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作业
1.高温作业的概念
在建筑施工中露天作业,常可遇到气温高、湿度大、强热辐射等不良气象条件。如果施工环境气温超过35℃或辐射强度超过1.5Cal/cm2•min,或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80%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高温下作业,其对人身的影响:
l)体温和皮肤温度:体温升高是体温调节障碍的主要标志;
2)水盐代谢的改变;
3)循环系统的改变;
4)消化系统的改变;
5)神经系统的改变;
6)泌尿系统的改变。
3.中暑的特征
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严格区别,而且常以混合式出现,统称为中暑。
①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一定时间后,如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软弱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这就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此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的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
②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如有下列症候群之一,称为轻度中暑:人的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微弱等。轻度中暑经治疗,4~5h内可恢复。
③重度中暑。除有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中暑的病例,常常是三种类型的综合表现。中暑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并不单纯由太阳照射头部而引起,而与劳动量大小,水盐丧失情况,营养状况、性别(女多于男)等条件有密切关系,症状虽然有日射病的表现,但常有体温升高,有时还有肌肉痉挛现象。
(二)防暑降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①组织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等。
②技术措施:改革工艺,减少与热源接触的机会,疏散、隔离热源。
③通风降温: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挡阳措施等。
④卫生保健措施:供给含盐饮料,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到现场巡回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上一篇:物理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下一篇:高温作业预防中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