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伊始的燃油税改革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环境保护的政策不仅应同时作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还应使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产生有机联系并形成合力,如此方能有力推动整个社会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今年初开始实施的燃油税改革目前尚未在汽车的生产、销售行业及人们的购车意愿中引发“地震”。据统计,1月份的车市销售旺盛,1.6L以下排量的经济型、紧凑型乘用车销售成绩良好,而1.8L以上排量的中高级乘用车的销量也同样节节攀升,一些车型早早地就卖断了货。
难道燃油税改革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只是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短期的表面现象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资深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在燃油税刚刚实施的时候,是有许多消费者针对车辆油耗精打细算,但是由于油价连续下跌,燃油税的杠杆作用变得不太明显,消费者的心理就松懈下来了。但油价总是要涨起来的,这时候低油耗车型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油耗肯定会在将来成为消费者选购新车的标杆。”
统计数据也从侧面给出了佐证:并非所有大排量车型都受到追捧,像3.0L以上的轿车及SUV等车型的1月销量环比就有大幅下跌。
由此可见,尽管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但燃油税产生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而且,随着油价的最终趋于正常与合理,这一政策的作用将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深刻。
首先受到影响的,自然是汽车生产企业。燃油税改革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将节能减排作为自身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角度考虑,燃油税的出台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使汽车企业推出小排量、节能环保型的产品,进而推动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而汽车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向小排量、环保型产品倾斜也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现实的变化已经摆在眼前。燃油税的实施正帮助微型车企业再次取得发展的突破。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将是“节能车型年”。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表示,随着燃油税的出台,设计新的节油产品被提上了日程,而一些豪华大排量车的品牌厂商也开始考虑降低部分主力车型的排量,并生产更多的节油车型。
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这一变化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的影响,二是人们购车标准的变化。市场导向是企业“见风使舵”的重要航标。
人们的购车标准在变,而这样的变化,同样来自于燃油税的影响。
燃油税改革在事实上形成了“多用油多负担、少用油少负担”的机制。当前,中国的私家车保有量固然在迅猛增长,但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购车人群还是将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更多的是出于生活方便的需要。尽管在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及燃油税等政策尚未出现的年代,有一些人将大排量豪华轿车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趋之若鹜,但随着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或逐步加严,越来越多人的汽车消费日益走向科学和理性,节油和排量小的汽车逐渐成为首选。最近的汽车市场调查显示,虽然多数消费者仍对汽车的动力性能等有较高的要求,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坚守着一个前提,即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不消说,随着燃油税的深入实施,汽车消费行为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会对汽车生产企业产生更大的作用力。
在汽车生产和消费领域,燃油税继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之后,再次给我们做出了一个生动示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必须同时作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上下游群体,两方面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才能促使社会整体出现可喜变化。
由此,令人不由地想到了遏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虽然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在上游即生产领域重拳出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却屡屡反弹,政策推进依旧阻力重重。症结恐怕就出在这些政策缺乏对下游的影响上。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既没有让他们对高耗能、重污染产品清晰识别的标签,又没有税费和价格政策引导他们选择节能环保产品,而当前产品生产中资源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格局依然故我,则消费者自然是什么产品便宜就选择什么产品了。
生产、销售和消费,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政策的影响,必须循链条而延伸,一旦政策断了链,产生的作用恐怕就微乎其微了。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