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中国桥梁安全问题所在:规范标准太低

2009-05-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公路桥梁的短寿首先源于设计规范对耐久性的低标准要求。”陈肇元院士在咨询报告中写道。他是该咨询项目的负责人和编写人。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在安全设置上的低水准,与过去长时期内一直处于物资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有关。到了今天,实际上是用过去贫困、落后年代的标准,去建设满足现代化需求的土建设施工程。 

    我国的结构设计规范片面依靠过去的统计数据,不考虑结构在建成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所带来的可能需要。 

    由于我国规范规定的车辆荷载安全系数为1.40,低于美国的1.75和英国的1.73,这就使美、英桥梁需要承受的车辆荷载效应设计值(标准值与安全系数的乘积)分别高出我国规范所需的40%和59%。另一方面,在估计桥梁构件本身的承载能力时,我国规范规定的材料设计强度又定得较高,因而对车辆荷载来说,我国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仅为美英的68%和60%。 

    桥梁土木工程经常处于干湿交替、反复冻融和盐类侵蚀的环境中,以致一些桥梁包括大型桥梁不需大修的使用寿命仅有一二十年,甚至不到十年就被迫大部拆除重建。按照交通部以往的桥涵设计规范,室外受雨淋(干湿交替环境)的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最小设计厚度尚不到国际通用规范规定的一半。 

    “如果规范上没有确切要求,怎么能追究设计者的责任呢?”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范立础院士在做学术报告时认为,我国的桥梁规范应及时修改。 

    “科学不可能认识到终点。如果以前的规范做得不够谨慎,对风险估计得不足,那么在新规范里就要改进。我国的规范几乎是多年不改,而美国的规范每3到4年修订一次。” 

    由于规范缺失,现在我国很多新建的特大型桥梁的疑难问题,都是通过立项目、搞科研的方式解决。“但是个案做得多了,最终应该把这些科研成果上升到理念归类的高度,把共性的东西及时归纳起来。除了设计,管理、养护也应该用规程‘管’起来。”范立础说。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