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喷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09-10-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  总则

  1.  1编制目的

  本预案规定了喷漆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事故的报警、现场救护、事故处理等过程的一般性要求。

  1. 2编制依据

  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行业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喷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应急准备和救援响应的控制。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  应急指挥部

  总 指 挥:王光明(总经理)

  副总指挥:陈志进(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成    员:马玉辉(党委书记)

  贾砚华(副总经理)

  王志海(副总经理)

  刘洪福(副总经理)

  卢  玉(工会主席)

  朱革宇(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

  杨  炜(人事组织部部长)

  常爱民(经营管理部部长)

  郭  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刘贵宝(综合管理部警戒保卫负责人)

  2.2  应急救援办公室

  主  任:陈志进(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副部长:朱革宇(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

  成  员:郭  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杨  炜(人事组织部部长)

  常爱民(经营管理部部长)

  刘贵宝(综合管理部警戒保卫负责人)

  各分厂厂长

  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部

  2.3  现场救援工作组

  2.3.1  现场抢险救援组

  组  长:陈志进(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副组长:朱革宇(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

  事故分厂厂长

  成  员:事故单位现场抢救人员、医务队、车辆管理人员等,必要时从各单位抽调人员补充。

  2.3.2各部门自救组

  组  长:各部门负责人

  成  员: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自救组人员

  2.3.3通信联络组

  组  长:郭  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成  员:综合管理部人员

  2.3.4警戒保卫组

  组  长:刘贵宝(综合管理部警戒保卫负责人)

  成  员:保卫与经警人员。

  2.3.5现场处理组

  组  长:杨  炜(人事组织部部长)

  副组长:常爱民(经营管理部部长)

  成  员:人事组织部和经营管理部人员

  2.3.6责任调查组

  组  长:朱革宇(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

  副组长:卢  玉(工会主席)

  杨  炜(人事组织部部长)

  成  员:安全生产管理部、工会、人事组织部等人员。

  2.4  职责

  喷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各工作组,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行动迅速、服从指挥、履行职责、积极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a)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调度,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的开展。

  b)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传达指挥部的决定和工作安排,负责善后处理,对死难、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慰问。

  c)现场抢救组负责现场人员抢救、设备抢修、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d) 各部门自救组负责本部门前期自救,落实本部门组织、协助公司救援工作。

  e)通信联络组负责与110、120、119报警联络,传达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社会救援人员的接待、车辆的引导;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汇报救援情况等。

  f)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控制事故现场人员的出入。

  g)现场处理组协调有关单位负责救援工作,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h)责任调查组负责对现场的事故状态进行分析,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摄像等,对事故发生原因确定并上报有关部门。

  3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3.1  报警

  当生产过程中发生喷漆火灾、爆炸、烧伤、中毒、腐蚀等紧急情况时,现场任何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判断事故状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工作。

  a) 喷漆初起火灾时,应立即向公司发生事故分厂厂长报警;

  b) 易爆品爆炸并引起火灾时,向公司发生事故分厂厂长报警,同时要向市消防部门报警,请求消防援助;

  c)发生喷漆火灾或爆炸时,应立即向公司发生事故分厂厂长报警,同时要向市消防部门报警,请求消防援助;

  d)有毒气体、液体发生严重中毒,喷溅等,危害现场人员,环境,周边人员和设施、资源等时,要同时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报警。

  3.2  接报

  发生事故分厂厂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领导,由办公室领导通报应急救援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体系,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

  3.3  救援行动

  各救援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救援组的工作包括:人员救助、物资和人员疏散、现场抢险、道路疏通、现场保护、医疗救护、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等。

  各工作组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实施情况,指挥部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求助外援,必要时向市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中心等相关部门求助,请求增援。

  喷漆事故的扑救

  3.3.1 易燃液体事故扑救

  易燃液体通常是储存在容器内。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或水面)飘散流淌,而且,易燃液体还有相对密度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问题。

  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应采用以下基本对策。

  a)首先应切断火势曼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b)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相对密度、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c)对较大的储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下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灭火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干粉、卤代烷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卤代烷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

  d)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e)遇易燃液体存储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限制火势的同时,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的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3.3.2 毒害品、腐蚀品事故扑救

  毒害品和腐蚀品对人体都有一定危害。毒害品主要经口或吸入蒸气或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人体中毒。腐蚀品是通过皮肤接触使人体形成化学灼伤。毒害品、腐蚀品有些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不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

  遇到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时,一般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a)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b)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

  c)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d)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救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e)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3.4  应急恢复

  救援工作结束后,解除警戒,关闭应急救援程序,进行现场清理、善后处理,并进行事故调查,由应急救援办公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5  总结和报告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充分总结,汲取教训,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并将事故处理情况报告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

  4  要求

  4.1  报警时,报警人员要说明事故情况、规模、被困人员情况,如同时发生火灾,在向消防部门报警时,还应说明事故的详细地址、着火物质、报警人姓名及单位等情况。

  4.2 如发生火灾,在消防队未到之前,现场人员要抓住时机,快速果断地进行火灾扑救。

  4.3 如有人员伤亡,现场人员要立即通知医疗急救中心,同时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护。

  4.4 各救援组行动要迅速,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投入抢救工作。

  4.5 现场抢救工作要听从领导、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加强协作,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4.6 抢救工作结束后,各救援组要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