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吉林省安全监管局向社会发布2008年重点工作具体安排

2008-03-25   来源: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近日,吉林省安全监管局在吉林省安全生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对全省发布了2008年重点工作安排。并保证不突破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开创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在2007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不突破国家下达的2008年伤亡事故控制指标,为实现到2010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全省各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6.对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重点是2007年事故调查处理及结案情况;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情况;11.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打击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工作以及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坚持与日常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结合起来,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加大打"三非"(非法建设、生产、经营)、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三是坚持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四是坚持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四)抓住"三个重点时段",分阶段推动。第一时段(2月至4月):围绕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做好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1.抓紧整改2007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凡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的,于3月底前整改到位;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也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

  2.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以及冬春季节用煤用电增加、春运高峰等因素,认真组织好煤矿、运输、电力等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安全管理,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

  3.严把节日放假停产检修煤矿复产安全验收关,严禁停产煤矿未经验收批准擅自恢复生产,严防已关闭煤矿死灰复燃。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除火灾等重大隐患,全面排查治理交通运输方面的隐患。

  第二时段(5月至9月):围绕汛期和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针对这一时期暴雨、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易发的特点,把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隧道和其他地下设施,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露天采场和建筑施工工地,存在溃堤危险的病险水库、河流、尾矿库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防火等各项措施,严防引发事故灾难。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加快治理和除险加固进度,确保汛期到来前整改到位,因工程或其他原因无法完成的,要加强监测,制定预案。

  2.以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特种设备等夏季事故易发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抓住容易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加大治理力度。煤矿要重点防瓦斯、防透水,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要防冒顶、防爆破伤害、防泄漏防中毒,建筑施工要防坍塌垮塌,道路交通要防超载超限超速,水上交通要防碰撞防泄漏。

  3."奥运会"期间加强对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景点和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和整改,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时段(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冰、雪、雾天气多发的特点,深入推进隐患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1.坚决查处生产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三超"行为,加大对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以掘代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火工品、烟花爆竹等的力度。

  2.指导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以及道路交通防滑、防雾等措施。

  3.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造措施和要求,健全企业、政府两个层面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监控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二、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系统"双基"建设工作,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基层基础工作达到安全生产监管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实现基层队伍基本素质、执法能力"两个提高";基础业务制度、数据、档案"三个完备";基础保障机构、人员、资金、装备"四个落实"。

  基层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建立专业执法队伍,尤其解决乡镇安全监管人员配备及执法权限问题。基础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夯实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工作基础,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等"软件"建设。

  (二)启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双基"建设的措施。一是在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增加了"双基"建设的考核内容,并在《考核细则》中提高了考核分数。二是制定《"双基"建设三年推进规划和2008年工作方案》,分年度制定推进的标准,分批达标。三是积极做好监管能力、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三个项目;启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一期工程,启动省市县三级信息沟通专网平台;加快非煤矿山、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项目建设;完善宣教中心培训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培训功能。同时,省局机关积极细化工作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和反腐倡廉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执法能力。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