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1 编制目的
进一步增强本企业内应对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及抵御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工厂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环境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化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应对工作:
(1)危险化学品事故;
(2)人身伤害事故;
(3)火灾、爆炸事故;
(4)中毒事故;
(5)特种设备事故;
(6)超出企业内各部门、车间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
(7)上级组织认为需要处置的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同时需要有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支持该预案的有效实施,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本企业内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组成如下: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公用工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以及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要始终把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化工厂在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厂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厂内各有关部门、车间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⑶自救为主、外部为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以厂内自身应急救援力量为主。发生事故的岗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事故分级响应的原则,各部门、车间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规模可能扩大的情况下,及时联系企业外部应急。
⑷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企业内员工在工艺、技术上的优势,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⑸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侧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2 危险性分析
2.1 单位概况
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建设的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自1997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1年2月9日建成投产。2004年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做为河南省政府重点项目,在原一期预留地基础上进行了扩建,2006年9月相继建成投产。原厂区占地930亩,新征地400余亩,所产煤气通过长输管线向义马、洛阳、郑州等城市管网送气。本煤气装置目前生产能力为300万Nm3/日净煤气,同时联产甲醇24万吨/年,合成二甲醚10万吨/年,副产品有焦油、中油、轻油、煤基石脑油、粗粉、液氮、液氧、液氨、硫磺等。
厂区地处河南省义马市人民路西段工业区,邻近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地理位置为东经111º57´-111º59´,北纬34º41´-34º46´;义马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期为2257.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4℃,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1.8℃和-18.5℃;年平均降水量为666.9mm,年际变化大;平均相对湿度63%,平均无霜期215天,冰冻期为12月至2月;区内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西-西北风,年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0m/s。
厂区地势较为平坦,南北高中间低,自然坡度8‰,厂区相对高差约15米。
化工厂下设12个管理部室,11个生产车间,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岗位生产工人700余人,实行四班三倒。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识别
根据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点,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199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确定潜在的重大事故和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主要区域如下:
序号 单元 分布工号 主要危险物质 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
1气化车间 200#、200a#、400#、800#、800b#、900#、900b#、950# 煤气、氧气、氮气、蒸汽、焦油、中油、二异丙基醚、粗酚、氨 火灾、爆炸、中毒、烫伤、窒息
2 净化车间 500#、550#、681#、611#、1300# 甲醇、硫化氢、石脑油、煤气、氨、氮气、蒸汽 中毒、爆炸、火灾、烫伤、窒息
3甲醇车间 600#、700#、750#、640#、650#、660#、 煤气、甲醇、二甲醚、氮气、蒸汽 中毒、爆炸、火灾、烫伤、窒息
4空分车间 671# 氧气(液氧)、氮气(液氮)、蒸汽 火灾、爆炸、窒息、冻伤、灼烫
5热电车间 1#、2#、3#、
4#、5#锅炉 蒸汽、煤气、煤尘 火灾、爆炸、烫伤、中毒
6给排水车间 461#、221#、260#、526#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液氨、氯气、氯酸钠 腐蚀、灼烫、中毒、爆炸
7备煤车间 100#、型煤装置 煤尘、煤气 火灾、爆炸、中毒
8成品罐区 691a#、691b# 焦油、中油、石脑油、粗酚、甲醇 火灾、爆炸、中毒
由于我厂生产设备密集,装置空间分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设备的检修、维护,化学介质的分析检验,同时输变电设施、动力设备和仪表监控系统遍布全厂各工艺装置,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自然因素,可造成人员的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电击和电伤、化学介质中毒等人身伤害和公用工程(水、电、气、仪表监控)的失效,仍有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2脆弱性分析
义马市区内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西-西北风,年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0m/s,春秋冬三季较为干燥,夏季高温,厂区生产装置密集,北邻310国道,310国道北侧有学校、宾馆、部分商服场所及马岭村居民区,310国道南侧有少部分商服场所和个体经营单位,南邻陇海铁路和少数居民,东侧为锦江电站,西侧为义马发电厂、永泰磨料磨具厂和输气首站,周边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扩大化。
我厂建有专业消防队,队员15人两班运行每班7人,消防车两辆。设有医务室,医务人员4人,厂内专业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应与所在城市或邻近区域应急救援组织建立互助协议,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职工良好的安全意识、较高的技术水平,生产装置规范的设计、合理的布局,选用质量优良、完好的设备,应用良好的安全设施,实施有效的管理可降低本企业内所承担风险系数。
2.2.3风险分析
