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全面安全管理”、“三负责制”、“安全检查制”、“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0123管理法”、“01467”全管理法等,还有专门性的管理技术,如“5S”活动、“五不动火”管理、审批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
  
  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八查八提高”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安全班组建设等。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更需要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目前,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程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经济学、安全协调学、安全思维模式、事故预测与预防理论、事故突变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模型学、安全法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经济技术与方法、安全评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的微机应用、安全决策、事故判定技术、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安全文化建设等。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采用的方法以及作用效果
  a、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
  
  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b、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推行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虽然一般的管理侧重点不同,但在管理中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一项决策做出之前,应把方案拿出来,由企业法人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一线施工人员逐层进行讨论,做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跨级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和实施的顺利。
  c、重视激励作用。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
  
  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d、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应当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安全宣传教育,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e、把全员吸纳入安全管理。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
  
  了制度上的保证。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f、把安全管理贯穿到始终。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g、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各种安全监控,安全防范技术设备的使用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以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
  
  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h、安全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形成从厂、分场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中央处理机),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
  
  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章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事例的分析,可以找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一、天津市某建厂工地,承包工头欲寻一会使用蛙夯机的民工从事地基夯实工作,恰有一民工侄儿张某想找活干,其叔找到工头,工头称如他会使用蛙夯机便可留下,其叔表示曾干过些时。于是就告诉侄儿,工头问你,你就说在别处干过。张某顺利通过工头的面试,当即操作蛙夯机。由于张某从未操作过蛙夯机,更不懂蛙夯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又对电缆漏电伤人的危险性一无所知。其操作中电缆线缠绕传动轴,电缆胶皮绝缘被磨破,蛙夯机体带电,张某既不穿绝缘鞋、又不戴绝缘手套,最终触电身亡,时年不满十八周岁。
  例二、塘沽某大型国营企业劳动服务公司,想利用一废油罐从事油料运输业务,但由于顶盖销子损坏,需要焊接。初找焊工焊接时,焊工称油罐直接电焊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而拒绝。但巧合的是,服务公司经理的丈夫是该企业的生产调度室主任,主任耐不住妻子的央求,下派工单给电焊工,并说出事故他负责。于是,女电焊工就冒险作业,为便于操作焊工踩在盖好的顶盖处。由于电焊中产生的明火和高温使油罐残留的油垢迅速蒸发燃烧,罐内压力急剧膨胀,瞬时油罐变成带压容器,最终导致油罐突然爆炸,女焊工、服务公司经理及调室主任等三人当场被炸死,另一在场人员被炸成重伤。
  例三、租赁塘沽建材制品厂房生产的天津美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其所雇佣的山东莘县民工杨某、李某、孙某等2003年3月7日夜,炉火取暖时将烟道风挡关闭,炉盖敞开,造成三人一氧化碳中毒的重大死亡事故。诸如此类,颇多颇多,在此恕不多举。
  例四、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号天然气矿井23日22时左右发生天然气“井喷”。井喷后局面失去了控制,大量有毒气
  
