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企业安全教育的误区突破与实施要点

2009-05-19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企业安全教育首重突破“八大误区”—— 重国家财产安危,轻职工生命安危;重生产效益,轻生产安全;重生产计划,轻安全程序;重经济处罚,轻思想反省;重安全意识,轻安全技能;重管理人员培训,轻生产人员培训;重事故后的检讨,轻事故前的预防;重形式主义空洞宣教,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企业安全教育关键做好四项工作:一、根据企业实际,编辑安全手册;二、根据生产需要,加强安全培训;三、创设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四、建立常规有效的安全考核制度。

  [关键词] 安全教育;安全考核

  近年来,全国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各厂矿企业而言,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虽然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煤炭矿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等行业,但对所有行业而言,都应多加借鉴,举一反三,警钟长鸣,认真盘点自己的不足,严查隐患,堵塞漏洞,踏实做好本行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中要务之一,就是要真正把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安全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下到深处,做到细处。

  企业安全教育上上下下都在谈,谈了多少年,但说易行难。如何在贯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中,真正做好安全教育与安全考核,是摆在每个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实战难题。根据近年安防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须从两大部分入手:突破“八大误区”;做好四项工作。

  1.企业安全教育首重突破“八大误区”

  安全教育,最根本的还是思想的教育。因此,要做好企业安全教育,首先要真正扫清思想上的障碍,突破“八大误区”。

  以下对“八大误区”分述如下。

  第一大误区:重国家财产安危,轻职工生命安危。

  国家财产安危与职工生命安危孰轻孰重,前些年都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而在实践中也就更难处理好。以前,我们总是提倡,要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理念本身并无谬误,但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科学与专业。无庸置疑,国家财产要力保,要抢救,但要记住,人也是财产,人是国家最宝贵的财产。在危难中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必须以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器材为前提,不能鼓励大家去做无谓的牺牲。然而,至今为止,仍有为数不少的管理者在实际的关系处理中,还是偏重于重财产,轻人命。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人命安危,比如有的商场与工厂生产线为防盗而将通道与窗户焊得密不透风,致令灾祸发生时伤亡惨重;有的虽然也强调人命安全的重要,但却制订了一些保障资产的条条框框,以致在事故发生时,延误了宝贵的逃生时机。诸如此类的教训不胜枚举。

  第二大误区:重生产效益,轻生产安全。

  管理层常有一句口头禅:“市场是企业的上帝,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此话完全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现状。这些年来,效益一直是我们的企业全力拼搏的终极目标,壮大求存的发展动力。不少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与生存竞争,为追求理想的效益唯有不断节省成本,这其中也可能就包括降低了必不可少的安防投入。有的企业虽然做大做强了,增大了再生产投资,但却忽视了安全生产的再投资;或者虽有考虑,但安全的再投资没有随生产扩展而得到同步增长。这种安防投资的失衡短期内可能无伤大雅,但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第三大误区:重生产计划,轻安全程序。

  计划是企业的经络,企业的一切运作均依靠计划来展开。管理者要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加工计划、销售计划,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有计划。有的企业管理者成日被淹没在计划表格中不能自拔,两耳不闻安全事,一心只念生产经,对安全程序得过且过,能了就了,对安全目标只是将其视作装饰门面的锦旗。当安全保养、安全检修与生产计划发生冲突时,让安全程序让路于生产计划。 就这样,一手硬,一手软,生产务的是“实”,安全就的是“虚”,到头来企业难免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某些重大事故的血的教训,正缘于此。

  第四大误区:重经济处罚,轻思想反省。

  经济处罚与思想反省的轻重反差则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异化。以前的管理惯于做思想工作,左也反省,右也反省,不痛不痒,人们也就麻木了。而如今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凡事罚款。从执法部门,到监督机构,从厂矿企业,到车间班组,上上下下,全都有罚。经济处罚成了处理问题的不二法门与万应灵丹。违犯安全纪律?罚款;违犯操作规程?罚款。不从根本找原因,不找病症开良药,动辄罚款,罚完了事。

  管理者固然省事,但并未能省掉事故。其实,不少事故还是有思想根源的,比如老职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打滚多年无差错,恰恰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新职工安全知识薄弱,初生牛犊不怕虎,往往容易出现冒险作业。

