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钢铁厂白云鄂博稀土铁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矿,开采至今已40多年。矿工们长期接触含钍矿尘,肺内钍的沉积量多高?对其呼吸道、周围血象和肝功是否有影响?能否引起超额肺癌发生,如何防治?
为寻找答案,从上世纪70年代末,由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陈兴安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与白云鄂博铁矿职工医院协作,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研究。近30年来,课题组发布了一系列蜚声国际放射卫生学界的研究成果,近日,这项名为《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肺内钍含量怎么测
钍,一种天然放射性金属,通过中子轰击,可得到核燃料。由于吸入含钍稀钍矿尘对健康影响的问题涉及巴西、印度、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多个国家,因此,课题组在白云矿的研究引起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关注,项目组编写的专著和论文也被多次引证。
白云鄂博的矿石中含有致癌源二氧化钍和二氧化硅,其厂房空气内钍尘和钍射气子体浓度很高。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卫生部曾多次派出专家深入矿区,调查矿工健康状况,但由于缺乏肺内钍尘量的测试装置,无法作出明确结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制出能够测定肺内钍含量的装置成为课题组的首要任务。1982年,陈兴安到美国国立阿贡实验室学习,购回4000多美元的设备,回国后经改进,研制出适用于我国矿山、移动式的负高压静电呼出气中钍射气子体测量系统,结束了我国长达20年盲目学习前苏联“尿钍化学分析法”错误经验的历史。这套装置有两个优点,一是对人肺内钍的最低探测值为0.22Bq,达到国际标准要求,二是便于携带。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其后的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的关键所在。
长期吸入可诱发肺癌
应用上述测量装置,从1983~1994年,课题组先后对638名矿工进行了1158次呼出气中钍射气活度测定,并对143名对照人员进行测定,发现接尘矿工肺内钍活度的平均值为1.60Bq,而对照组的平均值为0.30Bq。课题组用双盲法对275名矿工的X线胸大片进行分析,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当肺内钍尘沉积量达到756毫克时,就可以引起O+期肺。这个数据提醒被检矿工注意防护,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避免O+期尘肺的发生。
在历时10年的研究中,课题组还在国内外首次对接尘矿工的周围血象4项指标及4项肝功能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只要肺内钍沉积量不超过11.11Bq,上述8项指标就不会改变。这个发现彻底消除了矿工的疑虑。在此期间,课题组还对1名I期尘肺矿工进行了长达7年的动态观察,发现其肺内44%的钍以113天的半排期排出,提示当矿工肺内钍达到4.44Bq时,应该调离接尘岗位,以避免产生尘肺。
从1987~2002年,课题组又对36名接尘矿工进行肺癌死亡率的回顾性调查,经反复分析论证,课题组一致认为,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由于接尘矿工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钍稀土矿尘和较高浓度的钍射气的短寿命子体而诱发的首批10例超额肺癌死亡病例。这一具有“历史性突破”的发现,不仅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权威结论进行了有益补充,也结束了长期认为上述矿尘只能引起混合尘肺而不具致癌性的传统结论。之后,课题组根据矿工肺内钍沉积量以及车间空气中钍射气短寿命子体浓度,对1977~2001年的27例肺癌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二氧化硅诱发的肺癌死亡率明显高于由二氧化钍和钍射气短寿命子体诱发的肺癌,从而指明了该矿防肺癌的关键是降尘。
除尘密闭免受钍害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必须让矿工免受钍尘之害,课题组牢牢把握这一宗旨,始终把科研成果同防治措施相结合。课题组冒着辐射的危险,先后16次深入现场调查,每次调查结束后都及时向矿领导和班组干部进行宣讲和汇报,这对于消除干部和职工对放射性钍的不必要恐惧心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查结果引起了矿方的高度重视,根据课题组意见,矿方建立了电除尘装置,破碎车间建立药物喷水装置,振动筛实行了密闭化,工人休息室安装排风设备并建立湿式清扫制度。据测试,这些防护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破碎车间的粉尘平均浓度2001年比1983年下降了110倍,而接尘矿工肺内钍活度的平均值则下降了3倍多。
在矿工中宣传科学防护知识也是课题组的主要工作之一,有一名叫刘丙忠的矿工,每天坚持长跑4000米,上班时间始终坚持戴口罩,结果肺内钍的测定值低于1Bq。课题组通过对刘师傅的追踪研究,在矿工中大力提倡戒烟和长跑运动。矿方还根据课题组建议,建起了专供矿工冬天锻炼身体的工人俱乐部,并对少数肺内钍沉积量接近或超过两个调查水平者,调离粉尘作业,对于肺内达到1个调查水平者则优先疗养,深受矿工欢迎。
上一篇:冶金工厂如何通风及防尘毒危害
下一篇:电焊工尘肺的症状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