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拉住孩子的手 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组图)

2008-05-16   来源:新华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组图)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
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组图)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
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组图)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

  四川地震,校舍崩塌,学生死伤严重。2008年5月13日晚,我们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数字中国联合会、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深圳新地产联盟八家企业家组织的代表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四川救灾行动。会议决定我们各企业家组织联合行动起来,恳请会员企业家自觉捐款救助四川灾区中小学生和学校,为受伤的孩子提供医疗救援,修复重建倒塌的校舍。以下为访谈实录:

企业家赈灾行动

企业家赈灾行动

  

  主持人王莹:新浪网的网民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王莹。现在可以说灾区的情况如火如荼,各方力量正在大力抢险救灾,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企业家代表一起探讨他们在救灾行动中的一些活动,首先介绍我们的嘉宾,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欢迎您。

  王石:新浪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坐在中间的是来自神州数码的董事长郭为先生,欢迎郭总。

  郭为:新浪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坐在最左边的是来自用友软件的王文京董事长,欢迎您。

  王文京: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企业家组成了一个机构,具体的情况请几位帮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王石:这是八个企业家的组织,叫NGO,就是非盈利的组织。今后在公益慈善和一些商业活动当中的论坛上,大家将联手一块儿共同行动。

  实际上这次汶川的大地震之后,企业家个人和企业都马上响应,进行个人的、企业的捐赠,进行采取一些拯救灾区生命的救援。现在我们介绍的这个活动,是八家企业一起联手做的,就是“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

  我是万科的董事长,但是我现在的身份还有两个,一个是八个组织的其中一家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事长,再一个是NGO组织的一个协调人。

  主持人王莹:应该说是三重身份了。

  王石:应该是后两种身份。

  郭为:我补充一下,我们八家有一定的渊源,七年前我们在第一次中国企业家论坛搞活动,然后逐步形成了这个组织。今年冰雪灾害的时候我们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行动,非常遗憾,后来王总提出这个提议,就是说因为作为企业家,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应该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大家联手来做一些事情。

  作王总有这个提议以后,得到了大家的呼应,这样我们就成立了这一个协调机制,因为王总是倡议人,所以我们就推举他做总协调人,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所以实际上今天我们三个人都是双重身份,更多的应该说是代表这个协调机构跟着王总一起,陪着王总一起做这个活动。

  主持人王莹:今天似乎第二重身份更加重要。

  郭为:第二个,我可能代表中国企业家论坛。

  王石:这八家是这样的,一个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再一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样一个讨论会每年都开,相当有号召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是时间最长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本身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这个背景,再往下就阿拉善协会,这是做生态环保的。再有还有像行业上的,像数字中国。

  主持人王莹:那我们这个机构有多大?有多少企业参与到我们这个机构当中?

  王石:差不多有一千家。

  主持人王莹:那我们这次捐助的力量也一样很强大吧?

  王石:我们这个捐助并不号召大家越多越好,而是可持续的,目标非常明确的一直发展下去。我们这次号召计划就是一千万,但实际上发出通知才一天,现在已经930万,很快就到位了。这次我们指定了“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这样一个行动,就是特指对学校儿童的受伤的康复治疗,不仅仅针对身体的受伤,还有心灵的受伤,再一个就是学校的重建,而且这个是要一直跟踪着往下做的。所以我们这回来要求捐赠的就是三个档级,五万,十万,二十万。

  主持人王莹:我们看到这个捐款有一个明确的数额,是五到二十万,一开始非常好奇,原来大家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得长久,变成一个可持续性的活动。

  王石:对,我们觉得这种行为对现在NGO的组织,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现在在中国,真正在民间的自发组织的力量还是相当弱的。像企业家组织的NGO相对来讲组织上比较健全、也比较活跃,而且号召力也比较强。所以这次企业家的NGO联手做起来的东西,对今后如何培育NGO更进一步发展,怎么样在出现抢险赈灾方面,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王文京:这等于是一个专项计划,因为各个企业不仅有不同的渠道捐助,而这次是一个通过八家企业家组织,形成专项计划,有专门的定位。

  主持人王莹:专门开会讨论的结果吧?

