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坚持把解决好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精心保护生态功能区和著名旅游风景区,资源开发要确保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大的影响
2010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也将迎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祖国大西北的新疆,全区上下热议的话题是,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任务艰巨。自治区环保系统既对新的一年和“十二五”充满信心和期待,又深感责任重大。正如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牛晓萍所说,“十二五”我们面临重要考验,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有国家和全国兄弟省市支持,新疆环保工作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
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高度的政治大局观和责任感
回望2010年,环保工作在新疆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5月17日~19日,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就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新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起来。
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
从6月10日起,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等自治区主要领导同志分赴各地州市和厅局调研,生态环境是调研的主要内容之一。
8月2日,自治区党委中心组围绕能源建设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强调指出新疆必须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8月5日,自治区党委在伊犁召开“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研究部署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重要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确保资源的集约开发和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开发,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坚持把解决好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自治区分管环保工作的主要领导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也多次听取和研究安排部署环保工作。
新疆把环境保护上升到政治层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体现了高度的政治大局观和责任感。
新疆可以用“博大”来形容。
新疆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6,是祖国版图最为广袤的行政区,容纳着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山系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两大盆地,综合具有冰川、森林、草原、湿地、绿洲、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新疆的生态地位可以用“重要”来形容。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上风向,三北防护林的最北区域,是全国沙尘天气的主要物源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新疆生态保护事关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环境问题关系新疆民族团结,关系新疆发展与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新疆是边境地区,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界河众多,跨境环境问题复杂,环境问题将影响与邻国的关系。
同时,新疆的生态环境又只能用“脆弱”来形容。
由于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大,新疆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2%,沙漠化面积约占48%,而绿洲面积仅占4.2%。
多年来,新疆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受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基础设施不足、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自治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植被生态功能有所减退,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草原整体功能退化,优质草原面积缩小,生产能力下降。一些湖泊水面缩小,部分河流时有断流,部分湖泊水质矿化度增加。部分典型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一些乡土物种呈现濒危和灭绝态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等荒漠化问题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加强新疆环境保护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达成我国“稳疆固边、富民固边”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国发展与稳定的客观要求。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强调坚持科学发展,使资源在跨越式发展中得到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生态环境得到积极、持久、有效保护。
2010年,新疆的环境保护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过。
为确保国家的生态安全和新疆的科学发展,新疆宁愿牺牲局部、短期利益,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体现了新疆党委、政府的远见和勇气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总体来说,由于新疆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发展速度仍然低于祖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农牧民的整体收入偏低,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而新疆农牧民的人均收入却只有4000元。
其实,新疆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新疆是中国煤矿、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预测石油资源量209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0.4万亿立方米,约占我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煤炭预测储量为2.2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预测储量的40%,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和战略性能源储备区。
同时,具有丰富光热资源和独特气候条件的新疆是发展“粮、棉、果、畜”四大产业的宝地。
但是,无序开发势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守护我国的生态屏障,新疆人民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障我国大部地区的生态安全。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新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生态保护对于新疆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牛晓萍的话掷地有声。
牛晓萍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伊犁是闻名遐迩的“塞外江南”,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西部最大的跨境国际河流;伊犁又是新疆的四大煤田之一,专家称其潜在煤炭储量“深不可测”,且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煤质好、煤种全的特点。
但是,对伊犁的发展,张春贤在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精心保护那拉提自然风景区、伊犁河源头区域等生态功能区和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现有的草原;保护好伊犁河的水质;保护好伊犁河两岸的生态植被;保护好生态林和现有的河谷湿地。
张春贤强调,要保护好伊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一是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搞好整体规划,未经规划的资源不允许开发。二是资源开发要确保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大的影响。三是工业项目一定要环保先行。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有效承载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不能上马。四是工业项目的布局一定要相对集中,利于环境监测。五是对伊犁河两岸已受影响的生态植被,自治区和伊犁州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抓紧进行恢复。六是综合施策,解决草场退化问题,从根本上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七是要坚决做好城市污染防治工作。