  第五大误区:重安全意识,轻安全技能。

  安全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也是一门广博的技术。对安全的科学性与技术性没有深刻认识的话,安全工作就一定会产生偏差。随着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应当看到,不少企业都已在认真抓安全工作。但有的企业在落实中存在一个倾向:大会小会讲安全,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然而,对如何具体地去培养职工的安全技能却重视不够,投入太少。这种安全技能欠缺的状况是不少企业安全工作的硬伤。

  特别是对一些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由于危险源的复杂性与多发性,因而对职工的安全技能要求也就需要从严从高。只满足于安全意识不重视安全技能的初级安全教育模式,将会整体影响到安防工作的质素,为事故埋下隐患的种子。

  第六大误区:重管理人员培训,轻生产人员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加入世贸之后经济融合的加速,我国的安防工作正逐渐走向与国际接轨,表现之一便是安全培训工作大大加强。在安全监督机构的指导下,不少企业都引入了全员培训的理念,使安全工作获得质的提升,取得良好成效。但其中也有个别企业在安全培训上有一种偏向:重管理人员,轻生产人员。其症结在于,把安全工作定义在管理的范畴,只着重管理层的培训,忽视了生产人员作为安全工作的主体角色的作用。这种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型”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式,无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只会处处被动,捉襟见肘,疲于奔命。

  第七大误区:重事故后的检讨,轻事故前的预防

  有的企业由于从未出现过安全方面的大事故,因而或多或少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总以为灾难毕竟只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以诸如生产忙、计划紧、订单多为籍口,不愿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考核上下功夫。平时对危险源认识不深,对隐患及风险预防不够,有问题时就临时处理一下,遇检查时就紧急“磨刀”一下,出事故后就恳切地检讨一下。岂料“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最终大祸临头,企业与个人都要为此付付出沉重代价。

  第八大误区:重形式主义空洞宣教,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

  形式主义的空洞宣教是过去企业中沿用多年的一种教育模式,今天的企业与时俱进,多已鄙弃。但在个别企业的安全教育中,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搞安全教育不离“三板斧”:开会、学习、宣讲。学法规不联系实际,论案例不反省自身,推一下,动一下,逢检查和年审就上上下下宣传一下。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由于教育方式的刻板,自然导致教育效果的空泛。

  上述八大误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病,在企业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这些误区一看就明,一讲就通;但说到突破,做起来就难。就是这些误区,曾令不少企业导致各种事故甚至重大事故,至今都还有惨剧在重演着,后果是痛心的,教训是深刻的。所以,如何才能走出这八大误区,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安全教育”。这方面的安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管理者的自我教育。

  有人会以为安全教育就是“教人”,殊不知,安全教育首先是“教己”,教管理者自己。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的理念,或者一个企业的基础,到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还是以利润为本?在赢利与安全之间,企业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兼顾商业的责任与社会的责任?笔者以为,“以人为本”的要义对于企业而言,毫无疑问,社会责任远高于商业责任。过去许多年,粗放的工业与畸形的发展导致环境恶化灾祸频生,已经令人类自食苦果。如今,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在深刻反思,发展的根本从着眼于“物”,转到着眼于“人”,发展的模式从高速发展,转到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安全、健康与环保”已成为世界的潮流,时代的大势,新世纪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企业理应负起社会大任,责无旁贷。

  我们常说,管理者的职责和目标全在致力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致力于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员工是企业价值的源泉,没有员工,企业增值无从谈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一个“需求层次金字塔图”,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此图结构由底部至塔尖依次为: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  —  自我实现需求。在生存、温饱与发展之间,生存需求的前提便是安全需求。要令企业增值,员工增值,确保提供一个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管理者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企业立身之道,树立正确的企业营运与安全理念,并将之贯彻到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企业上上下下贯彻始终的安全政策,才会使安全教育真正上升到“以人为本”的高度。