  王石:对,是秘书长联席会议最后的一个方案。

  郭为:这次捐赠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我们这几个NGO组织大家要联手为社会做一点事。

  主持人王莹:这次可以说是我们企业家联合的一次行动了,像神州数码,像用友软件,第一时刻就加入到这个活动当中,那有没有企业觉得一开始还不是很配合的?

  王石:应该没有,刚才讲了,我们这次的数额是一千万,一天时间就有了九百三十万。

  主持人王莹:没有上限吗?一千万就可以了?就把这些善款专项拨给灾区的儿童?

  王石:是一直跟踪下去的,而且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郭为:已经跟扶贫基金会签了协议,就是按照我们章程里面要求的,就是为了重建的过程当中,一个是现在小孩儿,学生小孩儿的救援,再一个,将来灾区学校的重建需要的支持,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再组织第二次、第三次,这次我们就是一千万,因为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表达这个意思。

  主持人王莹:像后续的工作应该是阿拉善生态协会负责跟踪完成了吧?

  王石:对,委托给阿拉善生态协会执行。

  主持人王莹:各个企业家也有自己的行动吧?

  王石::当然。

  主持人王莹:王总,万科都采取了哪些行动?

  王石::第一,我们当天就按照企业捐款,当然我觉得这是最直接的、最快的一种反应,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万科是个房地产公司,开发住宅的,当然非常关心对我们业主的影响,万科开发的城市主要是在成都,当然这是两层含义,一个,本身它就是受影响的一个地区,第二个,对灾区的救援它又是最前线。地震发生当天总部派驻人员在机场受阻,第二天飞到重庆再转进去的。我们在那里已经组织了20辆的车,有大平板车,有吊机,有推土机,待命指挥部来调遣,开往灾区进行抢救。

  第二个,我们有七千多员工是在四川的和灾区有关系的地区的,对他们来讲非常非常着急,我们现在通过登山协会、深圳登山协会、户外运动,一起组织救援队伍,还组织了专门的小组,带上微型电话,帮助员工和他们亲人建立联系。再一个,公司内部的员工的捐赠,等等,这些都在举行。

  主持人王莹:我们的救助措施还是非常详尽的。

  王石:万科是最大的住宅开发公司,第二天我们已经派了万科建筑援助中心的四位工程博士和清华大学地震研究中心的专家,赶赴成都。

  我们现在分三步,第一步先对万科的七个小区住宅项目进行鉴定。实际按照国家的防震规范,成都受的这种地震影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按照国家的建筑规范,不仅仅是成都,像西安,重庆这些地方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底震了之后对住宅建筑影响有多少,应该做一个非常认真的检查,不仅仅只看外表有没有裂缝。所以我们马上联络了香港理工大学,专门有专家用探测钢筋混凝土的仪器,应该这个礼拜六就能够赶到成都进行检查,检查预计两个礼拜会完成。再之后就会协助成都的有关部门对成都的一些建筑进行检查。而预计三个礼拜之后,万科聘

  请的日本专家和万科的和清华大学的这些专家组,在生命救援结束之后就开进灾区,对现在的建筑整个进行勘察,为今后的防震建筑提供数据,如何再检讨,比如说在地震出现的建筑缺陷方面,现在还没受波及的怎么想到加固,还有今后的建筑上怎么想办法更进一步加强。我们觉得,这次地震来讲你是没法防它的,但是你如何建筑更能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更耐震的建筑就显得更为重要。

  主持人王莹:万科可以说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不知道郭总,我们神州数码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赈灾呢?

