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毒物的种类繁多,毒物的危害程度和中毒的机理也不相同,分析毒物危害因素时应注意:
1) 分析工艺过程,查明生产、处理、储存过程中存在的毒物名称和毒物危害程度等级;
2) 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作为参考、类比;
3) 分析毒物传播的途径、产生危害的原因。按空气中毒物最高容许度、毒物危害程度和作业时间,确定毒物的种类、分布、危害方式、危害范围和主要毒物危害。
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最高容许度请见附录4-6。该附录中未列出的毒物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可参考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1997——1998年生产环境化学物质阈限值。
编号 |
物 质 名 称 |
最高容许浓度(mg/m3) |
|
一、有毒物质 |
|
1 |
一氧化碳* |
30 |
2 |
一甲胺 |
5 |
3 |
乙醚 |
500 |
4 |
乙腈 |
3 |
5 |
二甲胺 |
10 |
6 |
二甲苯 |
100 |
7 |
二甲基甲酰胺(皮) |
10 |
8 |
二甲基二氯硅烷 |
2 |
9 |
二氧化硫 |
15 |
10 |
二氧化硒 |
0.1 |
11 |
二氧丙醇(皮) |
5 |
12 |
二硫化碳(皮) |
10 |
13 |
二异氰酸甲苯酯 |
0.2 |
14 |
丁烯 |
100 |
15 |
丁二烯 |
100 |
16 |
丁醛 |
10 |
17 |
三乙基氯化锡(皮) |
0.01 |
18 |
三氧化二砷及五氧化二砷 |
0.3 |
19 |
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换算成CrO3) |
0.05 |
20 |
三氯氢硅 |
3 |
21 |
乙内酰胺 |
10 |
22 |
五氧化二磷 |
1 |
23 |
五氯酚及其钠盐 |
0.3 |
24 |
六六六 |
0.1 |
25 |
丙体六六六 |
0.05 |
26 |
丙酮 |
400 |
27 |
丙烯腈(皮) |
2 |
28 |
丙烯醛 |
0.3 |
29 |
丙烯醇(皮) |
2 |
30 |
甲苯 |
00 |
31 |
甲醛 |
3 |
32 |
光气 |
0.5 |
|
有机磷化合物 |
|
33 |
内吸磷(E059)(皮) |
0.02 |
34 |
对硫磷(E605)(皮) |
0.05 |
35 |
甲拌磷(3911)(皮) |
0.01 |
36 |
马拉硫磷(4049)(皮) |
2 |
37 |
甲基内吸磷(甲基E059)(皮) |
0.2 |
38 |
甲基对硫磷(甲基E605)(皮) |
0.1 |
39 |
乐戈(乐果)(皮) |
1 |
40 |
敌百虫(皮) |
1 |
41 |
敌敌畏(皮) |
0.3 |
42 |
吡啶 |
4 |
43 |
金属汞 |
0.01 |
44 |
上一篇:H2S中毒的防治对策 下一篇:眼与职业病及化学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