我厂是以生产城市煤气为主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连续性强,上述区域内存在的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大部分皆已构成独立的重大危险源,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行业管理标准可供参考,借鉴化工行业生产具有高危性特点和上述危险介质存在的现实,以各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性、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来进行风险分析,我厂属于高度风险场所,上述危险介质及装置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及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皆有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影响厂区和周边安全。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化工厂安委会、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化工厂各车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化工厂应急反应组组成。
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机构为化工厂安委会,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为化工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化工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专业协调指挥机构为化工厂各部门主管所管理的专业领域应急反应组。
各车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由各车间确定。
应急反应组主要包括⑴通信联络组、⑵抢险抢修组、⑶治安、消防保卫、环保组、⑷救护组、⑸事故调查组、⑹善后处理组等小组构成。
厂外应急救援力量做为我厂应急救援援助力量,在需要的情况下,由应急总指挥协调获得对方支持。
化工厂各部门、车间按照职责履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制订、管理并实施有关应急预案。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
总 指 挥:厂 长
副总指挥:总工、生产厂长及其他厂级领导
成 员:各部门主管、各部室主任、车间负责人。
3.2.1.1职责范围
总指挥的职责为: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这些分析要根据相关危险类型(例如火灾、爆炸、泄漏)和它的潜在后果(包括企业内、外),及现有资源状况和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来做出。
(2)指挥、协调应急及应急行动;
(3)保持与现场指挥的直接联络;
(4)与企业外应急组织、部门、机构和应急人员进行联络;
(5)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6)保证现场和企业外人员安全;
(7)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组织。
副总指挥(现场指挥)的职责:
(1)指挥和协调事故现场抢险、救援;
(2)现场事故现状评估;
(3)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4)保证企业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得以执行;
(5)控制紧急情况;
(6)现场应急行动与应急指挥中心的联系;
成员的职责:
协助总指挥、现场指挥完成应急救援的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保卫,物资救援多方面工作。
3.2.2指挥地点:
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总调度室。
3.2.3应急反应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⑴通信联络组
组 长:生产部主任。
副组长:生产部副主任
成 员:调度室人员。
职 责: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报、传达、反馈和联络等工作。
⑵抢险抢修组:
组 长: 设备副厂长。
副组长: 机动部及三修车间主任,事故车间主任。
成 员: 机动部及三修车间副主任,事故车间副主任及其车间人员。
职 责: 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工作及抢险救援的物资供应和运输工作。
⑶治安、消防保卫、环保组:
组 长:安环部主任
副组长:中央化验室主任、保卫科长、消防队长
成 员:安环部及中央化验室人员
职 责: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交通秩序,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保护事故现场,事故现场的灭火及事故现场周围大气、水体、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等工作。
⑷救护组:
组 长:厂办主任
副组长:医务室负责人
成 员:厂办全体人员
职 责:负责事故现场中毒及受伤人员的抢救、医疗救治工作,并将需要住院治疗人员送指定医院及应急救援车辆调配工作。
⑸事故调查组:
组 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厂长、设备副厂长、工会主席
成 员:工会、生产部、机动部、安环部、总工办、劳人部主任及工作人员和事故发生车间的主任、副主任、技术员及当班人员。
职 责:负责查清事故的原因、责任者、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⑹善后处理组:
组 长:工会主席
副组长:党委工作部主任
成 员:党委工作部、劳人部、财务部、工会、企管部等,有关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受伤人员安置和财产赔偿等善后工作。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厂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建设的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工厂在建设初期进行了安全预评价,并由化学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进行设计,按照国家和化工行业标准建设施工,主体工程做到了“三同时”。主生产工艺实现了仪表远程自动化监控,重要设备安装了仪表联锁保护设施。整个生产装置以仪表自动化监控为主,并配以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岗位技术工人辅助进行现场工艺装置巡检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了各套生产装置在完全受控和良好的状况下运行。工厂按照国家和上级相关规定对厂内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辨识登记上报,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并得到有效实施。
经过多年的生产运行,工厂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体系,工厂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目前正在推行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将获得通过。
工厂设有安环部,11个车间设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有《化工厂安全、消防、环保管理标准》并得到执行。厂内定期实施综合和专项安全检查,对上级和本单位内查出的各项问题都按计划实施了整改。在安全管理上工厂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了《风险因素评估管理标准》并成立了“化工厂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定期组织对全厂各岗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风险源制定了防范措施。工厂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经常性的在厂内开展各类有益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活动,职工参与热情很高。在巩固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工厂适时在全厂开展了“安全合格班组创建活动”,使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夯实。