  郭为:我们现在做了两件事,因为我们在成都有分公司,所以我们组织了一个志愿者的队伍到了都江堰,他们已经到那里,组织一些像抢救,大家组织了一个支援队,跟政府一起去做。第二个,我们也是在公司内部发起了一个自愿捐献的活动,现在已经捐一部分了,捐献将持续两周。

  主持人王莹:当地的员工有没有受到情绪的影响?

  郭为:还好,因为这次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我们网上,很多员工对灾区表达一种感受,非常感人。我们每个月会有一个内部的刊物,这一期我们应该发一个专刊。这次地震对于国家,对于这些受灾的难民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但是通过这个事情我也感觉到,从我们一个企业的角度我也感觉到,大家爱心的一种体现,所以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感动的事情。因为我们本身在四川有些希望小学,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为那些希望小学的重建,做一些后援工作。

  刚才王总也讲了,现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是一个紧急的抢险工作,我相信后面的工作比现在更多。

  主持人王莹: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中也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企业家团队的力量,那用友软件有没有派志愿者到前线呢?

  王文京:这次灾情发生之后,我们公司内部还是组织捐助,因为现在主要是救人,公司我们昨天通过全国工商联已经捐助了一百万给中国红十字会,与此同时我们也组织公司的员工募集这次的救灾款项,现在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另外我们现在在做的一项工作,因为我们是做企业应用软件和服务的,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做一个方案。在这次前期救人的救灾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很多当地灾区的生产企业,他有一个恢复生产经营的过程,在恢复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相应的是恢复他的信息系统,我们现在安排了专人在开始做这个方案,来协助灾区当地的企业尽快恢复他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此外,因为我们在当地也有机构,所以对当地的机构员工,包括他的家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公司后续再安排一些相应的措施。

 [1] [2] [3] [下一页]

拉住孩子的手--慈善是公益的一种(图)王文京

  主持人王莹:在这里我们切实的能感受到我们企业家在为我们灾区的群众送去信心,送去物力,财力,送去关心。那么几位是怎么看待慈善、公益事业的?

  王石:慈善更多的是对人的一个关怀,救助,公益一般来讲它就是比较广泛,慈善只是公益的一种。对生物濒临灭绝的保护,像关注比如说打工者后代的教育,它就是非常非常广的,而且更多的机构做的更专业一些。这八个组织有的是非盈利组织,但更多是行业上的协调,但有的就是专门做公益活动,像阿拉善协会,它就是专门环保生态,但无论是公益和慈善,在中国来讲应该说这几年的增长是比较快的,在以前来讲很多都是政府包揽下来的,很多公益慈善都是政府来做的。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开放,随着经济发展,更多的是转向民间,所以这几年NGO组织增长得比较快,当然和国际相比我们这边还是非常非常薄弱,有待于这方面的培育。一般理解到慈善活动,就是说捐助多少钱,捐钱当然非常非常重要,按照中国现在捐钱和国际上比,当然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但是应该看到它还存在问题,就是慈善公益本身是一项事业,事业就需要专业人员,而专业人员在这方面,我们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去宣传,如何去组织,如何去管理,这是一类,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八家秘书长联席会议,这个就是很专业的人员了,再一个,就是项目官员,说你捐了钱如何去执行,如何去落实,项目官员,无论是NGO的组织人员和项目官员,在中国这方面是非常非常缺乏的。而反而没有这样的专业,所以就很难做得很专业,很难做得很专业公信力就很难做好。

