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我们正在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与时间赛跑,与伤痛赛跑。诚如温总理所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
同时,一个必须正视的细节是,汶川地震发生已经超过3天。一般而言,灾后最初的72小时是能否成功解救被困人员的最佳时间。灾后3天抢出生命的存活率是30%,5天就只有7%了。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妥善应对。
其一、相关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防止疫情发生。我们不会忘记,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诸多国家,造成人员大量死亡。时隔不久,令人担忧的疫情终于出现了。2005年1月5日,印尼班达亚齐的两个难民营出现了霍乱病例。同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如果海啸幸存者最近几天仍得不到清洁水和其他基本生存保障,此次灾难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增至30万人左右。虽然在各方努力下,疫情并未大面积暴发,但是,对此我们不得不重视。
其二、要警惕谣言。据报道,地震发生后,公安机关陆续发现有不法人员通过互联网借机造谣,散布虚假信息,甚至危言耸听,扰乱人心。必须承认,抗灾越到危急关头,就越会有流言散布。同时,随着死难者人数的陆续攀升,灾区人心势必愈加沉重,氛围会愈加沉闷,就更容易给危言耸听者提供了扰乱人心的时机。因此,在这关口更应该严加防范,免得灾区人心大乱,对抢险救灾工作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其三、对灾区民众进行心理干预,特别是对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进行心理救助,这是当前最关键的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失踪者生存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那些幸存家属遭遇的是巨大的心理挑战。同时,在地震中,有很多人因过度惊吓而瘫坐在坍塌的房屋废墟间和已扭曲变形的道路上,这些人也需要心理减压治疗。
2004年,伊朗巴姆发生地震,随后,联合国灾难评估协调小组的专家呼吁有关各方重视灾民的心理问题。一个细节是,由于亲人在大地震中全部丧生,一名伊朗年轻士兵因承受不了巨大悲痛而开枪自杀。专家警告说,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将会有更多的自杀者出现。
灾难事件对儿童、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尤为严重,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心理救助,他们将永世陷入阴影之中,甚至走上绝路。据报道,在日本,地震发生后,有3类工作人员最先赶到现场:消防人员、新闻记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关注心理卫生、干预心理危机,既是公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正常选择,也体现一个国家人文关怀和文明的程度。在许多国家,心理危机干预目前已经成为抢险救灾的当然组成部分。遗憾的是,现在我国能够从事灾害心理干预的专业人员不足200人。
温总理说:“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是的,在这一浩劫面前,我们责无旁贷,别无选择,我们的善后工作更细致化,救助工作更人性化,期待地震危害降到最低,期待早日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