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易燃液体的危害及防治——1,1-二氯乙烯

2006-04-1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1-二氯乙烯又称偏二氯乙烯,是无色、易燃液体,带有不愉快气味。由乙炔和氯在四氯化碳和氯化铁存在下反应,或由1,1,2-三氯乙烷与碱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2H2Cl2。相对分子质量:96.94。熔点:-122.6℃。沸点:31.6℃。饱和蒸气压:65.98kPa(20℃)。闪点:-28℃。自燃温度:530℃。临界温度:220.8℃。临界压力:5.21Mpa。相对密度(水=1):1.21,相对密度(空气=1):3.4。溶解性:不溶于水。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6.5%~15.0%(体积分数)。燃烧热:1094.9kJ/mol。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危险货物编号:32040,UN编号:1303,CAS号:75-35-4。
    主要用途  用作辅聚剂、胶黏剂和制造有机合成纤维等。
    健康危害表现  吸人高浓度二氯乙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表现为麻醉作用,重者发生昏迷。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短时间接触低浓度二氯乙烯,眼和咽喉有烧灼感,咳嗽;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呈酩酊状态;吸人高浓度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除黏膜刺激症状外,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人中毒者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吸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预防措施  改革工艺,生产过程密闭,隔离操作,加强通风。做好个体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戴防毒面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不宜长久储存。与氧化剂分开存放。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m/s),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运输中应配懂防护知识的押运员。
    发生泄漏事故时,疏散泄漏污染区的人员至安全区。应急人员戴空气呼吸器,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