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职业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其性质、特征也各异,要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必须掌握各类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形式、种类、危害、度量指标、安全卫生标准等。
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生产性毒物。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这种病变叫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职业中毒的发生,与毒物本身的性质,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数量,接触时间及身体状况,防护条件等因素有关。
1.生产性毒物类型
生产中可接触到的生产性毒物类型很多,各种生产性毒物常以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其中固体和液体形态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如果不挥发又不经皮肤进入人体,则对人体危害较小。而气体或气溶胶性毒物污染作业环境的空气,随呼吸而危害人体,是作业场所防毒的重点。从不同侧面可将生产性毒物划分为不同类型。若按毒物的化学属性可分为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两大类,若按毒物的物理形态或毒性不同则可分类如下:
(1)按毒物的物理形态不同分
①有毒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②有毒蒸气: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而形成的气体,如苯、汽油蒸气、熔磷时的磷蒸气;
③烟尘、气:悬浮于空气中的凝聚性固体微粒,通常其直径小于0.1μm。有机物加热或燃烧时可产生烟,如塑料、橡胶热加工时产生的烟,金属(如铅)熔炼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及氧化后也能形成烟。
④有毒有害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毒液体微粒,由于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如铬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等。
⑤生产性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分散性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μm,多为固体物料经机械粉碎、研磨时形成,如制造铅丹颜料的铅尘。
由烟、雾、尘悬浮于空气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2)按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分
①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属此类毒物。所有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机体组织上时均能引起组织发炎。
②窒息性毒物:常见的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
③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脂肪族硫化物、苯胺、硝基苯等均属此类毒物。这类毒物主要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④全身性毒物:其中以金属为多,如铅、汞等。
也可按化学属性及毒性分为:①无机剧毒物:毒性极大,少量进入人体就足以致命,如氰化钠(钾)、紫铜盐、三氧化:二砷、氯化汞等;②有机剧毒物:毒性很大,中毒后不易救治,如有机磷类;③无机有毒物:致死量较高,一般不溶于水,如红丹等;④有机有毒物:毒性较低的毒害物,如四氯化碳等;⑤感染性物质: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
2.生产性毒物的度量指标
评价毒物的毒害大小通常用毒性来表示,毒性的计算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如吸人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目前通常用实验动物的死亡数来反映物质的毒性,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
(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牛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的。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上述的剂量是指动物每千克体重所含有毒物的毫克数,单位为:mg/Kg。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毒物的质量大小,空气体积用立方米或升表示,毒物的质量用毫克表示,因此浓度单位为:mg/m3,mg/L。
当有毒物为有毒气体时,也可用体积来表示气态毒物的量,这样有毒气体的浓度单位通常还有百分比(%)或PPm,它们的关系为1%二10000PPm。
3.生产性毒物的安全卫生标准
我国安全卫生标准采用最高允许浓度法,即规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有毒物浓度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有毒气体、蒸气及粉尘等共120种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其中一般作业环境可能接触的部分有毒物体的最高允许浓度见表1—3。
表中数值均以单种有毒物质、稳定发生量及8小时工作为前提,若情况不同,可按下式进行换算:
式中:C8——相当于8小时内的当量浓度,mg/m3;
Cl、C2…Ci——不同作业时间内接触的某种有毒物的浓度,
mg/m3;
T1、T2…Ti——不同作业时间,h
i=1,2,3…——对应的作业环节数;
[M]——作业中所接触的某种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mg/m3。
如果计算结果C8≤[M],表示此作业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否则不符合卫生标准。
当工作地点存在两种以上毒物时,应考虑联合作用,可用下式进行评价:
式中:C1、C2…Cn——各种有毒物质的实测浓度,mg/m3;
M1、M2,Mn——各种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mg/m3。
如果计算结果≤1,表示有毒物质浓度低于最高允许浓度,则此作业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若计算结果>1,则此作业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
上一篇:职业中毒成因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