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四川煤矿透水事故:一小时救出29名矿工 创生命奇迹

2010-11-23   来源:华西都市报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救援人员涉水渡木筏,使被困井下25个多小时的矿工兄弟全部安全升井,创造生命奇迹

  “快看,那是你爸爸哟,他获救了!”

  ——被困矿工张美元的妻子陈金花

  首个升井人

  走出井口那一刻,虽然眼睛上蒙着黑眼布,看不到欢腾的人群,但那一刻刘明全心中涌过的是一片暖流:“因为我相信,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这是近来最让人舒心的新闻”

  八田煤矿29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后,成千上万的网民在各大网站发表评论、微博等,热议此事。

  这是近来看到的最让人舒心的新闻了,赞一个。

  ——网易“山东临沂网友”我就是威远人,感动。家乡矿工真幸运,感谢政府的积极营救。——搜狐网友“146795462”跟着矿长走,阎王不敢瞅。 ——新浪网友“颐韶”

 

威远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示意图

  25小时营救全过程

  21日上午11时40分,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21日下午,救援工作全面启动,铺设管道、抽取漏水

  22日9时,救援队伍首批下井搜救

  22日10时30分许,现场传来消息,井下人员全部活着,共29人!现场一片欢呼声

  22日12时25分,第一个矿工成功救出

  22日13时15分,最后8名矿工成功升井。至此,29名被困矿工全部成功升井

  “快要出来了!”“快要出来了!”11月22日中午12时20分,在万众瞩目的矿井口,围观的人群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翘首以盼第一名获救矿工的成功升井。12时25分,一名眼部蒙着厚厚布条、身披一件橘红色救援服的矿工,在拥簇中缓步移出矿井口。井外,明媚的阳光洒在他的脸庞,顿时,救援现场一片欢声雷动。

  随着第一名被困矿工刘明全的成功升井,曾建成、潘宝美……截至13时15分,井下被困25小时35分的29名矿工全部获救,无一伤亡,创造了这起营救矿难事故的生命奇迹。

  两套方案同进行

  就在人们欢呼雀跃的16个小时前,11月21日晚9时许,环抱在大山之间的八田煤矿寒风凛冽,刺人肌骨。威远县“11•21”抢险救援指挥部内灯火通明,无人入睡。作为负责现场总指挥救援的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局长林书成和省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侯建明等一群人,一夜无眠,他们经过反复商讨和斟酌,终于确定了抢险救援的两套实施方案:排水救人或打通一条躲避逃生通道。

  就在排水作业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另一套救援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在渗漏的老八田矿井里,一支特殊的救援队伍正在开拔,他们从老矿井的巷道进入,试图打通一条迅速接近被困矿工们的躲避逃生通道。“我们尝试着摸索前进,在老矿井内跋涉了500多米,无奈矿内垮塌严重、通风条件很差,就连脚下齐腿深的淤泥也在和我们

  ‘作对’,最后只能放弃这一救援方案。”一名参与救援的人员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正是第二套救援方案的失败,更坚定了指挥部排水救人的第一策略。

  连续抽水现生机

  22日凌晨2时30分,第一台大功率抽水泵开始工作,一下子把排

  水量提高到300立方米/小时,井下矿工们生还的曙光初现。22日上午8时30分,第二台潜水泵开始协同“作战”,总计排水量一下子达到惊人的500立方米/小时。

  内江威远矿山救护队老队员曾长生在矿井口驻守了一天一夜,虽然神情疲倦、眼睛熬红,可老曾仍坚守在岗位,通过一台无线通话器与井下救援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维系着这条“生命热线”的畅通。

  老曾写下的水位记录情况密密麻麻:“22日凌晨1:30,水位增加0.5厘米,凌晨2:00,水位下降7厘米;凌晨2:06,水位下降10厘米……”曾长生说,每隔一段时间,矿井下监测的水位数据会反馈到地面,在抽水泵的连续工作下,平均每10分钟水位下降1厘米,截至上午12时01分,水位累计下降了96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水位呈直线下降趋势。

  随着水位的持续下降,22日上午9时30分,内江应急救援队的10名抢险救援人员深入井下,开展救援工作。10时28分,从井下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水位已经低于矿井巷道。

