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运输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安全自然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话题。目前,由于我国道路交通供需矛盾难以及时缓解、安全设施不尽完善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逐年增长。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在短时期内要改变我国交通安全整体水平落后的面貌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改善道路安全基础设施的步伐、加强社会安全防范机制以及进行全员安全教育、使所有交通参与者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道路交通事故的增长势头可以得到控制。为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路交通事故变化的时序规律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和车辆发展规律,交通事故演变过程一般呈波峰线型,即由逐渐上升达到高峰阶段,然后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衡状态;车辆保有量迅速增加,而事故变化与车辆保有量的增长不一定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我国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与车辆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交通事故数量继续上升,逐渐达到高峰数值;二是交通事故数量在近期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本质
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首先是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再对发生过程、结果进行模拟、预测等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出交通事故发生的总体规律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方案、措施。国外许多学者从广义的角度把道路交通安全不安全因素统称为交通公害,包括交通事故、噪声、大气污染、振动、电磁波干扰、日照影响、环境污染等。
目前我国主要是从交通参与者、车辆和道路等方面来研究道路交通安全交通安全研究具有综合性应用研究的特征,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知识。这包括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力学、实验科学、预测科学、人体工程、医学、心理科学、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适时地丰富和完善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
可见,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就是对交通事故特征分布与事故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研究预防对策,改进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框架
道路交通是复杂的动态系统,交通安全研究也同样具有综合性特征,包括人、车、路、管理等方面,各方面的研究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研究
人的安全行为研究
人在交通活动中安全行为的研究较为复杂,其最终目的是消除和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这主要包括对交通参与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特点以及不安全行为特征。尤其在我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研究人的不安全因素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交通事故人为因素及事故分布特征分析,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模拟与事故再现技术的应用,寻求规律性的参数以及相关的结论,为道路和车辆的安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交通参与者安全防护的研究
交通参与者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道路及设施维护人员等。研究交通参与者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行为状态、运动特性,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安全防护装置、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交通事故求援与救护技术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求援与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快速救护的方法、技术装备的合理配备、事故的实时监测、事故发生地点的准确定位、各部门信息系统相互沟通等。交通事故求援与救护技术的研究对改善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和求援、拯救更多的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车辆技术性能的研究
车辆的整体模拟试验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在车辆模拟试验研究方面也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主要包括车辆仿真、设计、驾驶模拟、碰撞等方面。这些研究充分考虑了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数据、所有试验设计及试验装备,以及有关测定方法和技术手段都应以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为研究基础,为制造厂家生产出安全、经济、环保、节能的车辆提供科学依据。
车辆安全技术的研究
车辆安全、环保与节能是当今车辆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其中安全技术是最重要的。车辆安全技术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是预防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技术措施,例如采用制动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装置、电控悬架机构、驾驶员不安全状态的监测装备等,保证车辆在发生事故之前能够安全制动。被动安全技术是指发生交通事故时和发生交通事故后减轻伤害的技术措施,例如采用车身安全防撞、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装置,可以减轻事故对人的伤害。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同时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和能源耗费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智能交通相适应的先进车辆装置的研究正在全世界广泛展开。
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加快车辆安全运行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研究
道路、安全设施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道路的研究
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与人的安全相适应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对于道路的研究主要包括道路与人相适应的几何条件、光线照明条件、安全防护、道路等级与功能划分、路面条件、附属工程技术条件等方面,并分别对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事故多发点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本质规律。
安全设施的研究
在道路安全设施的布置与规划阶段中存在着很强的系统性,充分考虑人、车、路、环境这个整体,其系统性不仅表现在安全设施整体规划方案之中,也表现在设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方面。这些将决定道路安全设施方案设计的可选择性,并由技术经济理论评价来决定其可行性。
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有效性问题,标线、标志应是具有显著成效的。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证实,视觉良好的标志标线可以使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下降。为此我国应进一步研究道路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技术寿命与安全效果的相关问题。
环境方面的研究
道路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主要包括各种气候条件、地形、道路周边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通流、混合交通、交通干扰等方面。另外,应大力研究交通环境的整体安全性及其综合评价体系。它将涉及研究方法、规范、标准、规则,以及交通参与者在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方面的交通安全适应性。
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交通安全管理研究包括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与政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交通事故统计与调查系统等方面。
交通安全管理政策研究
安全管理政策是全社会交通安全管理行为的准则,对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与执法、安全技术政策、规范与标准、财政政策等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在交通安全法及其法规的建立与实施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这些方面相对滞后,加快研究管理政策对今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
根据国外的经验,为遏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长的趋势,应研究成立由政府牵头主持的全国交通安全组织机构如交通安全委员会。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安全管理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通信手段、警力配备、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例如日本在。政府当机立断成立了交通安全统一协调组织。美国、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都有类似于日本的管理经验,此经验在全球也具有普遍性。结合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应进一步研究和改革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交通参与者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
国外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已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每个计划中把安全教育列为重要的实施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公民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方式,从专业素质训练及缺陷校正的方面来研究驾驶员,并加强了综合培训,深入研究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教育和安全宣传的各个方面,并从各种技术措施上给予充分保障。
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的研究
交通事故调查统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涉及到保险、医疗、交通、车辆、公安等部门,这主要包括交通事故调查程序、统计要素。因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所以交通事故调查统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行政、立法、执法的权威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调查统计网络系统。例如美国的交通安全策划与推进由交通部负责,统计工作由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和美国联邦道路管理局进行组织实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对人和车辆安全全面负责,联邦道路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国道路安全措施。所有交通事故调查数据集中到国家统计分析中心统一存储。
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其他技术研究
交通安全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
在交通安全领域里,人们期望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科技,许多国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交通安全的一些领域。近几年来讨论较多的与交通安全领域密切相关。在美国运输部年度执行财政规划中,。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很难直接给出指标衡量交通安全领域信息技术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能够担负起许多重要任务,如一些领域里的紧急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先进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等,在道路交通安全的实际应用领域(交通工程、交通执法、交通安全教育)中,均体现出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前景。
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是实施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确保交通安全信息流通的实时性、准确性,并将其他各类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部门联系起来,共同开发并共享信息资料。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各种交通管理信息联网方式、方法、格式、采集、处理、发布、统计、存贮、检索以及反馈制度等方面,向交通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交通安全经济学的研究
交通安全经济学是交通安全科学与经济学交叉的综合性科学,它是以经济学理论为主要基础、研究交通安全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交通安全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把握和控制交通安全规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研究交通事故的损失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交通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以及交通安全经济的科学管理。
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的研究
许多发达国家在开始研究交通事故经济损失问题,目前对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估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主要包括事故损失量化指标体系的评定、事故损失的评估方法、事故损失科学统计等方面,特别是根据事故损失的间接性、潜在性等特征,研究科学的测算理论和方法,为掌握交通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供可靠依据。
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的研究
交通事故预测是依据交通事故现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状况进行估计,分析未来事故的危险程度和发展趋势。根据数学理论和历史数据研究建立多指标体系(即考虑因素要尽可能全面)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科学预测交通事故的未来状况,对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制定预防交通事故的管理对策和技术措施。
结语
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应充分考虑法规、工程、教育、环境、能源等综合因素,利用系统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多学科多门类的相关知识,研究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揭示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和规律,科学地预测、预报交通安全隐患,形成在宏观上控制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在微观上指导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预防和保障体系。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浅谈冬季安全行车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