  2、企业安全教育关键实施四个要点

  要点一:根据企业实际,编辑安全手册。

  安全教育不能空穴来风,必须有根有据。安全教育不能泛泛而学,必须联系实际。因此,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或地区的规章制度及本企业、本部门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贯彻OHSAS18001的基础上,编辑出详尽的安全生产规程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此书属汇编性质,应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政策、组织架构、安全制度、管理规定、设计导则、操作规程、维修方法、应急程序、危险源、劳动保护、急救须知、消防常识等等一一广纳其中,使之成为各级管理者与各工种员工安全工作的指引性文件,成为企业安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依据,也是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的依据。对各级管理人员,各个不同工种,应规定其学习的范围与掌握的程度,明确考核要求。

  编辑安全手册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工作,其重要性应提高到企业生存的高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全手册甚至比技术手册或产品手册更加重要。应组织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安全技术专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编辑撰写。其内容在经营上涵盖设计、生产、测试、维修、仓储、运输诸方面,在专业上涵盖土建、机械、电气、危化诸方面。编写应做到:具体、细致、全面,并接受安全工作的实践检验,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改,以达致完善。

  总体而言,企业安全手册应体现三方面的特性:1、权威性;2、系统性;3、可操作性。

  要点二: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其次,根据企业的人员结构与专业类别,系统而前瞻地制订安全培训计划;再次,根据企业的营运状况及生产过程,分阶段,分时段,分期分批实施培训;最后,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增强培训的反馈追踪,以利改善培训及再培训的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级别、不同职责、不同岗位员工的需要,加强全员安全培训。对安全主任、安全督导员,组织参加政府或行业举行的年度安全技术培训。对特殊工种人员,组织参加特殊工种证书培训,持证上岗。对新大学生或新工人,组织参加企业安全基础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带徒教育培训,岗位练兵,专题讲座等,使安全培训工作呈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开。同时,应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际操作训练与安全演练,以提高安全培训的实战性与有效性。

  要点三:创设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

  随着多年来国家消防安全法规的日益完善,安防工作的不断深入,旧的安全教育模式早已摈弃,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安防教育愈来愈趋于正规化、制度化、系统化及多样化。如今,建立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普及,法规学习,现场讲评,演习训练。在具体的操作上,利用网络、专栏、企业内刊等进行适当的宣传是目前资讯便捷的宣传渠道。在要点讲授重点辅导之后把安全手册发给职工自学也是一种较为令企业与个人接受的学习方式。除一些安全理论或高级程度的安全课程外,大部分的职工应可自学一般的基础安全常识与操作须知。但在教育内容上必须进行改革,把工作安全守则与个人安全常识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明白到安全知识对一个现代人的重要,不仅于工作,于家庭和个人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进而得到一种认知:安全知识的充实,不仅能提高工作的素质,也能提高生活的素质,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文精神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使安全教育由被动的填鸭式灌输变为主动的自发式学习。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带来教育效果的改变,并真正带来职工素质的提高。而适时展示职工中的安全标兵、技术能手的业绩,让大家分享他们的成果也是一种很好的正面教育方式。此外,适时地举办联系企业实际的安全知识竞赛,把安全教育的气氛搞活,使安全文化成为企业文化有机的一部分。通过安全知识竞赛,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积极氛围,并集思广益,广泛收集消防安全合理化建议。同时,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安全教育的深度与力度。“走出去”即把安全干部派出去参加正规的安全培训;“请进来”就是请安全专家来举办专题安全报告或训练演示。总之,安防教育的有效与否,全在于能否做到与时俱进。

  要点4:建立常规有效的安全考核制度。

  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层级及不同的人员类别,制订相应的考核方式,如:开卷考核、闭卷考核、抽取题库考核以及现场操作考核与综合考核等。 通过考核的职工才可获得入行实习或持证上岗的资格。

  此外,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让安全考核制度常规化,其目的是温故而知新,绷紧安全的弦,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常规性的安全考核,可使职工认识到,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全主任的职责,而是全体职工的职责,从而令企业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广度的全面化、深度的全员化。

  考核制度的建立,除了举办各种安全技术专题教育,加强专业安全考核外,新员工上岗前应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员工技术升职前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技能考核。考核分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操作考试及管理层的安全绩效考核三种。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档案,作为人事考核的参考依据。同时,企业进行年度安全考试,以部门为单位进行评比。并在考试中收集职工对安全隐患的反馈意见,以此作为PDCA循环中的检查鞭策环节之一,促进安全工作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