  体硫化氢的扩散,附近10万居民大转移,中毒病人18096人,最终导致了243人死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上几个典型事故案例,不难说明,劳动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素质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假设,操作蛙夯机的张某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他就不会置生死不顾而撒谎留下。如果他懂得一些电气安全知识或蛙夯机操作规程,操作时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或者发现电缆绝缘损坏立即停止操作,恐怕也不会造成命丧黄泉的惨剧。再以杨某等煤气中毒事故分析,如果他们知道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让人窒息的危害,也就不会为使屋内暖和些关闭炉道风挡、敞着炉盖而铤而走险的。与前两例相比,油罐爆炸案例被伤害主体有着不同之处。一般认为,农民工安全素质低,而他们确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特别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调度主任,是生产管理干部,但可悲的是其同样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素质,否则,他也不会冒夫妻双亡风险去违章指挥了。同样电焊工尽管取得了安全操作证书,但其对油罐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重要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也许当成可有可无条条框框,要知道废油罐不清洗除垢电焊作业有可能导致命归西天结果的,相信她不会为服从生产命令而以年轻生命为代价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和复杂,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生产经营单位为主,变为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并存。经济的飞速发展,投资主体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使劳动者安全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劳动者安全素质下降,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无知和侥幸心理,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提高我国劳动者安全素质,不失之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手段之一。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从《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教育从业人员的强制性条款中,不难看出国家对提高劳动着安全素质已有充分认识。因此,采取有利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已是当务之急,而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我们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问题,提高工人的安全防护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现在工人不是以往的学徒工,而是提起裤腿就是师傅,有的连基本的数字都达不到。也许很多人会说,你们应该加强培训,是呀,但是工人的流动无序再目前是各不争的事实,虽然说安监部门这几年通过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也办了不少安全资格证书,但因缺乏统一的协调,安全教育只是一笔带过,起不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如何统一规划建筑工人的安全上岗问题,是我们应该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例四这起事故直接原因就是有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违章违规,引发起来的井喷事故,这起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违章违规造成的,有一个人在操作过程中他没有按规章制度规定的,在起钻的过程中三注灌一次泥浆,他是九注灌一下,这样的话导致了井喷发生,这是井喷发生的直接原因。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不至于出现井喷问题。预案里包括对周围的群众应该宣传硫化氢的有害性,和相应的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当时这些工作没有做。所以预案里没有包括宣传教育的相应的工作。井喷失控以后,应该在放喷管线及时点火,只要及时点火不至于散发这些毒气,也不至于产生井架的烧毁发生爆炸。但不是井架点火,是在放喷管线进行点火。这里面就是说这个预案一个是预案里没考虑到这个问题,井喷失控以后怎么能够控制住这个态势,及时点火。这个在预案里没体现,第
  
  二个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就是说怎么处理好安全第一,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能够体现安全第一的方针。吸取教训是肯定的,尤其是在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这方面,是大有推进的,这次事故再次告诫我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作为用工单位在工伤事故中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按市场经济体制来分析,用工单位作为独立法人单位,他应当为其所获得的利益承当必要的风险,按管理层和操作层相分离的原则,如案例一:施工企业将一定的业务承包给建工公司后,建工公司必须为其承接的业务的质量、安全、进度负责,也许,有人要说,他才收取3—6%的劳务管理费用,他有能力承担这个风险吗?而从建筑公司接活的包工头他所收取的劳务费更少,更不可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尽可能减少用工成本,一旦发生事故后就留置大吉祥,把后果留给社会来处理。我认为,当前症结之所在,是在于如何来定位建工公司和包工头等用人单位,他应当承当什么责任,至于赔偿的问题,我想,可以引入风险管理,用保险的意识规避可能预期的损失。不然,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去开一家无任何风险的公司,我想大家肯定都会去开。因此,企业承担意外造成事故的处理能力也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上分析,充分暴露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在我们监察的几千家生
  