基于以往的厂内外事故教训和原因分析,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操做,是避免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本措施。化工厂非常重视此方面的工作,对厂内管理人员和职工经常开展教育和培训,以树立职工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各方面的素质。企业内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危害,已引起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足够重视。
以上监管和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2 预警行动
厂内各级领导、部门、车间、各岗位人员,在发现和确认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信息后,要及时通知生产调度室,生产调度室要及时组织研究确定应对方案,根据响应级别及时通知有关领导、部门、车间、各有关岗位采取相应预警行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当本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需要支援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协调厂外应急救援组织。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做好应急准备;并根据事态进展,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并按有关规定通报义马市安监局、义马市政府以及厂外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a)信息报告与通知
厂内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生产装置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由生产调度室负责统一接收、处理、统计分析,并负责通知有关领导、部门、车间、各有关岗位。
生产调度室实行四班倒,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如下:
厂外拨打行政电话:
厂内调度直播电话:
各车间控制室均配有厂内调度电话,24小时值班,负责接收、处理和传达事故应急信息及上级通知。
b)信息上报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生产调度室报告,生产调度室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和集团公司调度室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义马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本单位负责人或义马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人员向生产调度室发出应急信息,要讲清如下内容:
⑴报警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
⑵事故发生时间、具体部位、事故形式、波及范围;
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可先采取应急措施或直接向消防组、救护组或能有效控制事故的相关岗位及单位负责人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后向生产调度室报告。
单位负责人向义马市人民政府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⑴单位概况;
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⑶事故的简要经过;
⑷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⑸已经采取的措施;
⑹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c)信息传递
应急救援信息主要使用电话进行传递,联络方式如下:
企业内部应急电话:
化工厂各厂级领导、各部室长、各车间主任的办公室和住宅都安装了电话,并配备有手机(详见附件1、工作联系手册),可以24小时取得联系,厂内应急救援组主要人员联系电话见下表:
姓 名 职 务 行政电话 调度电话 住宅电话 手 机
厂消防队24小时接警电话如下:
厂消防队火警电话: (报警)、消防队值班电话)
厂消防队行政电话:
厂内医疗急救电话:
省煤气集团公司安全指挥中心电话:
企业外部应急电话:
义马市消防队火警: 119
义马市医疗急救: 120
义马市政府办公室电话:
义马市安委会办公室电话:
信息传递程序:
企业内部应急救援信息主要由生产调度室负责传递到各厂级领导、各部门主管领导和各车间控制岗位。各单位的主管领导负责向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及职工传递应急救援信息。在生产安全事故扩大的情况下,由企业应急总指挥及时向义马市政府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启动义马市应急救援预案,在义马市政府的协助下向周边单位、居民及时发出应急和疏散信息。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厂内安全生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太的能力,将厂内安全生产事故响应分为Ⅰ、Ⅱ、Ⅲ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为Ⅰ级响应:在生产运行、检修、及工艺处理过程中,及其它外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已经严重危急工厂的安全运行及周边社区、企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中毒、或需要疏散转移企业内部及周边人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组织全厂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的事故。即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或按照厂内《各类事故管理标准》事故等级为严重事故的情况下启动Ⅰ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时为Ⅱ级响应:在生产运行、检修、及工艺处理过程中及其它外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已经危急车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或岗位职工人身健康、安全,需组织车间内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的事故。即按照厂内《各类事故管理标准》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的情况下启动Ⅱ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时为Ⅲ级响应:在生产运行、检修、及工艺处理过程中,及其它外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危及岗位生产安全运行,需组织本岗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岗位应急救援的事故。即按照厂内《各类事故管理标准》事故等级为微小事故的情况下启动Ⅲ级响应。
发生Ⅰ级事故及险情,启动本预案及以下各级预案,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由应急总指挥决定。发生Ⅱ级事故及险情,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及以下各级预案,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由生产调度室和各车间主任负责。发生Ⅲ级事故及险情,启动岗位现场处置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由生产车间主任和当班班组长负责。
各相应级别预案的响应如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下级预案启动时,及时联系上级预案进入启动准备状态。超出Ⅰ级响应级别的应急,由企业应急总指挥及时向义马市政府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启动义马市应急救援预案。
5.2 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1)发生Ⅱ级事故及险情,立即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本预案进入启动准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
①生产调度室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收集事故有关数据与信息;