  最后60米深水沟

  曾长生说,10时23分,搜救人员终于在井下找到一名叫彭涛的矿工,他向地面报告说:井下被困人员共有29名(此前报道28人被困,是因副矿长程荣辉清点人数时漏掉自己,造成“误会”)。“听到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连续向井下确认了3次,这才放心地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向指挥部报告,欢呼声立即响彻了矿山内外。”

  10时50分,在指挥部的安排下,邓彬等营救人员把第一批矿泉水、毛巾、牛奶等物品送下井。“我们与矿工们仅隔一条约60米的积水深沟,可以通过喊话和电筒光与他们交流。”邓彬的话让指挥部人员为之振奋。

  11时55分,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几批营救人员陆续把3张自制的木架子送下井口,一询问才知道,考虑到井下被困人员长时间受寒挨饿,身体比较虚弱,若直接涉水出井恐有不测,故临时找来这些木架子充当木筏子,在水面上漂流载人脱险。

  涉水送进木筏子

  救护第一批被困矿工安全升井后,内江矿山救护队员黄俊虽然全身湿辘辘的,赤脚还沾满了淤泥,可他满脸掩饰不住成功救人的兴奋劲儿。黄俊和李先俊等10名救援人员首批下到井下救人升井,漆黑的矿道内阴森可怕,他们仅靠头盔上那盏明亮的探照灯指引方向。“我们5人一组,分两组达到指定的120米救援位置。眼前,矿道凹槽内的积水已‘缩短’到20米的距离,水位可淹到胸口位置,我们可以轻松地隔水与对面的矿工喊话。”黄俊和其他4人为先遣组,深吸一口气,脚下踩着水里湿滑的淤泥,憋足了一口气潜水通过淹没区,安全抵达矿工们所在的南支巷斜坡位置,“这里地势较高,水淹不到,矿工们集中在这里比较安全,但他们饥寒交迫,身体比较虚弱。”一根粗大的消防安全绳连通了凹槽积水的两端,3个备好的“木筏子”早就漂移过来,“慢慢来,不要慌!”刘明全等首批5名矿工“坐”上木筏子,在营救人员的牵引和扶持下,缓慢地通过安全绳抵达对岸。见矿工们有的衣服湿透,龚先华等营救人员干脆脱下自己的上衣披在他们身上御寒,或抱或扶地把这些矿工引向矿井口的“光明”。

  一小时救出29人

  12时20分,指挥部下达最后营救命令,担架、棉被、救护队等立即在矿井口待命:首批5名矿工升井开始。

  5分钟的漫长等待,让矿井口的众多营救人员、矿工家属,以及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们望眼欲穿。“出来了!”第一名升井矿工刘明全在矿山救护队员范建国、龚先华等人的搀扶下,缓步挪出了矿井口。

  “快看,那是你爸爸哟,他获救了!”中午13时,当看到丈夫张美元在救援人员的搀扶下从矿井内蹒跚而出的时候,妻子陈金花喜极而泣,她拉着刚从成都打工赶回家的儿女激动地连连摆手,虽然丈夫眼蒙着布看不到,但她熟悉的声音让丈夫的心也温暖起来。

  13时15分,最后一批8名被困人员全部被安全救出,包括1名被困的副矿长和1名总工程师最后升井。

  随后,这些矿工经现场的省、市、县医院的医疗专家初步检查会诊后,送到威远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留院观察。据威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肖永辉介绍,“经过评估,这些矿工绝大多数的生命体征都比较正常,无危重病人,乐观估计经过常规治疗和心理辅导,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了。”

  获救矿工已能行走一周内可出院

  昨晚10点,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威远县人民医院看到,29名获救矿工恢复情况很好,大部分获救者已能独立行走。据医生介绍,获救矿工一周之内即可出院。

  晚上10点,54岁的矿工周汉章躺在病床上,和他的女婿肖龙清聊天。周汉章已经去掉了鼻子上的氧气管。“现在基本上恢复了,也能下地走路,只是走路时头还是有点晕。”他说。

  晚饭时,周汉章只吃了一碗米饭,这只是他平时食量的三分之一。“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56岁的矿工胡文玉则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穿上拖鞋,走出病房,自己去卫生间上了个厕所。“恢复得还可以,走路已经没有问题了,只是头还稍微有点晕。”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