  产经营中,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单位甚至有“死人算什么,不就是赔几万十几万嘛,有什么了不起。”的非人道的错误思想;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由于新工人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谈薄而引发的事故不断发生,已经占事故总量的30%以上。
  2,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不仅不重视制度的建设更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就是制度,企业负责人就是管理”,谈不上管理和责任落实。
  3,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特别是基层的面向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安全监督机制还没有形成,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安全、系统安全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纸上谈兵和走马观花上。
  4,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有明显不足,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能力,确保企业职工生命和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确保社会生活的稳定。
  总之,安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搞起来的确不易,因为它是制约企业在有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益的工作,因此企业领导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去谈,更不愿意下本钱是搞好安全设施建设。虽然《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企业必须设立安全机构、员工在安全方面有许多权力、但这些都是写在纸上的权益和规定,是否成为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准则则要看企业领导人高兴不高兴。“国家领导,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国家远在天边,对企业鞭长莫及,地方监管懒的深入现场,或到现场作作样子,不是对照标准逐项落实,而是走马观花的看一下,到企业准备的样板场所看一看,提一些不大不小问题的问题,在企业的热情执招待下,走人结果成了少监少管或不管,企业领导心怀侥幸心里,不愿化大力气去搞好基础的基层工作,把安全工作当成开会的说词来装装门面,实际是根本不把安全当回事,认为企业安全人员可有可无。但国家有规定,不能不设,给你安排一些又一些事情去做吧,安全监督的职责不能成为你的主要任务;办事情唯我领导的马头是转。不要给我谈什么条件规定。企业负责因领导的思想不重视,而成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成了谁也不负责责任。当灾难来临时,方大梦初醒,然而一切都悔之晚矣!好的领导还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不好的将一切责任推给搞安全这些的替罪羊!搞安全的人最怕出事成为替罪羊,整天提心掉胆!企业领导只看生产!搞安全的人不被重视,只能眼看不安全因素存在,请老天保佑,靠幸运搞好安全,企业领导投入不多,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蒸蒸日上,喜上笑脸,安全人员从老板哪里拿到提心掉胆的操心劝告钱!
  
  第五章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
  5.1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实践别人的成功事例和做法。例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推行HSE、进行岗位隐患排查、搞好安全评价、采用ABC管理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等。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重视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以此指导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5.2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在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从生产环节和岗位的标准化抓起,在做好企业安全状况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推广煤矿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制定颁布各行业的安全质量标准规定,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企业安全质量管
  
