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浅谈逐级负责制在基层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009-08-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一、逐级负责制在基层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逐级负责制是铁路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管理机制,也是明确各级干部的责任,督促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的有效举措。落实逐级负责制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具有一票否决权。安全生产的好坏衡量基层站段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要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其根本措施就在于实现安全生产的逐级负责制。

  所谓逐级负责制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必须一级管理一级。各个管理层次有各个管理层次的工作和职责,各施其责,各尽其职,而不是越级管理,更不是一竿子插到底,责任不明。二是必须一级管住一级。要保证政令畅通,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决不允许各行其事。在各单位,副职就是正职的助手,部门负责人就是领导的参谋,要摆正位子,有组织原则。三是必须一级对一级负责。把责任和压力落实到各级干部身上,使各级干部的责任和压力变成抓工作、抓落实的内在动力。所谓逐级负责制也是下级对上级负责要有责任心,上级对下级的管理要严格,上级要为下级解决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创造条件,使安全生产的管理形成闭环,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近一个时期,我们路局、分局正在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宣传教育反思、机关作风整顿、“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大讨论等活动,通过大讨论和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我们发现我们段和其他单位发生的问题与近几年工务部门所发生的事故原因,都是因为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好造成的。

  二、造成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好的主要原因和具体表现:

  1、从思想上对逐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缺乏正确认识。部分干部职工认为,逐级负责制是自上而下,上一级抓下一级的管理制度;部分基层站段的领导对逐级负责制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现有的管理方式很适用,足以应变各种场合和风险,用不着搞什么逐级负责制;还有的缺乏创新意识,害怕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不好管,会出安全问题;有的好人主义严重,碍于情面,落实责任有差距;有甚者把逐级负责制看成是发生“两违”或发生事故后的处罚标准和依据。

  2、在运行机制上,对逐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存在模糊认识。具体反映为一些单位和部门安全责任定界不清楚,造成有的工作多部门负责,遇到问题相互“踢皮球”,结果谁都没有负责;有的责任定界不细、不全、笼统,造成主要职责、次要职责和相关职责不分,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责任定界中规定得多,遇到问题实际操作上执行得少,形成“传达精神满口上级,落实问题委派下级,检查问题鸡毛蒜皮”;在考核机制上松严不一,对现场干部考核严,对机关干部考核松,对领导、中层干部考核松,对一般干部考核严;有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在一些问题上不是在管理上找原因,从机制上堵漏洞,而是“听到风就是雨”,该考核的不考核,不考核的动真格,挫伤了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积极性,没有真正“严得起来”。

  3、在制度的规范上,对逐级负责制的落实存在不到位现象。一些单位把逐级负责制的内容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随意性很大;有的“五定”干部作风不实,现场检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安全关键环节夜查上半夜去得多,下半夜去得少,交通方便的地方去得多,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去得少,有的“五定”报表请人代写、代填;有的对一般性“两违”查处多,对现场深层次的违章查处少,如:群体来车下道迟缓、违章蛮干、对严重“两违”缺乏分析、定性和安全教育等;在设备质量上,放松了设备的动静态管理,以致于出现大量病害处所,这些都是没有真正“落得下去”的具体表现。

  此外,还有的没有理解逐级负责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没有理顺逐级与负责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安全逐级负责制与领导负责制、专业负责制和岗位负责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不力等。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1、深刻认识逐级负责制是实现铁路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

  要认识逐级负责制是实现铁路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首先,要认识铁路安全生产的联动性决定了运输生产各系统、各部门、各工种之间是环环相连,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波及全局,所以对逐级负责制的管理,必须体现在对运输生产全方位的管理;作为工务部门就要体现在对线路、桥路、探伤、轨道车、巡道、道口等班组、领工区的管理。其次,要认识铁路安全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运输的移位过程必须以安全为保证,如果某个环节发生事故和问题,就会造成位移的中断,整个生产过程的中断。所以,对逐级负责制的管理,必须体现在对运输生产全过程的管理;这就要求要严把施工组织关、严把施工作业关和严把施工质量关。最后,要认识铁路安全生产的动态性决定了运输的移位过程处在时空的巨大的、快速的、不间断的变换之中,不可预料的因素很多,要求每一个作业人员严格把握每一刻的作业状态的设备变化,不可出丝毫的差错,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逐级负责制的管理,必须体现在对运输生产全员的管理;这也要求我们工务段必须重点抓好关键岗位、关键部位、关键人员、关键时间的控制。

