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炎炎烈日。福建莆田湄洲湾畔、泉州斗尾港岸、福州长乐和罗源滨海工业区内,精细化工、造船、轧钢、石化炼油等一个个投资过亿的重大工业项目,接二连三开工、投产,作为福建海西战略中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临港工业,已从南到北,沿线展开。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就在这个新产业带兴起的同时,福建各部门和各地一系列确保环保、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法规措施,也提前或同步出台。“我们追求的临港工业就是要在绿色中崛起,让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同步而行。”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官员告诉记者。
为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岸线资源、确保合理充分发展,从一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对所规划区域进行了严格“界定”——重点在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口岸线条件的6个重点港湾及周边区域,依托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布局,既保障整个监港产业集聚、分工协作,又避免各自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经严格筛选,“十一五”期间,福建最终确定了4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29亿元,项目平均规模59亿元。
实施环境问责制,对地方政府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年度考核,治污不力者,一票否决;推行绿色信贷,环保部门与银行信息连结,机制联运,密切合作;实行环保登报公众承诺制度,对不承诺的,将加倍征收排污费用,并直至环评限批;全球招商选资,逐步构建循环产业链……让临港工业的发展步子,走在绿色发展的第一方阵里。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为临港工业提供绿色新动力。福建在落实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扬水电优势,并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