  所以中国现在出现一种情况,NGO在很小的时候,比如一批草根也做了十几年了,也相当不错,但始终就是那么小,做不起来,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它没有很专业的管理,你一大就很难运作起来,如果反而像这样,你突然得到很多钱了,可能弄不好是一个灾难,可能对这个组织是一个破坏,因为你没法健全的形成管理,财务管理,同样资金多了即使做公益,做慈善,他也会有问题的。所以中国NGO的培养确实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第二个,政府对NGO的支持态度现在也是在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只是过去都是政府把这些事情都做下来了,从学校的教育,到医疗,到保险,实际上都是政府承担下来的。但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放到民间去,市场是开放的,很多的资源也转到民间了,但真正的NGO组织还是这方面开放的不是很够。比如说NGO就是做这种公益活动的,在国外来讲就是登记制,你登记了就可以去做,但是在中国来讲还不是,所以要两点,第一,要有关部门批准,第二,单位还要挂靠,所以这样对中国NGO的培育也有影响。但是无论如何,NGO组织的发育成长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这次赈灾活动,可以感到中国如何在赈灾面前表现的政府和民间,和企业,和社会上如何联手起来行动,虽然是遭到了很大的自然灾害,但是感到这种联手起来,上下一心,让人感到这是一种很新的力量。

  主持人王莹:在这里我们也特别呼吁NGO组织能够更加专业化,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知道几位位老总是否把这种慈善事业也好,公益事业也好,注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呢?

  郭为::我觉得我们王总的理论实践比较强,我主要觉得从公司来讲,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有爱心,要有回报。你像我们这些人本身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可能我们到农村去还是一个农民,或者一个工人。

  主持人王莹:郭总一直比较强调这一点,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郭为:从我们神州数码2000年开始成立到现在,我们每年捐一所希望小学,我的口号就是说女同事省下一个口红的钱,男同事省下一盒香烟的钱,不要太多,就是表达一种感恩之心,就是你对社会的一种感恩。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就有这样一个,内部就有一个希望小学,就是我们一年捐一个,捐完以后我们是持续的,不是说几十万投完了就完了,后面每年还会给他们送铅笔,包括电脑的设备,我觉得我们这点点,对社会来讲这是非常非常小的贡献,但是我还是讲,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人,你做了这个以后你会心安,你会觉得对我对社会是有所回报的。当然有更多财富的时候可以有更大的财富,小的时候有小的回报,但是我们不强调多少,要有这个心,这样的话我觉得他就会和一个企业的文化凝结在一起,就是你这个企业怎么样去体现这种,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还谈何对别人负责任?那么我们这么一点小事都不肯去做的话,你还谈其他的东西不是空话吗?所以我们通过点滴的积累去培养企业的素质。所以这次有这样一个协调机构,因为我自己今年是中国企业家论坛的执行主席,我们的理事长是东升,大家也都是觉得应该联手一起做这个,实际我想大家也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王总在我们论坛上讲,让我们的心灵跟上脚步,你说它对我就是一种公益,对我就是一种慈善,因为通过他的讲,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就是它会启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当然受益了,你就会想的很明白,做的很好。所以我觉得在今天我也是想,我们可能在多元化的社会里边,各种形态都会出现,在这个时候可能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所谓基本的东西就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救援的时候,我们过去老讲家里面讲救急不救穷,短期怎么样去解决,救穷可能是要改变他的生态环境,那可能是公益,像阿拉善去搞生态,实际上本身能做的事情很小,但是他通过这种形式是对社会的一种呼唤,就是说大家都要去关心这样一个事情,只有大家都关心了,环境才能够有所改善。你说企业家再有钱,他能捐多少钱,他不能把地球改造了,但是他通过这样一个呼吁使大家意识到环境问题,沙漠化的问题对人类的影响。我想各种类型的NGO都有他的主题想法,比如说思想的交流,来推动整个改革开放的发展,数字中国可能就是通过不断的去探讨数字化对人类的影响,来引起大家对这个产业的重视,来发展这样的产业。可能大家都有各自的主题,这次我觉得我们也非常好的是说王总这样一个倡议,大家很积极的响应,然后可能就变成一个形态。刚才他讲我们其实都是,从单体来讲都比较小,但是可能我们慢慢,我们搞网络叫网网相连,就是我们一个网络很小,但是跟另外一个网络连接起来,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最后就形成一个大的,我们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通过平等互助协调的机制,去把一些事情慢慢做起来,实际上包括这次我觉得整个秘书处搞得非常好,我们确立了一个主题,不是简单说我捐一份钱,这样会把这个事情持续长期的做下去。

  主持人王莹:通过捐款这种形式,最主要的是唤起大家的意识,在这里不妨提议大家,按照郭总的说法,可以女士节省下来一只口红,男士节省下来一包香烟,真正为公益,为慈善做一些事情。不知道用友软件是怎么做的呢?