  理上等级、创水平。小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5.3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一、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安全生产形势好不好,关键问题在领导。安全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从讲政治、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从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抓好有关工作,落实各项责任,搞好安全生产。
  二、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不仅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具体化,操
  作性要强。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广大职工的监督作用,鼓励职工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三、要建立主要负责人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生产经营单位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职工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听取职工代表大会对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提出的问题,应认真研究解决。
  四、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监督作用
  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要经常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人事部门要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对不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连续发生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5.4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强化安全监管为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虽然不少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监管体系,但总的来看,各地进展不平衡。截止目前,尚有33%的县和25%的地市没有安全监管机构。在已经建立的安全监管机构中,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加强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二是加强超前防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人员,不仅要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查处追究事故责任,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内部也要建立科
  第五章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学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和问题。三是要特别加强对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小企业点多面广,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是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安全投入等方面入手,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5.5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自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就有150多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所从事的安全评价工作就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技术保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是指导整个安全评价工作的规范性部门规章,是安全评价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为整个安全评价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有力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安全评价机构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1.要严格准入、严格管理,从源头把好安全评价机构质量关。
  第五章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刚刚出台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对安全评价机构的准入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安全评价机构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准入。对那些已取得资质的机构,要按照新的要求、新的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对那些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业道德、搞不正当竞争的,评价报告失真的,轻者给予停业整顿,情节严重者按规定处罚。安全评价机构是安全评价工作的主体,是安全评价工作的保障,它具备不具备准入条件,将直接影响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今年9月份,国家局根据全国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任务的要求,针对各省的实际情况下达了安全评价临时资质认定计划,各省局一定要严格资质审查,要保证必须的程序和认定条件,切实加强对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2.要严把安全评价人员准入关。安全评价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国家局自始至终将工作重点放在安全评价人员队伍建设上,坚持统一师资、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特别是刚颁布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对申请参加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考试条件提高了标准,今后各评价机构在选派人员参加培训考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确定的人员资格准入条件选派,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对被查出者将会取消其考试资格或考试成绩无效,同时对选派机构也要给予处罚。
  3、搞好安全评价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在各行业中大量开展起来的,从目前来看,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从事一些安全技术工作的,大部分是工程设计人员、科研技术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而要做好安全评价工作除了要具备安全评价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应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我国要求对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价培训并取得安全评价证书。作为安全评价机构,还必须
  对机构内的从业人员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从业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对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我院从事评价的人员均已取得安全评价师证书,并且经常组织员工进行研讨,交流各自的经验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各种新的评价方法以期能更好的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截止2004年9月底,全国已有近万人取得了安全评价执业资格,为我国安全评价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从事安全评价人员执业资格培训工作出现了考试通过率下降的情况。我们发现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已在教学组织上、师资安排上、考培衔接上做了调整和加强。但在学员选择上请各省局及评价机构予以重视,应选派具有专业科学技术知识,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培训、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安全评价人员的质量。
  4.建立安全评价工作质量保障机制。安全评价报告是每个评价机构的最终产品,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反映评价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内部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其评价结果是委托评价人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各评价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从评价准备阶段开始到评价现场材料证据的收集、检测数据的获取、报告的编制和内部评审等等,都要建立自我检查、自我约束机制,严格规范评价人员行为,坚持“谁评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从程序上、制度上为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把好关。其次是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时,应严格按照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不得简化程序、步骤。今后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部门对安全评价机构进行日常检查、抽查、复审,都要将重点放在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过程控制上和评价导则的运用和评价报告的质量上。
  5.6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生产调度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每日有一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调度值班,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严格副总以上领导“五个一”考核制度,每次下井写一份纪要,对一名班组长、放炮员或安监员进行提问考试,每周下一份D卡,每季制止一个“严违”、完成一个责任追究项目,从而提高下井深入现场的质量。
  三是强化中夜班的安全管理。严格中、夜巡检查制度,每组全月必须完成6个违章指标,每组每月完成一次停止作业挂牌指标、一个“严违”指标。严格各项目部经理、副经理到生产现场“364”制度,即每月到生产现场3个中班、3个夜班、6个8小时指标,每月值班不少于4个。安监处严格中夜班检查制,中夜班一律坚持8小时工作制,尤其要加强夜班的管理,夜班不得空班漏检。
  四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调度生产指挥系统运行;严格事故影响分析制度。凡是出现事故和影响的,各项目部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必须按照“三不放过,四联责”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严格现场跟班盯岗制度;严格24小时复命制;严格停止作业分析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了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凡是符合追究范围规定的一律严格按文件进行责任追究,各类隐患一经报安监科后,一律不得更改,按文件规定严格落实处罚,该是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绝不姑息迁就。通过责任追究,提高了各级人员责任心。
  六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采取不定时间、不分班次、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检查方式,以作业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检查,检查问题一律落实到人,落实整改时间,抓苗头、抓典型,对野蛮组织生产、违章作业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存在问题较多、隐患比较严重的车间采取
  
  了“回头看”的专项监察,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5.7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从基地、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入手,加强企业宣教培训工作。中央企业的总公司、集团公司,都要建成本行业、本系统二级以上安全培训基地,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对安全文化建设做出安排部署,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安全文化活动,向员工宣传先进的安全理念,培养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灌输科学的安全知识,唱响“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旋律,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
  5.8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避免的。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就应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要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这就是要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
  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
  做好事故调查。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重大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因而决定了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所谓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所谓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三)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由于操作、物料、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还存在。
  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它包括方面的含义:
  (1)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且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
  (2)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3)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目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从化工行业扩展到其他各行各业,从针对化学事故的对策发展到多灾种预防和救援。涉及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灾种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等,都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以下三大类单位要加强检查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1)涉及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生产的企业,如石化、油库、煤矿、烟花爆竹、小火药厂点等。
  (2)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码头及大型商场、影剧院等。
  (3)要害设施,如飞机、火车、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
  总之,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安排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职工从事特种作业;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六章结论
  
  安全生产是政府和企业的头等大事,是实现人权的最有力体现。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运用“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1,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2,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3,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4,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有明显不足等问题。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诸多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安排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职工从事特种作业;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最终实现事故控制和减少损失的安全目标。
  
  各级管理者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宏观上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运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微观上,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