②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③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通知有关人员、应急队伍、厂安委会有关成员、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
④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向事故发生单位提出事故救援指导意见;
⑤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派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⑥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提供相关的预案、人员、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等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咨询。
(2)发生Ⅰ级事故及险情,本预案进入启动状态,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①生产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收集事故有关数据与信息;
②根据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指示,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到调度室集中;
③生产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收集事故有关数据与信息,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④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提出事故救援方案,确定现场应急需要的相关的预案、人员、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等。各救援单位、人员按照确定的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⑤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根据救援需要协调调动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增援;
⑥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派有关领导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协调、协助指挥;
⑦及时向义马市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动态,回复有关质询;
⑧必要时,通知义马市安监局,进行协调指挥。
5.3 应急结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向所属各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部门、车间根据上级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监测、风险排查、配合调查等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⑴单位概况;
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⑶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⑷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⑸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及其他应当上报的情况;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⑴事故调查报告;
⑵有关技术资料、证据、证明材料;
⑶伤亡人员的资料;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应急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负责组织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集团公司、市安监局和市政府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6 信息发布
厂安委会负责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对外发布工作。必要时,厂领导派员参加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对外报道工作。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应对措施和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7 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质或事故处理过程中洗消产生的污水,统一用槽车收集后,拉到526#氧化塘内进一步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各级工会组织、党支部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事故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受伤人员安置和财产赔偿等善后工作。厂领导及时派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对周边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进行走访,依据有关规定对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有关部门要做好厂内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
7.3生产秩序恢复:
根据事故车间实际情况,由总工、生产厂长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及时恢复生产秩序,降低损失。
7.4善后赔偿: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及时和有关保险机构联系沟通,做好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7.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应认真核对参加应急救援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整理应急救援记录、图纸,写出救灾报告。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对应急预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8 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部门和车间建立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各部门、车间值班电话和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
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
调度室负责建立、更新有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救援组、应急救援专家组的通信联系方式;仪表车间负责维护通信与信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确保通信与信息畅通。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管辖范围内有关岗位和人员的通信保障,做到即时联系,信息畅通。
8.2 应急队伍保障
企业建立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援组织。除建立有专职和兼职的救援组织外,与临近的专业救援组织签订有救援协议。紧急情况下可以获得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增援。
单位为救援人员每年缴纳人身保险金,保障救援人员的切身利益。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各生产岗位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专业的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专业队伍和岗位人员对配备的救援装备要做好维护、更新,并会熟练应用。在应急救援中,储备的资源不能满足需求时,由应急总指挥紧急协调外部救援装备。
8.4 经费保障