  王文京:现在我们感受到公益和慈善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自觉的责任,前个阶段大家谈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因为企业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同时也是个社会组织,像我们自己的企业,包括我们周边的企业,像我们这几个组织的成员企业,都感受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履行公益、环保、慈善作为一个自觉的责任和行为,我觉得作为自觉的行为和强加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很大的一个改变。而且在企业里面,现在在履行公益和慈善方面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整体的,还有一个就是员工。

  就是说作为企业整体,比如说类似这样的一些灾害事件出现,很多企业,包括我们的企业都会作为整体来做相应的一些捐助,一些救济活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感到现在企业里边的员工,到每一位普通的员工,现在大家这个方面的意识和精神都很好,包括这次四川的地震灾害,像我们公司内部的员工,我觉得也是很感动,大家很自觉很自发的来组织捐助,不光是说我们企业要捐助,企业里边的员工个人都在积极行动,所以现在企业里边这样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的参与,已经是两个层次了,一个是企业的,一个是企业里边的员工,都在积极参与。

  像我们俱乐部的一些成员企业,这次就在四川我们的四通集团,就是艾敬这边,他现在已经派了几个小组就到现场去做勘察,还有像俱乐部里面田溯宁,他因为刚到美国,他现在就想通过组织一些美国心理方面的专家,希望能够通过组织一些这样的专家来协助灾后,对受灾地区人群的心理救治,所以现在已经把这种公益和慈善活动,不仅仅是停留在捐助钱款的层次,已经把它更专业的在开展。

  主持人王莹:要有这种自觉的意识,不知道我们这个机构里有没有港台的一些企业家,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吗?

  王石:刚才介绍了,实际上阿拉善里本身它是一个基本就是一个全球华人的这样一个做生物多样性的,在这里比较活跃的是台湾的,有20多家,而且很有意思,有的是在大陆有投资,有的在大陆没有投资,显然他们相对来讲做NGO这方面,台湾相对来讲,台湾和香港比我们主体大陆这方面,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前面一些,这方面也比较有经验。据我的了解,本身在NGO的开会,这种活动,他们一直都是比较积极的,比如说我们搞阿拉善生物多样性,本身阿拉善实际上我们要做的那个是很有限的,搞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不是人堆上钱花出去就起作用的,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要他们自己自觉自愿往前推进,往往是四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发挥作用。

  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自己企业也去做,我是刚当选会长,以前是副会长,万科本身就是受益的,像我们在广西做的扶贫项目,比如说解决当地的扶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地的一些生物物种,我们请了专家去阿拉善,而广西很多比如如何改善农民的种植,提高收入,比如说甘蔗,很多甘蔗是来自台湾,但是由于这几年台湾不种甘蔗了,所以买不了甘蔗苗了,我们就通过台湾的企业家请这些台湾的失散的甘蔗专家,咱们再到广西去,协助当地改善蔗农的种植品种。

  主持人王莹:他们的积极性怎么样?

