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易燃液体的危害及防治——硝基甲烷

2006-04-1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硝基甲烷是五色油状易燃液体。由甲烷经气相硝化而制得,或由一氯乙酸钠与亚硝酸钠作用加热制得。
    分子式:CH3NO2。相对分子质量:61.04。熔点:-28.6℃。沸点:101.2℃。饱和蒸气压:3.71kPa(20℃)。闪点:35℃。自燃温度:415℃。临界温度:315℃,临界压力:6.30MPa。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2.11。溶解性:溶于水、醇和碱溶液,水溶液呈酸性,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接触明火,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以发生爆炸。爆炸极限:7.1%~63%(体积分数)。燃烧热:708.1kJ/mol。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无机碱类(NaOH、KOH)等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危险货物编号:33520,UN编号:1261,CAS号:75-52-5。
    健康危害表现  吸入或摄入本品后对身体很有害。在体内血液中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致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吸收后体内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引起青紫。由于组织缺愧疚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对皮肤无刺激作用,也不易经皮肤吸收。
    急救措施  吸入中毒时要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进入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注意个人卫生。
    本品属高闪点易燃液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暴晒。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撞击和震荡。
    发生泄漏事故时,疏散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收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