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试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

2011-05-24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绪论

  “安全第一”的方针是我国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民航的“安全”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是民航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民航总局原局长陈光毅同志曾说过:“安全问题怎么讲,怎么谈都不过分。”

  虽然几十年来民航一直没有忽视安全的重要性,但至今为止民航理论界没有对“安全”在民航生产经营中的属性和实质,从哲学的高度上作出最基本的判断。把安全形象的说成“第一”、“重中之重”、“生命线”,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民航的理论工作者不能也不应该回避民航生产经营实际工作中对“安全”究竟是什么的提问。

  我们认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是检验民航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和根本尺度。这个判断是民航安全理论,民航生产力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石。对民航生产实践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认识都将以此为基础。

  被一个行业,被一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喊了几十年,重视了几十年,并被奉为“第一”的安全不是生产力而且不是第一生产力又能是什么?有人说“安全”仅仅是民航的工作目标,是各种生产力要素结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我们认为在民航工作中安全即是目标,又是手段,是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即使是那些重视社会效益、重视环境保护、抱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企业,其最终目的也只能是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在民航企业,安全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生产力手段。

  本论

  “安全”能不能成为民航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呢?我们认为主要看,第一,民航安全在本质上具不具有生产力的特征;第二,民航安全与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民航安全与生产力三要素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第四,民航安全如果是生产力,那么安全是不是具有最全面、最深刻的影响力即第一生产力;第五,民航安全能否有助于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对以上五个问题,都能做出肯定性的论证,那么“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就能成立。

  一、“安全”是什么?“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安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不具有危害、威胁,或危害、威胁性很小。不安全则相反。

  安全之所以能成为民航第一生产力,完全是由安全本身的客观性、普遍性以及安全在民航矛盾体系中的地位等特点所决定的。

  安全的客观性。安全的客观性是指安全或不安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安全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安全工作具有客观规律性,人马不能主观臆想制造或消除安全,但我们可以认识、了解、利用安全的客观规律,并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来保证安全。民航生产工作中任何安全或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都是客观的并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按照或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安全的普遍性。“安全”于人类生存是一个具有最大普遍性、概括性含义的概念范畴。从逻辑上说“安全”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综合指标系统。安全的普遍性于民航也不例外。民航安全普遍性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民航生产活动中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体现安全于其中的要求,二是民航生产活动中任何事物、现象、过程的组成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整个安全指标系统。

  安全在民航矛盾体系中的地位。在民航工作的众多矛盾中,安全是主要矛盾。在整个民航矛盾体系中,它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正是安全的支配和决定作用,要求民航工作必须抓住它,否则找不到重点、把握不住中心,众多矛盾也就无法顺利和有效的解决。

  安全与科学技术和管理一样都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是生产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具体说是一种平衡能力、保持能力、消除不利因素的能力,归根到底是一种生产能力。特别是在民航工作中,这种能力处在一个非常突出而重要的位置。安全当然是一种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完成必须把安全贯穿于民航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当中。这时安全被当做是一种活动,一种实践的努力和一种实践的过程。

  把安全视为不进取、胆小、保守、死板是错误的。因为不进取、胆小、保守、死板不见得就能得到安全,进取、胆大、开拓、灵活不见得就不安全,安全与这些概念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思维的惯性和长期的误解对人的的确确是有影响的。

  有很多人认为安全仅仅是结果,是其它生产力综合出来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观念带有片面性。因为其它生产力只能为实现安全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但这些生产力本身不会自动产生出安全的结果。安全是人的生存本能,人在安全本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并且进一步产生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制度来保证安全。人的任何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如果没有安全本能、安全意识、安全能力的参与,是不可能出现安全的结果的。当人把安全本能,特别是把安全意识、安全能力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它就变成了生产力。

  二、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其阐述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所谓生产力,也就是人们征服自然,以获得物资生活资料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物资生产力中的一个独立要素,但它同物质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知识形态凝结于物质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这些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它不断的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并通过它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成为推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很难构成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力。

  曾经有人粗暴地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原因在于它不是生产力三要素,而且具有社会意识特征。其实,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只构成生产力的实体部分,它们并没有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必须指出的是,除上述要素之外,马克思还认为: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社会结合及其管理等也是生产力构成要素。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意识中直接反映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直接由经济基础这一生产关系总和决定,所以不属于上层建筑。当然,由于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结晶,把它作为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忽视它存在着一个物化的过程,一个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过程。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已经被越来越多事实证明,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

  对于民航来说,一切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首先和最根本的是为了安全。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无论科学还是技术,如:通讯、气象、助航、供水供电、售票、场道、油料、自动导航系统、电脑网络的使用、各类管理等等。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之间是统一的,前者包容后者。民航安全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来保证,但是科学技术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就可能变成巨大的破坏力,就不是生产力。因此后者是一个更具体、更明确的第一生产力概念。因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在这里不仅包涵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全部内涵,更反映出民航工作的特点、工作性质,反映出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一个更具有综合性的概念。

  三、用生产力理论,生产力三要素结构分析的原理去论证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①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②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③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置于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用以传导人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在民航,劳动资料是指把人或物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所有必须的物质资料。它是一个过程中物的综合体。包括诸如售票的电脑,地面运载人或物的车辆、电梯,安全检查的设备,油车、梯车,空中运载人或物的飞机等等。民航劳动资料具有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环节多等特点。劳动资料的安全是劳动力和劳动对象安全的物资保障系统。民航劳动资料对安全的要求及对安全措施在设施设备中的实际设置是很多行业所不能达到的。