  王石:一直都非常积极,不仅仅做阿拉善的工作,到第一线去检查,只要你在大陆这边有需要的,他们能做的,都是一个电话,因为那个给的钱很有限,一年就是十万块钱,但更多来讲实际上他们的时间,他们的精力,他们的资源,实际上刚才郭为说的一个词很好,实际上就是网络,钱是一方面,因为企业家特殊的地位,特殊的社会动员力量,把这个网络利用起来,动员起来,来进入这个工作应该效率要比钱来得更高一些。实际在国际上一些大的NGO组织来讲,对于企业家的加入,是把他的时间算成钱的,当然你投钱,当然需要投钱,更多看重你这个企业家有经验,和你的社会网络如何能进来,把你在这个协会里付出多长时间,是给你折算成钱的,也就是说企业家借这个角色,不仅仅说他有社会动员资源能拿出钱这样一个层面,更多还是他的经验,他的网络怎么来介入这个事情,比如刚才举广西种甘蔗的这样一个例子,实际上你在帐面上一分钱没有显示出来,但是整个他把专家请过来,专家起改善良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灾区的老百姓是我们的亲人(图)郭为

  主持人王莹::也可见我们企业家也有一些潜在的力量。

  王石:力量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这次组织解决的协调,它的意义不再是一千万,意义就在于它差不多是背后的一千家企业家,有八个这样的NGO组织联络起来,将来不仅仅这一个事情能做下去,而且是跟踪做下去,而且将来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人口这么大的国家,尤其现在贫富又这么悬殊,自然灾害频发的这样一个国家,所以像企业家联手起来,将来做的事情可以说越来越多。当然说这种网络,网络也很重要,狭义的网络,比如互联网,新浪,其实这回比如八家企业家的这样一个行为,应该说一千万不是很大的数字,新浪能开出专门的这样一个栏目,把这次手牵手这样一个挂上去,显然它的影响力传播力,比你单独做这个影响就大的多,所以要说到网络发挥作用,显然这个互联网的作用也是相当相当大的。

  主持人王莹:所以关于我们企业家联合捐赠的事情,也请各位网友关注我们新浪财经,在那里也有详细的报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位网友他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善款,拉住孩子的手这个专项资金,怎么样能够准确的到达我们孩子的手中?确实像你们说的,把这些钱用到你们所说的那些项目上去?

  王石:因为像阿拉善本身它已经在阿拉善执行公益活动有4年,这方面是比较有经验的,第一,我们是通过国家级的扶贫基金会,就是中华扶贫基金,我们八个组织的钱不再汇集,直接打到扶贫基金会里,当然扶贫基金再按照收到的钱给我们打现在收到多少钱。第二个,非常明确有指定的,第一个是赈灾当中儿童的心理和身体恢复的治疗,第二个,就是在下一步学校的重建,显然这个名单,重建的学校都是由扶贫基金提供的。再有,我们八个组织同时还在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

  主持人王莹:是有多方监督的。

  王石:就是第三方,比如我委托一家会计事务所,或者委托有财务审计功能的大的公司,比如说我们在阿拉善做的,我们委托的GE,GE的财务公司这样的专门审计部门,像这样做基本来讲不仅仅是我捐了款就完了,而且非常明确的一直跟踪下去。

  主持人王莹:切实地保证这些善款能够到达这些孩子的手中。

  王石:对。

  王文京:在后面专款的使用上,会监督和协助第三方把这个专款专用给用好。

  王石:有落实,有跟踪,有审计,完了再有评估。

  主持人王莹:大家放心吧,这些善款一定会到达灾区,到达孩子们的手中。节目最后还是请我们各位老总说上一句话,也算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种祝福,一种祈福。

  王文京: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为以后中国企业家联合的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也是开一个好头。

  郭为:我只是祝愿在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受灾的老百姓能够迅速的解脱痛苦。

  王石:我要说的是灾区的老百姓是我们的亲人,到灾区第一线抢救,这些支援队伍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和我们的亲人心连心,手拉手,共同战胜这个灾害,重建家园,让我们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自豪。

  主持人王莹:谢谢你们的爱心,同时在这里我们也预祝我们的灾区人民能够尽快的摆脱困境,赶快的好起来。感谢我们各位老总的光临,

  同时也感谢我们各位网友的收看,朋友们,再见。

[上一页] [1] [2] [3]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