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甲烷等。
★一氧化碳
(一)理化性质
无色、无气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2.4%。
(二)接触机会
1.冶金工业:如炼焦、炼铁、铸造、热处理、羰基镍和羰基铁的制取等。
2.化工工业如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甲酸、草酸、丙烯酸等的生产等。
3.可燃气体制取:如煤气、水煤气等。
4.矿山爆破、内燃机尾气等。
5.其他:家庭使用煤气、煤炭等不当亦可产生一氧化碳。
★硫化氢
(一)理化性质
硫化氢为无色、易燃、有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而生成氢硫酸。亦溶于乙醇、汽油、煤油。
(二)接触机会
1.石油工业:如石油开采、炼制中脱硫和废气排放;
2.冶金工业;如镍、铊、锑等炼制提纯;
3.染料工业:如含硫染料的合成和使用;
4.化纤工业:如硫酸精炼,二硫化碳、对硫磷、乐果、含硫药品的合成
5.橡胶工业:如橡胶的硫化
6.造纸工业、制糖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加工、亚麻浸渍等,皆有硫化氢产生;
7.环卫环境行业:如粪坑、污水管道、地沟等的清理、疏通等。
★氰化氢
(一)理化性质
为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液体。易蒸发、易溶于水称氰氢酸,在水中易水解成甲酸和氨。在空气中可燃烧。
(二)接触机会
1.化工工业:如氰化氢制备、硫氰酸钾、硫酸二甲酯、丁二腈、丙烯腈等合成。
2.染料工业:如活性染料中间体三聚氯氰的合成。
3.电镀、冶金工业:如氰化法富集铅、锌、金等贵重金属提取、钢的淬火等。
4.农业:如熏蒸灭虫等。
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氯气、光气、双光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硫酸二甲酯、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氨、臭氧等。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慢性损伤。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通常先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咽干、咳嗽、胸闷等症状,随后这些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经过几小时至3天不等的潜伏期后症状突然重现,很快加重,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等,可因肺水肿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症等导致残废。
★氯气
(一)理化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有剧烈刺激气味的气体,高压下呈液体状态,易溶于水、碱液及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氯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形成光气。
(二)接触机会
1.化工工业:如电解食盐、氯碱、盐酸、光气、氯化苯、氯乙烯、氯乙醇等合成。
2.农药如各类有机氯农药制造。
3.制药、塑料、颜料、印染、合成纤维、皮革、造纸等工业。
4. 消毒:如医院、游泳池、自来水等。
★氮氧化物
(一)理化性质
氮氧化物俗称硝烟,是多种氮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即笑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其中除二氧化氮外,皆不稳定,最后都可变为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在常温下为红棕色刺激性气体,可溶于水、二硫化碳、碱等,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二)接触机会
1.化工工业:如硝酸制造、硝基炸药、硝基纤维、苯胺染料合成。
2.矿山爆破。
3.焊接行业:如电焊、气焊、氩弧焊、气割等。
4.农业:青饲料贮存不当,像“谷仓气体中毒”。
5.其它:如金属酸洗、内燃机废气等。
★光气
(一)理化性质
光气又称碳酰氯,常温下为无色、有霉变干草和腐烂水果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易溶于醋酸、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二)接触机会
1.化工工业:如光气合成;
2.农药制造:如西维因制造;
3.医药工业:如先锋霉素、海群生;
4.染料工业:如猩红酸及二异氰酸甲苯酯等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5.其它:如光气输送管道泄漏及容器爆炸、氯碳氢化合物和聚氯乙烯燃烧、用四氯化碳灭火及金属冶炼等都可能接触光气。
★氨
(一)理化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加压成为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水溶液称氨水,氢氧化铵,具强碱性。
(二)接触机会
1.化工工业:如合成氨、化肥、制碱等。
2.制药工业、塑料、染料、树脂、冷冻、皮革、石油精炼、合成纤维、致冷等工业。
3.液氨运输、制氨设备检修、有关管道爆裂等可造成氨的大量外逸。
窒息性气体与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具体措施可采取:
1.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这类毒物,如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2.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3.加强通风,使毒物尽快排出。
4.进入有毒场所应有切实可行的防护装备,如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等。
5.加强防毒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6.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对接触毒物人员做好健康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一篇:排水管线下井作业安全
下一篇: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