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灼伤的危害及其防护

2011-05-2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灼伤的分类

    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灼伤。按发生的原因不同,灼伤可分为化学灼伤、热力灼伤和复合性灼伤。

    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属化学灼伤。在化学清洗施工过程中,可导致化学灼伤的物质形态有固体(如烧碱)、液体(如硫酸、硝酸、高氯酸、双氧水等)和气体(如氟化氢)。化学灼伤的致伤原理是化学物质与皮肤或粘膜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并具有渗透性,对细胞组织产生吸水、溶解组织蛋白和皂化脂肪组织的作用,从而破坏细胞组织的生理机能。化学灼伤的伤害部位不仅包括表皮,对呼吸道、消化道也能造成灼伤。有些物质溅入眼睛后,还容易造成眼睛失明。

    接触炽热物体、火焰、高温表面和过热蒸汽等,所造成的伤害称为热力灼伤。化学清洗施工中,电焊、气焊、电加热器、裸露的加热蒸汽管管壁以及蒸汽,稍有不慎,都容易造成热力灼伤。

    由化学灼伤与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或化学灼伤兼有的灼伤的中毒反应等,都属于复合性灼伤。

    2.灼伤的预防

    在化学清洗现场,必须穿戴工作服、眼镜、面罩、手套、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对临时加热系统,如临时蒸汽管线,要在施工人员容易接触到的地方用保温材料隔离,并悬挂“蒸汽危险,注意防烫”等警告牌。搬动和添加清洗药剂时,要注意泄漏和飞溅。如需施工人员在槽上投加药剂时,应在槽上安装跳板、护栏,以防跌入槽内灼伤。

    3.灼伤的现场救治

    发生灼伤后,首先要确定是热力灼伤还是化学灼伤。如热力灼伤,且不严重时,可按一般烧伤、烫伤等处理,涂抹烫伤膏、剂等。如果伤势较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对于化学灼伤,也要先确定化学致伤物质种类,侵害途径,灼伤面积及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化学灼伤的程度同化学物质与人体组织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接触时间越长,灼伤越严重。因此,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并发生灼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衣服及佩载的其他防护用品,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不应延误。冲洗时要遍及各受害部位,尤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等处。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不要搓揉眼睛。也可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把上、下眼睛撑开,用力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摆动。其他部位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中和剂洗涤或湿敷(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然后用清水洗掉,再视灼伤程度予以适当处理。

    化学清洗施工常涉及的化学药剂有碱类(烧碱等)、酸类(硝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化学的灼伤后可按下列方法进行现场处理:

    碱类(烧碱)灼伤后,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2%醋酸溶液洗涤中和,也可用2%以上的硼酸水溶液湿敷。

    酸类(硝酸、盐酸、硫酸)灼伤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纳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净水冲洗。

    对氢氟酸的灼伤,也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以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剂,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对各种灼伤的救治,必须考虑现场情况,小面积灼伤创面,可根据灼伤部位及深度,采取相应的包扎序法或暴露疗法,对中、大面积的灼伤,经现场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