企业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本单位承担,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上报集团公司协调解决。
8.5 其他保障
单位配有运输车辆,能够保证及时调运事故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队伍、装备、物资。
单位设立有医务室有部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有关部门、车间、专职救援队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单位设有保卫科,可以对事故现场实施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安环部、机动部、总工办、机修车间、电气车间、仪表车间为厂内应急救援提供相关的技术保障。
9 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1)厂内消防队要加强日常战备训练,并按规定对各部门、车间兼职消防、救护队组织培训,确保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并及时对后备救援队伍进行培训。
(2)安环部负责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有关部门、车间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组织本部门、本车间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专业业务培训。
(3)本企业职工应主动接受企业负责组织的救援与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
(4)培训方式分授课和实际操作两部分进行,职工、接受培训人经笔试和实际操作,达到应急救援要求和掌握应急救援知识为合格。
(5)对涉及到的周边单位、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9.2 演练
企业组织各专业应急队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联合演练。各部门、车间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小组以现场处置方案为主的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对预案的整体响应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预案的改进和更新提供参照依据。
10 奖惩
10.1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对防止或挽救安全生产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0.2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企业或者上级部门给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安全法律、法规,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
(2)不按照规定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拒绝承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准备义务的;
(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安全生产事故真实情况的;
(4)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5)盗窃、贪污、挪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6)阻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工厂秩序的;
(8)有其他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a)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b)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c)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d)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e)恢复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1.2 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义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南省三门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1.3 维护和更新
为保障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厂内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有关应急保障单位,都要根据本预案和所承担的应急处置任务,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报安环部备案。
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重大缺陷时,由安环部及时组织修订。安环部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11.4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化工厂安环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11.5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完)
12 附件(略)
12...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详见本单位工作联系手册
12..2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
⑴消防设备:
消防车2台,车上备有消防水带、水枪公8套,防火服消防队员每人一套共15套,隔热服2套,安全绳6根,空气呼吸器4套,氧气呼吸器2套,干粉手提灭火器、推车灭火器可随时在厂内调配,各岗位均配备。消防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厂消防队负责。
⑵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
防爆工具2套,堵漏设备一套,堵漏材料。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机修车间负责。
⑶个体防护设备:
防护服、手套、靴子、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个体防护设备以配备到各生产岗位何人员,由所在岗位和防护用品持有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⑷通讯联络设备:
各岗位均配有对讲机可随时待用,应急组织机构主要人员均配有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保证24小时开机状态,厂办有传真机一台,厂内各生产岗位均配有厂内调度电话。通讯联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各岗位负责人,电话持有人和仪表车间负责。
⑸医疗支持设备:
救护车一辆,担架2只,夹板2套,氧气2套,急救箱2只。救护车一辆由厂内小车班负责管理和维护,其它医疗支持设备由厂内医务室负责管理和维护。
⑹照明设备:
防爆手电筒,安全行灯可随时接用。防爆手电筒各生产岗位均配有,由所在岗位负责管理维护。安全行灯接用有电气车间负责。
⑺交通设备:
中型货车一台、班车2辆。由厂内小车班负责管理和维护。
⑻重型设备:
25吨吊车一台、16吨吊车一台,装载机2台,叉车一台。重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机修车间负责。
⑼资料:
全厂工艺文件、图纸2套。由所在车间和资料室负责维护和保管
12.3 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12..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12.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公用工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以及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2.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上一篇:甲醇罐区及生产场所应急救援预案
下一篇: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