  另外,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稳定,根本的办法,必须通过逐级负责制去落实,要靠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来实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启动各级各层主动抓安全的内动力,实现由“被动抓”为“主动抓”,把各级各层抓安全的责任心真正调动起来,变上级强调要我抓为“我要抓”,有预见地抓好超前防范。为此,要求属下一是要树立下级必须自觉为上级负责的意识。安全逐级负责制的核心是下一级自觉为上一级负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现场发现分管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自己解决的绝不上交;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上报。二是要树立上级必须对下级严格管理的意识。上级对下级的严要严在标准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管理的标准,作为下级工作管理的考核标准,质量和管理标准管过程,安全标准管结果。严要严在考核上,不能时紧时松、因人而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明律己。严要严在“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严要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严格追究干部的失查、失职和失管行为,发现一件处理一件绝不迁就姑息。在安全大检查期间我们段先后处理接头翻浆备品不齐、未带枕木垛子,对领工区支部书记进行了处罚。厚坝至小溪坝ZK463+606道口工和日勤,因在凌晨4时20分当班时坐在椅子上打盹,没有按照要求及时关闭道口拦木,两人分别受到待岗3个月和经济考核200元的处罚。目前汛期已至,安全生产面临严挑战。管内宝成复线新线地段出现翻浆冒泥40余公里,为保证行车安全,该段一方面组织联系点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等沉下基层,对线路设备的检查细到每根钢轨,对每个点跟班作业;一方面对翻浆冒泥区段采取“盯住关键,消灭超线,确保安全”的应急措施,加强监控,对确保线桥路施工中的行车和人身安全起到了明显效果。对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干部作风不实、职工“两违”问题,在制度考核上决不手软,坚决逗硬。近期还对夜查中一个工区交接班不清的两名巡道工分别进行了考核;对某工区在两处地点作业,施工负责人只带道尺,两个组仅带一把捣固,其他工具也不齐的问题,分别对工班长和施工员进行了严厉的考核,并通报全段,责任人还在工区大会上作了深刻的书面检查。三是上级要为下级解决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四是上下级要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形成闭环。

  2、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是落实逐级负责制的根本条件。

  一是要做到坚持“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要明确责任、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干什么工作,负什么责任,享受什么待遇,要界定清楚,不能只承担责任,没有相应的权力和待遇。也不能只图享受,不负责任。要科学界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做到界线清、责任明。谁主管谁负责,能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负责的事情,不能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去负责,在界定职责,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各层次、各岗位干部的工作标准,使各级干部在安全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级负责,分层把关,真正发挥各级职能的作用,达到安全生产有序管理的态势。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逐级负责与领导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关系。因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组织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坚持“四个负责”是落实逐级负责制的前提,是实现“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主要内容。因此要正确处理好逐级负责与其他三个负责的关系,要求首先要坚持领导负责,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管理、质量和忧患的责任意识,真正把主要精力和主要时间放在抓好安全生产上,亲自上手,坚持深入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以落实逐级负责制为龙头,通过落实领导负责,确保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的落实。这也是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的最基本要求。

  三是逐级负责制要实行“闭环负责”的原则。我们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有些差距,实施与考核“两张皮”。分析事故管理上的问题成堆,症结就在于干部管理责任制仅有文件没有落实,干部肩上没有压力、没有责任、没有紧迫感、没有危机感,主要原因没有形成闭环管理。为此,应重视在管理上形成有效的循环体系,每一项制度,从出台到实施、检查、评价、考核、再到完善,要实现闭环,不留口子。

  3、建立健全落实机制,是落实逐级负责制的根本保障。

  没有落实的机制,管理是无效的。没有奖惩分明考核的责任制也是无效的责任制。笔者认为,逐级负责是主线,严格考核是关键,实现逐级负责制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落实上,落实的重点。还是建立在严格考核上,为此,要建立健全落实机制,首先在违章违纪面前要敢于碰钉,敢于逗硬。克服考核中存在的打不开情面、避重就轻等好人主义现象;克服下基层检查时检查问题多,解决问题少,走马观花等走过场的倾向;克服只检查,不处理、不跟踪不负责任的弊病。要通过安全大检查、机关干部作风整顿、“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严得起来、落得下去”大讨论和各级领导的亲力亲为表率作用,强化干部的考核管理机制,严格五定三率标准,严格干部解免办法,促进干部作风根本改变,遏制职工“两违”发生。其次要重视过程监控考核。要克服到一线检查“一窝蜂”蜻蜓点水的现象;克服只看终端结果,忽略中间过程的毛病。要通过抓事前超前防范、抓干部包点包片和抓班组自控、互控、他控,确保安全长治久安。最后还要建立必要的安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考核机制,采取盯死看牢、重兵把守的方式加大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检查频率和力度,使安全关键重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