为了避免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大的影响,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炭矿产资源探矿权出让管理的暂行规定》,对进一步加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定。
自治区环保厅还下发了《关于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和产业发展环境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大资源开发环评和“三同时”落实情况的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现场监察,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都是新疆为保护好生态环境采取的具体举措。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这种在勘探、开采的过程中,规划先行、环保优先的做法,将在新疆的三大天然气和原油的主产区——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以及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准噶尔、天山、昆仑山的27个含煤盆地、57个煤田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这种做法,虽然看起来是牺牲了局部、短期利益,但有利于实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这种选择,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远见和勇气。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对新疆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的一年和“十二五”,自治区相关部门已经做好准备
在南疆喀什市,吐曼河被誉为母亲河,属泉水型四季河流,全长73.7公里,流经喀什市区17.9公里,孕育了噶尔古丝路文明,在喀什市的发展史上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30年来,随着乡镇企业、医院、餐饮业、集贸市场等在吐曼河两岸出现,尤其是当地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吐曼河两岸成为喀什市的繁华地段和人流密集区,河道污染问题逐渐加剧。
“母亲河”变成了“纳污河”。2007年开始,吐曼河水环境整治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现在,吐曼河水质由过去的劣Ⅴ类上升为Ⅳ类。变“靓”后的吐曼河不仅成为喀什市民休闲游览的新景点,还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在今年9月4日举行的乌洽会喀什交易团项目签约会上,签约72个项目,资金总额达64.2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吐曼河的变迁只是自治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自治区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各项环保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2008年以来,新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十五”末的73.9%提高到85.5%,1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1.8%,比“十五”末增加1.7个百分点。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监测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由80.3%提高到88.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84.6%。
在污染防治方面,全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加明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6%。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减排项目208个。实施了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及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吐曼河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南疆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启动了艾比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开展叶尔羌河等多条河流水土流失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万平方公里,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34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6。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6.3%提高到31.8%。累计围栏天然草原1.4亿亩,新建人工草料地67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超过11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2%提高到2.94%。
同时,全区已建成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11个,建成各类有机食品基地107个,国家、自治区“以奖促治”综合整治村庄137个。
截至目前,自治区已完成了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任务,塔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初步扭转了生态恶化趋势。曾经遭遇工业、医疗、生活、养殖废水污染的吐曼河,如今经过大力整治,已经变成一条穿越喀什城区的景观河。
“十二五”时期,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状况的关键时期。自治区党委提出要以现代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这一选择对自治区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必须正确处理跨越式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吸取他们的环境污染教训,把跨越式发展建立在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今后应本着‘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的基本原则,做好各项工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牛晓萍这样说。
针对“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杜力洪•阿不都尔逊表示,“两个可持续”既是发展理念,也是发展要求。因此,要“下决心、动真格、使实劲”,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落到实处。
自治区环保厅研究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工作,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快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步伐。加快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环评,加快“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步伐并尽快与全国环保规划衔接,抓紧完成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资源开发必须先规划后开发,未经规划的资源不得开发,同时资源开发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
——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新建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清理未落实环评的未批先建项目和未落实“三同时”擅自开工或不经环保验收长期试生产项目,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本着“应治尽治、应关尽关、实现达标排放”的原则,加大现有污染源的工程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艾比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应急工作,增强现场处置能力。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建立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生态监测、建设和保护资金、政策、监督执法等多方合力,提高管理和建设水平。推进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项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加大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率,采取驻厂督办的形式督促企业加快处理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环保队伍执法能力建设。抓住机遇,加大投入,以全区三级环保机构环境监测、监察、科研和信息化等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尽快出台有关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切实转变环保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努力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体现“新疆效率”,坚持严格把关,严格执法,保障环境安全,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新疆有中国最美的生态绿原喀纳斯,有温润肥沃的伊犁河谷,有葡萄遍野的吐鲁番盆地,有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2000多万新疆儿女将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以此确保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迎接“十二五”,面临重大考验,他们已经做好准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