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密闭空间作业谨防职业中毒事故

2009-06-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地下密闭空间,如地下管道、涵洞;地上密闭空间,如垃圾站、发酵池等。密闭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除了坠落、磕碰等机械事故外,对工人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其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常见的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以及缺氧环境。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引起劳动者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相关单位及从业人员务必做好以下各项工作:用人单位应加强实施密闭空间作业的管理,具体包括(1)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并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2)确定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明确各自职责。(3)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5)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实施密闭作业必须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1)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检测,了解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因素,通常先测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性气体,最后有针对性地测定有毒气体,气体的浓度须低于GBZ2.2的规定。(2)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3)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4)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时,作业人员必须按照GB/T18664-2002的要求选择和佩戴呼吸性防护用品,并系上安全带。(5)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期间至少要安排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6)应根据需要配备通讯、照明、应急救援设备等。(7)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时,救援人员应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迅速将窒息者或中毒者移至户外露天处,施以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同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