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愁眉苦脸,难道不过日子啦,不可能啊?所以嘛,放宽心、放宽心。”51岁的蒋老汉说。昨天,这个本地人在自己露宿的帐篷边,摆了一个特殊的“龙门阵”。
这是都江堰进入“5·12”震后的第4天。四川人达观的天性,渐渐把抗震救灾纳入自己的生活细节。
达观抗震之一:“赵本山”摆“龙门阵”
所谓“龙门阵”,是成都人的俗语。意思是当地人说话用“摆”,也就是“铺开来说”,地点最好是在悠闲的茶馆。
蒋老汉的“龙门阵”就摆在通往都江堰市区的二环路上。自从“5·12”地震后,他们一家7口就在这里打铺盖。
昨天中午,一家人摆好了桌子,吃了点花生泡菜,打了会小牌。捧了一杯浓茶,蒋老汉“摆”起了地震当天的情形,“我们在农家乐耍(四川当地语,意思是玩)呢。一下地震了,周围房子全倒了。”
“当时你不怕嘛?”记者问。
“怕啊,所以现在有家不敢回。”蒋老汉说。
“那你现在还笑嘻嘻的。”
“不笑,日子就能好过吗?”蒋老汉说着,突然脸色凝重,“别人说我有点像赵本山。现在我一家人住在街上,可比他严肃多了。”
说完这句,老汉大笑。“其实啊,我们怎么也不会离开都江堰。这是我们的家。日子嘛,一定要过下去的。”蒋老汉说。
说话间,脚下又有数次余震。可蒋老汉不在乎,继续着他的“地震龙门阵”。
达观抗震之二:“的哥”乐做志愿者
目前,去都江堰打车有了不小的困难。前天和昨天,记者连续两次在当地著名的李冰像广场附近拦车,皆无果。10分钟后,好不容易有辆空车,却被“的哥”告知,不行,有急事。
问题是,本报记者眼前的空车一排排。为什么他们频频拒载呢?
5分钟后,记者总算坐进一辆出租车,问起原因。“不是拒载,而是他们要做志愿者,从震区往外运伤员。”“的哥”说,他姓全,地震后,有个亲戚陷在了汶川县,心里很急。
想到身边不少人也是这样,小全打算把记者送到成都后,就自己制作一个“志愿者”的牌子,贴在车窗上,多往震区跑跑。
车到成都,临到付钱,小全忽然说,收30元油钱吧,“你们是来采访震区的,怎么能多收钱呢?”
都江堰进入震后的第4天,当地不少“的哥”和小全一样,挣满每天的油钱后,开始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
达观抗震之三:缺水,但迄今水价不贵
水!对大震后都江堰市里人们的生活,是一个难题。
这是一座以水闻名的城市。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李冰父子治水,筑堰围堤,始成都江堰。然而,在二千多年后的这段日子,大震使得这座城市的水变成了稀缺资源。目前,这里惟一的饮用水渠道,来自瓶装矿泉水,惟一的生活用水渠道,来自成都等受灾程度较轻地区的送水车。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座受灾严重的城市,记者发现,人们对于水的态度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糟糕局面。
在该市街头的一处小卖部,摊主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时候在水上动点小脑筋可以发财,但那是什么钱!你要是拿水的问题来抬价,被大家打死也是活该!“我们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全国都在支援我们,地震了,楼塌了,水没了,但都江堰人的骨气是压不垮的。”
事实上,这种信念存在于诸多摊主心中。地震发生3天,都江堰市一个个小卖部的矿泉水价格依然和往常一样。即便是在灾难发生的首日,该市矿泉水极其稀缺,也未发生过水涨价的情况。
从水,可以窥出大震后这座城市灾后重建的一个破题信念和未来的方向。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北川中学10名被掩埋者生还
下一篇:记者在四川卧龙采访亲历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