  劳动对象一般是指人们运用劳动手段所能加工一切物质资料。从可能性上说,自然界就是人类劳动对象;从现实性上说,劳动对象只是引进生产过程的那一部分自然物,它的范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对民航来说,劳动对象除了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物外,更重要的是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人。把人作为劳动对象是民航和一些服务性行业特殊性的表现。但把整个人在一定时间里当做劳动对象,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却是民航所独有的。安全在这里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当这种空中转移,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时,民航劳动对象对安全的要求就十分明显而突出了。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细分起来劳动能力当然还包括安全能力、识别能力等。在劳动过程中,安全是劳动者运用其它体力和智力的前提。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种劳动保护措施和条例来保护劳动者。民航劳动者,特别是空中工作人员处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对劳动保护的要求更高、更严。

  从生产力三要素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安全和科学技术一样,渗透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中。安全在劳动资料中表现为人的安全能力的物化,在劳动对象中更多地表现为对安全的要求,在劳动力中则直接表现为能力和一些措施条例。人们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一个判断:生产过程中安全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人类文明程度的高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民航这个行业更是如此。其安全的特殊性表现为:第一、在民航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旅客的安全有别于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它是消费过程中人身财产安全,其性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安全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二、空中飞行使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紧密结合,无法分别,使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步。因此,一个环节的不安全,就是整个过程的不安全。不安全的影响有其全面性、整体破坏性。在这里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的了,安全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也可以表述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

  四、用产业结构系统理论去说明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部门和行业很多,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为了便于从整体上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经济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志,将整个国民经济分成几个大的产业,然后从中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来。

  行业按资本、劳力、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但民航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是劳动、资本、技术三结合密集型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把旅客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至少要经过民航十几个服务窗口、几十个服务部门,因此,民航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知识劳动、智力劳动密集型)、有大型机场、跑道、候机楼、宾馆酒店、机群等一系列投资巨大的设施设备,因此民航又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都凝结在先进飞机,飞行导航、电脑网络中,因此,民航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民航来说,劳动力重要,资本重要,科学技术同样重要。正因为如此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安全”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要求。不安全、非安全因素的破坏性将是全面而巨大的。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安全得到保证,民航才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

  按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大小的不同分为基础(关键)产业与主导(战略)产业。民航既是基础又是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其它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民航是基础产业;同时民航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含量较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具有带动全局、影响全局的意义,因此民航又是主导产业。从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大的范围看,民航对其它产业、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产业、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整体对民航的要求是平稳安全,利润效益的要求在这个层次上是次要的。因此,安全的要求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对民航工作的要求。1996年1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指示民航“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时刻保持警惕”。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什尔和英国经济学家柯•克尊克提出,后来逐步完善的三次产业理论。把直接索取、利用天然资源的农、林、牧、渔以及水产养殖划分为第一产业,范指农业;把进行物质生产的采矿业、制造加工业、建筑业划分为第二产业、范指工业;把商业、金融、保险、运输、通讯、信息、服务性行业和其它行业划分为第三产业,范指服务业。按三次产业理论划分民航归第三产业,服务业。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句话深刻的表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我们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有其特定的角度、特定的历史条件。他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整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和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喜爱去论述的。我们知道,在人类早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在这些社会形态中不是第一生产力,那时生产力中劳动者体力的支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世纪初,生产力中科学技术的含量也只占总量的5%~20%,进入六十年代以后,生产力中科学技术的含量越来越大,逐渐占总量的60%~80%。只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特定的产业、特定的行业中,生产力及第一生产力的构成随着特定条件发生变化是可能的。系统论、结构论理论告诉我们要素、部分的内容、目标与整体并非完全一致,但各个要素、部分按一定程序、方式、比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数量之多不可估量,仅仅是要素的例子,也很难胜数。我们认为:“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庞大的人类能力系统。何为“第一”?能量最大、影响最大、作用最大乃第一。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产业、行业的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而且随产业、行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个人认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第一生产力是服务。对第三产业的各行业来说,我认为金融业的第一生产力是金钱,信息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信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是安全。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技术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各行业主要是科学技术物化产品的使用者。科学技术在第一、第二产业中是发展、拓展的力量,而在第三产业中仅作为维持、使用的力量。

  从产业结构理论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能力系统,第一生产力会随角度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科学技术是人类最积极和终极生产力这个事实,安全可以成为某一局部、某一产业、某一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力这个事实,是不会变化的。通过对安全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分析,我们确认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

  五、阐述民航工作的永恒话题: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而安全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且是最重要的手段。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把效益与安全割裂开来,就如同把目的和手段割裂开来一样愚蠢。

  安全与服务的关系。我们认为,安全与服务是产生效益的两条腿。安全与服务都是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和途径,都是民航这一服务性行业的生产力,只不过安全是更重要的生产力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就是民航最大的服务。我们认为,第三产业的第一生产力是服务,而第三产业的民航行业是第一生产力,又具体为安全。安全于服务的关系是安全包溶于服务中,安全是民航众多服务中最大的服务。

  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是:用安全、用服务、追求效益,没有安全、没有服务、就没有效益。

  结论

  本文在民航理论界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它从哲学的高度确立了“安全”在民航行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民航理论性工作的一块基石,是民航安全理论、生产力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提出“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理论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结果,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是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行业理论中的延伸和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理论上的虚无主义和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带来实践的混乱和失误。“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的明确提出,对彻底消除全行业从事人员在安全认识上的模糊观念具有最大的实践意义。

  观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带来行动的转变,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必将带来行业巨大的现实转变,对行业意识、行业行为都将起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